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 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简介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隶属广东省教育厅管理,下辖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技能鉴定所四家直属单位。学校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专业涵盖工、理、医、管、文等门类,人才培养纳入广东省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局的人才管理范畴,同时承担了三个系统教育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是培养药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健康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历史回顾】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6月16日的广东省中药材学校,校址在广州市塞坝口;1974年3月迁址至浆栏路并更名为广东省商业技校第一分校;1979年9月改为广东省医药技工学校;1983年成立广东省医药职工中专学校,与广东省医药技工学校一起办学;1984年迁址至广州市天河区龙洞,1986年3月成立广东省医药学校。学校1999年开始承担高等教育,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升格为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08年7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8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获得“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11月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2月,学校通过评审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学校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统领,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结构,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学校获得“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先后获得“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广州市天河区创业带动就业基地认定,成为天河区科技孵化器;“广药职院众创空间”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2016年2月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级“众创空间”。

【发展现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教育历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龙洞校区为主体的办学格局,设有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中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化妆品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中医保健学院、护理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食品医药卫生培训中心)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招生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目前高职全日制在校生14048人,成教函授生7385人;校园总面积1233亩,其中龙洞校区455亩,钟落潭校区77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3.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428万元,拥有实验实训场地面积80001.16平方米,63个校内实训基地,1210个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明德精业、惟民其康”的校训,坚持“为人类健康事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根据“大卫生”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健康广东”的社会发展目标,围绕健康相关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服务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逐渐形成以药品专业群为龙头,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管、卫生类协调发展的六大健康专业群(共43个专业),并为今后5-10年构建卫生信息类、包装设计类等专业群创造了基本条件。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又相互联系的,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采取项目驱动方式实施梯度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学校持续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建设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重点专业11个,立项建设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7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一类品牌专业1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二类品牌专业6个,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9个,主持及参与制定了教育部高职专科3个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立项建设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立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6项。

2014年,学校申报的“基于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制药类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荣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对接医疗器械产业的专业群构建及校所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职食品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荣获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学校申报的“基于VR技术开发‘虚拟工厂’,推进食品药品类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荣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全局式’推进‘健康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荣获广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建立校级和二级学院两级教材建设立项机制,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为导向的教材建设体系,近年来主、参编各类教材167部,其中: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6本,全国高职专科卫生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39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首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1项。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教务助理是干什么的?

额,好吧,主要是去帮忙教务处的老师,例如帮毕业生盖章或者其他一些比较零散的事情。而且这个跟什么奖学金是没啥关系的,奖学金是辅导员以及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跟这个可是没啥关系的,不过就是让你多跟其他老师多点交流而已。

广东药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广东药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广东药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广东药科大学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校训,经60年砥砺奋进,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药科大学。

学校规模宏大条件完备。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共占地近5300亩,建筑总面积764337平方米;校本部位于钟灵毓秀、学府林立的广州大学城。设有19个学院(部)、2 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2.1万余人。

学校学科优势特色突出。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药学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居全国并列第21位、省内并列第2位。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拥有5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医药教育体系完整。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44个,包括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3个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0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4门。建有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示范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生创新创业特色突出,创行团队获2017年创行世界杯中国站总冠军,成为首获该冠军的医药类高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和 “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建校以来共培养了9万多名高素质医药及相关行业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1/3。

学校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建有科技部“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教育部“糖脂代谢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43 个,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17项。近5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1项,包括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何梁何利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

学校师资队伍素质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614人,其中专任教师114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81.0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5.3%,共有博士硕士生导师297人。拥有双聘院士 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1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名中医2人、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20人、全国及南粤优秀教师20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等。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频繁。先后与4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目前各类在校留学生400多人,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学校承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第23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整合药学高峰论坛等,学校专家主持香山会议、双清论坛等,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学校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开启新征程。当前,广东药科大学正继续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药科大学为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南方药学教育高地、区域医药创新高地和广东大健康产业服务高地而努力奋斗。

广东药学院复学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 一) 因伤或病经学校附属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的1/3 以上的; ( 二) 一学期请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总学时的1/3 的; ( 三) 因其它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学生休学一般以1 年为期,休学次数不限,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本科不得超过规定学制的4 年,专科不得超过学制的3 年。因伤病申请休学的,休学期满可申请续休,但学生中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2 年;因其它原因休学的,每次中断学习时间,以1 年为限。 程序及要求。 ( 一) 因伤病或因故需休学者,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附上学校附属医院诊断证明或相关证明,经级( 班) 主任、学生办、二级学院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因请假、缺课原因须休学者,由级( 班) 主任提出,二级学院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 ( 二) 批准休学的学生,由教务处发给《休学证明书》,1 周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内办妥离校手续后方可离校,学校予以保留学籍,逾期不办理作自动退学处理。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1 年。应征入伍的本科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规定学制的4 年,专科学生可延长规定学制的3 年。 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 一) 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 ( 二) 因伤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疗养,其医疗费和往返路费自理。 ( 三) 学校不对学生在休学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 ( 四) 学生在学期中途休学,其在学时间若少于该学期总学时2/3 者( 即缺课超过总学时数1/3) ,该学期算作休学期间;若超过该学期总学时数2/3 以上者,算作有效学习时间,该学期考试缺考课程,可于复学前参加补考,按照《广东药学院学年制学生成绩考核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 一) 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持《休学证明书》、学生证向教务处申请复学,由二级学院复查合格,方可复学。因伤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经学校附属医院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 二) 复学申请批准后,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如该专业下一届未招生,可转入相近专业学习。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 一) 一学期连同以前各学期考核成绩不及格课程经第一次补考后,累计仍有3 门(含3 门)主要课程或4 门(含4 门)以上课程不及格; ( 二) 具有学籍的时间本科学生超过规定学制的4 年、专科学生超过规定学制的3 年(应征入伍的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本科超过规定学制的4 年,专科超过规定学制的3 年)未完成学业的;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 三) 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 四) 经学校附属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 五) 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 六) 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又无正当理由的; ( 七) 本人申请退学,学校说服教育无效者(必须有学生家长签字)。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学生,由教务处发给《退学决定书》,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学生退学的善后问题,按下列办法办理: (一)学生接到《退学决定书》后,必须在1 周内办完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学满1 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1 学年,不发给肄业证书,只可发给学习成绩证明。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参照本规定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办理。 考勤及要求。

广东药学院选修课的细则是怎样的?

这个每个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大二师兄的要求修够24就可以了,有的专业只用修20分。具体问一下辅导员。补选课的话,三月五号开始。看这个-----

补(改)选:

1、选课时间:2011年3月5日9:00 起-2011年3月7日20:00止

2、选课方式:由学生本人上网选课。

3、注意事项:

(1)补(改)选阶段不允许退选。公共选修课不足70人(专业自选课不足50人)的课程不开班,请尽早改选。

(2)查阅“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自选课取消开课课程一览表”(教务处网页)或查看网上选课情况。

(3)注意保管“选课密码”,选课期间及选课结束后,务必查看系统,确认是否已选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