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下元节 下元节是什么意思

下元节 ,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对于月份我们已经习惯了称呼数字,但事实上在古时候,每个月份都是有很美好的别称的,只是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月份的别称有哪些,也习惯了简易的称呼。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十月又叫什么月?农历十月有什么传统节日?

一、农历1979年10月15日,阳历是1979年12月4日。

阴历十月半,指的是农历十月十五,也称下元节。下元节主要和道教有关系,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传说中的水官大帝禹会下凡为民解厄的日子。下元节相关的活动1、在下元节这天,人们会祭祀水官大帝,因此,下元节也叫“消灾日”。2、谚语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下元节正值收获的季节,民间有使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放在大门外祭天和祭祀祖先的习俗。3、而在道教教徒在下元节,都会在门口竖天杆,然后在杆上挂黄旗。到了晚上的时候,杆顶上则会挂三盏天灯祭祀水官大帝。下元节相关的食俗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下元节的食俗也有所不同1、在潮汕地区,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所以在下元节期间,家家户户有祭祀五谷主的活动,要蒸制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祭祀。2、在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叫“完冬节”,这个时候不仅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家里还会做糍粑,米果等等食物,称之为做冬。3、下元节做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当地民间有云:“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也就说下元节吃了芋子包,来年财运滚滚来。俗语:“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的由来。由于下元节,来自于道教,因此这一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道教文化的深厚。可是,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习俗慢慢在民间淡化了,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水官。水官,在民间即为大禹,人们感谢和拜祭下元水官,解厄祈福,祈镶灾邪、祈求丰收。其中,下元日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到了这天,道教修斋设醮,通过设坛供斋蘸神,进行祈福、禳灾、拔苦、谢罪,进行修斋,借以求福免灾。“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究竟什么意思呢?在农历十月十五,鸡下元节,道教门徒在这一天会举行比较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福禄,赐福人间。据说,在民间,水官大帝负责解厄,到了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天,水官来到人间,查看家家户户的善恶行为,解除灾难。因此,到了这天,人们张灯结彩,供奉团子、鱼肉等祭品,来“斋三官”。“斋三官”:也就是祭拜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祈福禳灾,拔苦谢罪。因此,下元节这天,民间也叫“消灾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一些老的传统和习俗,在现在也不“时兴”了,只有年纪大一些的老年人,对传统习俗“情有独钟”,比如说这个“下元节”,在我们这里,和平常日子一样,根本看不到过去那些传统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