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什么特殊日子 农村丧事过“七”的风俗是咋回事

在农村人去世后,不仅要在家里设灵堂进行各种祭奠活动,就是举行完葬礼,入土为安后,还要过七,过祭日。那为什么还要过七,过祭日呢?原来这里边是有讲究的。过七就是从逝者去世的当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七,直到满七,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逢七必须到坟上去烧纸,三七、五七、七七更为隆重。祭日用现代的词来说就是逝世纪念日,每年到这一天,都要到坟上去祭奠,持续三年。这与人们常说的三魂七魄有关。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三魂七魄组成的,魂是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是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三魂是指胎光、爽灵、幽精。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 二名爽灵,阴气之变,属于五行; 三名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三魂可以理解为天地人。七魄是指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可以简单的解释为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人去世了,是三魂七魄所依附的载体没了,可是三魂七魄还没有离去,并没有离开这个家,据说是每七天有一魄才离开,每一年有一魂才会离开,所以要过七,每七天送一魄,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把七魄送完。一年送一魂,三年送完。这样去世的人才能完全的离开,连形体带魂魄去到天堂。这也是人们过七,过祭日,守孝三年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去世后,要经过阴间的七关才能到达天堂,这七道关卡都有鬼怪值班,你不给他点好处他不让你通过,失去的亲人要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受些苦难。所以每七天就去给逝去的亲人送些纸钱,好让他们去打点打点那些贪婪的鬼怪,早日去往天堂。实际上这都是人们对逝去亲人们的思念,一种祭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不能总在悲痛中过日子,逝者已去,生活还要继续。通过一系列的祭奠以后,把对亲人的怀念变成前行的动力,人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杭州警方发布消息。许先生并不是在另外的空置房屋内杀死妻子的,他也不是物业工作人员。可以确定的是,许先生因为妻子不愿意将她的房子给自己的儿子结婚,而对妻子怀恨在心,最终因家庭矛盾,起了杀心,将妻子碎尸后冲入化粪池。但是对此案件还是有几个疑点。第一,他们和小女儿住在一起,当天晚上如果有碎尸或者争吵行为,应当小女儿听得到,莫非给小女儿提前吃了安眠药吗?隔壁邻居为什么也听不到?如果小女儿被父亲利用,那么小女儿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她以后的监护权该归谁?母亲被残忍杀害,父亲也即将进监狱,这心理伤害该有多大呀?第二,他是如何逃避监控将尸骨运出去的?头骨之类的被扔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警方没有找到?警方在化粪池中找到了人体组织,经过DNA比对是来女士的,但是其他的骨头呢,比如关节骨,头骨都是比较硬的,头骨还比较大,他是如何运出去的?我猜测他会不会是利用小女儿上学的时间,把骨头放进女儿的书包,再趁机抛弃到别的地方?如果是这样,女儿就被亲生父亲利用两次了。第三,如果他在家里杀了妻子,为什么没有血迹?警犬都出动了,难道闻不到味道吗?第四,他是如何如此冷血,并且还能非常淡定面对镜头?将自己的妻子闷死,碎尸,这样的行为,真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道德败坏,立即死刑也不为过。他进了监狱,自己的儿子也将背上污点,谁还愿意嫁给他?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会活在阴影之中,邻居也有害怕搬家了。他以为自己冷静地面对镜头,尸体找不到,可以洗脱罪名,可惜万万没想到的是,广大网友成为了侦探,警方不遗余力,把这个凶手抓出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多做点好事,积点德吧,也是为子孙造福。

1936年2月26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士兵哗变,这就是“二二六兵变”。此次兵变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国家命运,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日本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战略格局,加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进程。那么,驻守东京的士兵,为什么会哗变呢?这次兵变的最终结局及影响又是什么呢?(二二六兵变)1936 年2月26日,日本遭遇了50 年不遇的大雪。在这个冰冷的雪夜里,驻扎在东京的日本第一师团第1第3联队,以及近卫师团第3联队的21名下级军官,按照事前的约定,率领近1500名士兵,在凌晨2点匆匆集合。兵变组织者香田清贞大尉,对士兵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训话,所有人高喊着“效忠天皇,誓诛”的口号,唱着《昭和维新之歌》,从驻地武器库中取出步枪、机枪等轻重武器,顶着纷纷扬扬的暴雪快步跑出营区,迅速包围了东京各大的住所。这伙人分几路人马袭击了首相官邸、内大臣私邸、教育总监私邸、警视厅、朝日新闻社以及在汤河原的前内大臣牧野伸显所住的旅馆。凌晨5时许,枪声和爆炸声响彻整个东京城上空,包括首相、内大臣、教育总监、财政大臣、天皇侍卫长等许多重要官员遭到袭击。首当其冲的是冈田首相官邸,中队长栗原安秀中尉带领着步兵第1联队机关枪中队约300人,携带着7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100支步枪、20支手枪和近3万发子弹,冲进了首相府。首相府邸内警铃大作,担任警卫的村上嘉茂等人带领手下拼死抵抗,但无一例外地丧生于栗原安秀的枪下。不过,冈田首相却戏剧性地躲过了一劫。当栗原的一名部下冲进冈田的住所时,他的贴身警卫还沉浸在睡梦中,被全部绑了起来。士兵们冲进屋内,一阵乱枪扫射惊醒了首相的秘书。(逃过一劫的冈田启介)秘书赶紧给警视厅打求助,但警视厅早就被哗变士兵占领了,根本没人接听。在多次拨打后,好不容易有人接起了,传来的却是叛军的声音。此时的冈田已经被吓得瘫倒在床上,根本无力逃走,亏得秘书急中生智,将他推入洗澡间躲避,然后自己穿上冈田的衣服,跑到院子里跪在地上,高呼着“天皇万岁”。由于秘书的长相和冈田太过相似,叛军们将他误认为首相,一阵乱枪打死了他。藏在洗澡间的冈田直到第二天,才化妆成平民,混在送葬的队伍里,逃了出来。内大臣斋藤实身中47枪,被叛军当场击杀。62岁的教育总长渡边锭太郎遭到袭击后,还曾试图还击。但在叛军的猛烈炮火下,被打成了马蜂窝,从二楼摔了下来。叛军首领高桥太郎少尉仍不解气,还拔出随身佩刀砍下了渡边的人头。财政大臣高桥让叛军们恨得牙痒痒,因为他力主削减巨额军费。当叛军出现在高桥的床头时,这位老人还鼾声大作,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一名叛军一把掀开了高桥的被子,刹那间,长短、刺刀军刀一起向高桥招呼上去,他瞬间毙命。侍卫长铃木本好战分子认为是日俄战争中的海军英雄,叛军们在他的府邸遭遇卫兵的顽强抵抗。交战持续10多分钟,最终叛军突破了卫兵的防线,向铃木连开三枪。正当有人试图补枪时,铃木夫人扑倒在了铃木的身上。由于她是昭和天皇的保姆,叛军不敢放肆,这才救下了受伤的铃木,帮他捡回了一条性命。此外,叛军还封锁了陆军省、陆军和警视厅,并进一步占据日本中央各省厅驻地、报社等地。(裕仁天皇)裕仁天皇是在睡梦中被人叫醒的,他立即下令坚决,并对试图说情的陆军大臣怒吼道:“如果不,那么朕将御驾亲征剿灭叛军。”既然天皇给这场兵变定性并发了话,断无理由再推诿,于是在28日,陆军次长杉山元发布了叛军的命令,兵变被迅速地平定了。7月12日,15名参与叛变的军官被判处了死刑,第二年的8月,两名民间人士也被枪毙,其它近百人参与兵变者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二二六事件”之所以爆发,与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后,日本国内的经济并未得到好转,反而因为其对的侵略和国际经济危机遭受重创。到了1936年,日本的底层民众生活更加困难,他们除了在夏季紧张忙碌外,还必须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赚钱,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相反,日本上流社会却生活奢靡,完全无视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成天只知道争权夺利,相互攻击,各大财团依靠其产业优势,残酷地盘剥底层百姓,在日本国内形成了差距极大的贫富分化。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上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是皇道派,二是统制派,两派势成水火,互不相容。在1934年,统制派取得优势,在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便开始了对皇道派的清洗,大部分皇道派官员要么被降职,要么被调任到国外,这让皇道派势力产生恐慌,企图利用兵变挽回颓势。就这样,在多重因素下,“二二六兵变”事件发生了,最终让皇道派在政治上彻底失势,让统制派的等人渔翁得利,也让日本法西斯势力在推动战争上得到了制度保证。“二二六兵变”一方面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走向军国主义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日本的快速坠落,就此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参考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等)

一,端午名称趣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西晋周处《风土记》解释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据说唐玄宗八月五日生辰,为了避五之讳,下令把端五改为端午,并把端午节视为大节,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中就有“端午被恩荣”的诗句。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以此为序顺推,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又有午月之称。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有叫“五月节”的。民谣唱道:“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端午节这天,为“驱魔避邪”,民间有把艾叶、菖蒲悬于门上的习俗。因此,“端午节”也称作“菖节”、“蒲节”。农历五月也有叫做“菖月”或“蒲月”的。民间传说,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是五月五日投江自沉的。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我国一些地方每年端午节要进行龙舟比赛。龙舟竞渡往往在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中午进行,叫着“端阳竞渡”,故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端午节还叫“女儿节”。清末江苏长洲彭蕴章在他的《幽州土风吟•女儿节》中说:“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形象生动地叙述了端午节已婚妇女回娘家,未婚女子结玩的喜悦心情和欢快场面。在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旧社会,妇女能得到这么一个“解放日”是不容易的。看来端午节叫做“女儿节”,不是沒有道理的。领导的辛亥革命满清后,曾规定“阴历四月,藉使民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从此,端午节又有“夏节”之称。因各地习俗不同,端午还有“午日节”、“地腊节”、“天中节”等名称。二,端午节溯源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历来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其一,纪念名人说。端午节名人说法,流传很广,涉及到的人物也比较多。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伍员等。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据南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另一部著作《荆楚岁时记》中提到龙舟比赛的三种起因,其中之一是“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将舟揖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由此可见,端午节民间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彰明法度,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顷襄王即位后,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于沅、湘流域。在流放中,屈原忧国忧民之情更笃,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叙述自己的家世、生平和政治主张,揭露当权者的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屈原对祖国、对的深情和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绝望中抱石自沉于洞庭湖东南的汨罗江,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设法搭救,众艀争相划入汨罗江中,以后便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竞赛。又传说屈原遇难后,楚国百姓纷纷往江里扔筒粽,使屈原之尸免遭鱼虾之侵吞。从此也就有端午节食粽的习俗。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相沿至今,普遍流传,充分表达了我国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崇敬。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此说江浙一带流传甚广。其依据也出自《荊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引文中提到的屈平,即战国时期楚国的阖大夫屈原。此说不仅否定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而且把端午节出现的时间,由战国时代提前到春秋时期。子胥,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员,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伍子胥帮吴王阖闾打败了劲敌楚、越两国,完成霸业。此后伍子胥遭大宰伯嚭馋言诽谤,吴王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子胥自刎,尸体被装袋中投进钱塘江。据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潮,尤以五月五日伍子胥遇难日潮水势头最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说这是伍君显灵。江浙一带遂有了“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之举。每到五月五日晚间,人们驾舟在江上奏节舞蹈,娱慰死者。以后便相沿成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此外,还有端午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岩红窝等的说法。勾践是春秋时期的越王。据西汉《越绝书》载:当年吴越之战越国失败后,勾践为雪国耻,常在五月五日这天演习破吴水兵,以后民间相袭下来,便有了端午竞渡的习俗。曹娥是东汉时期东海孝女,传说她14岁的时候,因其母弱水而死,“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遂于五月五日“投江而死”。为表示对这位孝女的崇敬,浙江绍兴、会稽一带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为她举行纪念活动。历史上,还有说端午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东汉蔡邕的《琴操》说,晋文公为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曾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不得举火”指的应该是寒食节,与五月五日无关。此说可能是蔡邕的一种误记。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纪念本民族历史名人的传说。如云南傣族就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傣族古代英雄岩红窝的传说。其二,图腾说我国著名教授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等文中,用大量的考证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吳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换句话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跟低,在自然力的威胁下,人们常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所以,他们认定那些东西是他们全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图腾。凡属某一图腾的成员,都要在自己身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着该图腾的形状,想以此来强化人们和图腾的关系,求得图腾保护。当时吳越民族逞以“龙”为图腾的。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故有以“龙”纹身的风俗。每年五月五日这天,他们还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活动。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包在树叶里,扔进水里献给图腾吃。同时还在急烈的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木舟,在水面上游戏,给图腾取乐。这种活动以后就成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闻一多先生的论证,较之民间流传的各种说法更可靠。目前,学木界多沿用此说。其三,夏至说。也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依据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而在记述屈原故乡荊楚地区民俗话动的《荊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的风俗并无吃粽子的记载。而在夏至节中却有“夏至节食粽。周处谓为角黍”的记述。这里所说周处,就是西晋《风土记》的作者。在《风土记》中,吃粽子是作为夏至节的一种习俗记述的。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也提出这是夏至节的娱乐活动,并把竞渡放到夏至这一天去分析。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得更为明確。他认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自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岁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端午节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从端午节又名天中节看来,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四,恶日说。近几年,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这大概是因为《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书中有“不举五子”的记载。“不举五子”就是不要五月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以免后患。据说战国孟尝君田文五月五日生,其父不让家人抚养,说明当时五月初五已作为俗忌。宋徽宗等人也有同样的遭遇。另外,端午节挂文虎、菖蒲,飲雄黄酒之俗,似乎也与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有关。目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颇多。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实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揭开这个文化谜。尽管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它仍然是我国名族普遍共庆的节日之一。在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传说这一天是藏族药王的生日。端午这天,藏胞纷纷携酒至郊外围花而坐,将花瓣置酒中,称为饮百花酒。朝鲜族妇女喜欢在端午节比赛荡秋千。傣族同胞在这天敲起象角鼓,扣着芒锣,燃放爆竹,载歌载舞。苗族同脑则举行隆重的赛马、射猎话动。至于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性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有不少带有迷信色彩。但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有些习俗也的确有一定的科学性。仲夏,天气开始炎热,各类病菌毒虫繁衍滋生,门上挂蒲插艾,是有一定好处的。据科学分析得知:艾含有挥发性芳香油、鞣酸、氯化钾等成份,有杀虫、驱寒湿等作用;菖蒲含有芳香油树脂和挥发性油,有杀虫、灭菌之功效;香荷包内装的丁香,白芷等,是挥发性强的药未,有利于预防一些传染病;雄黄有抑制真菌、结核杆菌和耻垢杆菌的功效,对毒疮、癣疥等皮肤病的病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其煮水沐浴,对于通透毛孔汗腺和散热都有很大帮助,不仅能清除皮肤上的污垢,还有消除疲劳、舒筋活血和防暑作用。至于夏日食粽、赛龙舟的作用,则是人所共知的。粽子能清热消火;赛龙舟是很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故又可认为端午节为健康节。五月端午话屈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达二千余字的抒情自述诗。标题是“遭逢忧患”的意思。另有《九章》,包括九篇短诗。这些作品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仆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此外,屈原还作了《九歌》、《招魂》等诗篇。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它比之《诗经》,句式较长,篇幅扩大,词采瑰丽,想象奇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以楚人独创而又以《离骚》为代表作的特殊形式的诗歌,自汉以来,就被称为“楚辞”或“骚体”,又称为“赋”。屈原是“楚辞”的创始者,其后宋玉、唐勒、景差及汉代贾谊等,都以这种形式创作了一些诗歌。西汉未年,刘向将这些作品汇为一集,名为《楚辞》。在文学史上,常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屈原与《楚辞》对后代文学影响巨大。重要的注释本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宋人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等。今人的通俗注本有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马茂元的《楚辞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