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易经》说天人合一,却不说地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名词,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知道,最起码都听说过,但却又说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似乎是一个怎么说都对,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像不全面、不准确的命题。千百年来,无数人就此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儒释道也分别形成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却又聚讼不绝,形不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定论。

在一些很普通景观上,都石刻着“天人合一”,可见其普及度之高,事实上,“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有些终极概念性质的哲学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流长,作为其最基本的命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这就恰如,鲁迅先生在《文学和出汗》所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深邃的天际,浩瀚的宇宙,古人和我们并不懂“天人合一”,有人认为出自董仲舒,就是所谓的糊弄皇帝的“天人感应”的基本原理。不管有没有道理,但确实深刻影响了强大的汉朝,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出现,“天人感应”才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最早来源应该是出自《易经》。


《易传·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则更简洁直白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天人合一”,应该是“天地人合一”的简称。

《周易》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

“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即指天人协调一致。这是《周易》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月令图式的基调。古代的地理思想以此为据,也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学”。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有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球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人体内的小循环是自然界大循环的缩影。大自然的地理环境是“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絪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大自然的地理环境也是有生命的。

天人合一是谁提出的?

庄子
天人合一是谁提出的:是庄子提出的,它是古代哲学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学说。指天与人的紧密关系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一种相互统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做事以实施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心态好了,万事皆好。做什么事都感觉是发自内心的,那才是真正的自我。

易学的天人合一理论是什么?

易学认为,人与天地宇宙(简称“天”)有着深刻的统一性,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人的道德、养生以及其他一切社会生活,都应当与天相应相通。《文言传·乾》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所说的“鬼神”,与《系辞上传》“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中的鬼神同义,指气往来屈伸之运化。按照《周易》,人的品德、意志和实践都必须在遵从天地之道,与天运相合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达于理想之境。所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系辞下传》),就是要人们认识天地,参赞天地,成就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亦即后来道教所说:“每当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只要人掌握了自然法则,就可以改变自然所给予的东西,创造出奇迹。

中国文化中的所谓养生,决不是一个单纯生理学的、医学的或自然科学的概念,也决不仅仅是为了健康长寿。养生同时就包含着道德以至治世。在易学和中国哲学看来,养生、修德、治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且就是同一过程。因此,天人合一既是易学哲学的理论,也是极为重要的养生理论。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最简单的解释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

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