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乾卦》的卦辞和爻辞是什么???
乾(卦一)
ⅰ
ⅰ(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
物,万国威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
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
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
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
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
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
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
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
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
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
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
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
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
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
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
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
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乾坤二卦各自含义,以及对我们的启发
只给5分,那我就简单给你说说吧
<br>乾:象天、父、首、马,具元、亨、利、贞。乾者天也,取象曰天,而不敢直呼其名,故乾体刚健,为卦之首
<br>坤:取象曰牝马之贞,虽具四德,然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自守柔顺之道,乃可贞固不失
楼下的朋友,汗一下~~·
《易经》每卦中都有爻辞,它能代表时间吗?怎么确定具体事情的时间!高人请进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是对应十二个月份的,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等十二卦配十二月。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 冬至 姤卦初九 夏至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乾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消息卦以“乾”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坤”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亦有人以十二辟卦代表一日十二时辰内阴气与阳气消长情形,一日之中亥时为最阴之时故以全阴爻之坤卦代表,过了子时后阳气渐生,故以一阳生之复卦代表,在寅时,正处与白天与夜晚交替之时,故阴阳互半。直到到了午时,阴气渐生,故以一阴生之姤卦为代表,此后阴气渐生,直到亥时,如此循环。
但一般比较普遍的使用是用天干地支代表年月日乃至时辰,这种方法很普遍,在网上查很容易。天干地支不算是从易经中出来的,但是又极强的对应性。
易经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爻辞解释
【大过】初六:籍用白茅,无咎。《象》曰:籍用白茅,柔在下也。 “籍”者,辅地也,“白茅”,取其洁也,古者祭祀,籍之灌酒,以降神也。茅白取巽象,巽在下卦,籍茅于下,所以承上之刚也。刍荛阴柔居下,不犯刚而能承钢,当此大过之时,敬慎事上不得谓过分也。故比之礼义之适中者,则有过于敬慎之失,比之傲慢侮人者,则其胜亦不啻霄壤,在高傲者故有咎,而卑下者必无咎焉。盖茅柔物也,籍之足以相助,未可以茅之微而忽之。《象》曰“柔在下也,以爻言则初在下,以茅言则籍在下。六为阴为柔在初处下,茅质柔弱,故曰“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二爻以阳居阴,阴尽则死,阳来则生,物之常理。巽为木,兑为泽,木之近水者为杨,泽而灭木,杨必枯难,得九二阳气生助,得枯而复生。“稊”,杨之秀也。按,二爻体乾,乾为老,为男,故曰“老夫”下得巽在初,巽为少女,故曰“女妻”;而与初比而得初,故曰“老夫得其女妻”。夫夫妇配偶,以年之相若为正,老夫女妻,是亦颠也,然老少虽非正匹,而阴阳自得相济。“老夫”“女妻”犹枯杨之生稊,终得妊育也,故曰“无不利”《象》曰:“过以相与也”,卦之义在刚过,夫而过老,妻而过少,故曰“过以相与”《杂卦传》曰:“大过颠也”斯之谓?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就全卦言,四刚连在中,如屋有栋,上下两阴皆弱,故曰“桡”。就三爻言,九三互乾,辰在亥,上值危宿,按危三星,在虚东北,形如盖屋,有栋之象。三以刚居刚,过而又过,过刚必折,故曰“桡”。九三刚愎自用,视群策群力,皆莫己若,遂至孤立无助,愈高愈危,终致“栋桡”之凶。《象》曰“不可以有辅也”,言三予智自雄,不能与人共事,集思广益,故不可以相辅有成也。亦三自取之耳。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三曰“栋桡”,九四曰“栋隆”其义相反,以九四在下卦之上,以阳居阴,亦过而不过也。下与初应,初爻虽弱,得其所籍,即可不桡。按九四辰在午,上值张,南宫侯曰:“张为天府”,故有栋象."隆”《说文》曰:“丰大也”《玉篇》曰:“中央高也”栋以任重,故宜大栋在屋中,故宜高。高必以下为基,下有所籍,斯高而不危。三之所以桡者,下无籍也;四德其籍,故隆。凡事之有所凭籍,而大险可济,大功可成,上不辜君之托,下不负民之望,皆犹是也,其吉可知,故曰:“栋隆,吉”。“有它,吝。”者,言四若怀它志,厌初之本弱,而不屑用其籍,则三之桡,即为四之桡,必不免于吝矣。《象》曰:“不桡乎下也”谓栋隆起,下必不桡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此爻与上六阴阳相比,得阴之助而生华,故曰“枯杨生华”。杨华无实,飘荡随尽,荣无几时也。九二以得初之助而生梯,九五下无有助,惟与上六相比,犹断根之杨,得雨露之润,虽一旦发华,不久凋零。“老妇”指上六,喻上六阴极而衰,“士夫”之九五,喻九五之无内助。“士”,未娶妻之称,即谓少年。阴而居上,故呼“老妇”;阳而居下,故称“士夫”是亦大过之义也。九五以刚在刚,三阳皆不为用,独与上六阴阳相比,故曰夫妇。从夫妇之序而论,当曰士夫得老妇,今曰老妇得士夫,原其配偶之所起,志在老妇,老妇首倡而求士夫,丑体亦在老妇,亦以见圣人尽人情,考世故之妙。《象》曰:“老妇士夫,亦可丑也”,丑者,恶之之辞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过涉灭顶”者,谓犯危险而涉河,不得达岸,水没其首也。互卦乾为首,爻例上为顶,上六兑爻,兑为水泽,位在酉,上值胃,附星积水,石氏云:“积水星明,则大水出”故有“过涉灭顶”之象。六爻以阴居阴,才力俱弱,但其志在救时,虽履患踏险,明知“过涉”之多凶,而忘身济国,有不遑反顾者,即使其功不成,其志深足尚焉,复有何咎?此所谓勇士不忘在沟壑,志士不忘丧其元,万世纲常,正赖此辈以存也。 引自《高岛易断》
易经卦爻辞(原文):请大师帮我解释一下 已婚的家庭
我只知道, 君子 = 无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