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有着很多的节日节气的,而这些节日节气,往往都是根据以前的发生的一些事情,又或者是根据一些气象上的变化而产生,而其中也是有着非常多的寓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腊月初十什么节日 岁终之祭祈求来年顺利

  腊月祭祀之月

  腊月初十,一般都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节日。而不过腊月初十的时候,大多数地方都开始准备囤年货了,同时腊月也是祭祀的月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在古时,月份的别称很多,每个别称均有其不同的含意。岁未十二月除了“腊月”这别称外,还有除月、末冬、腊冬、嘉平、季冬、严冬等别称。

  腊月祭祀的传统

  《左传》中收录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祭祀在古时相当重要。早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众神。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岁末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但节日内涵不同。

  《玉烛宝典》:“腊,一岁之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礼记·月令》:“孟冬之月,门闾腊先祖五祀。”腊祭的对象,是列祖列宗以及众神。虔诚奉上各式祭品,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

  腊月的传承发展

  腊月在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在先秦时期,岁末的这个月是大祭的月份。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腌制腊味或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年肴,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传统民俗很多。腊月是岁末小寒至大寒这个月的别称,自阴阳合历推广后人们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假若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十二月,则第一个月叫“十二月(腊月)”,第二个十二月叫“闰十二月(闰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