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南海观音传说
菩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在浙江普陀县。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等寄隐修道,故又名梅岭山。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亲睹
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迦山之说,因略以称岛。唐大中十二年(858,一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惠萼(一作惠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归国时舟过普陀山遇风不能进,逆留像归安开元寺(今称"不肯去观音院")。自北宋以还,该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元「补陀洛迦山传」仅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可见寺庙不多。南宋绍兴元年(1131)将普陀山佛教各宗归于禅宗。明清三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未遂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与一百多处茅蓬。
相传唐咸通年间,有为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朝拜了许多古刹。这天,他风尘仆仆,健步登上了我国第一佛叫胜地五台山。五台山是个好地方,灵岩、古松、涧水、百花,寺院隐现于深山密林之间,十分幽静。慧锷和五台山的方丈一起念经讲法,参禅下棋,成了莫逆之交。观世音菩萨的生日为阴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
南海观音传说:
有一天,慧锷在大殿后院,见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那佛像神态安详,鬓发眉毛均极细腻,栩栩如生。慧锷站在观音佛像前,看了又看,赞了又赞,连方丈来叫他吃饭都没听见。方丈见状,便问道:“法师认为这尊观音佛像雕得如何?”
慧锷连连称赞道:“好,好!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见道哩!这佛像刻功细巧,把观音大士的神态都雕了出来。真是一尊活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啊!”
方丈见他喜爱,便笑眯眯地说道:“如若法师欢喜,就送你供奉吧!”
慧锷听了,慌忙合十顶礼。他接过观音佛像,喜不自胜,打算回日本去建寺供养,让日本众生都来朝拜。
慧锷离开五台山,又游九华山,最后从五台山下来,从灵江口扬帆回国。
这天,船到普陀山洋面,突然刮起了大风,刮得船东倒西歪,直打转转。慧锷没法,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
第二天,风息了,浪平了,惠锷扬帆启航,可是船刚驶出山岙,洋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团灰白色的烟雾。烟雾越升越高,像顶帐帘,正好挂在船头前面,挡住了去路。惠锷惊奇地站在船上,抬头望望,头顶是一片蓝天;左右看看,烟雾两边都是清晰明亮的大海,惠锷只好调转船头,绕着烟雾朝前驶。可是帆船驶向左边,烟雾飘到左边;帆船驶向右边,烟雾也飘到右边。船在海上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洋面上,惠锷想想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把船驶进山岙里,抛锚落帆,等烟雾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海面上升起,光芒四射,霞光万道,惠锷走进船舱,抬头一看,但见彩云中间,有幢巍峨绚丽的彩色牌楼,仙女往还,珠光宝色,耀人眼目。他心中喜悦,合十顶礼,马上扬帆启航。奇怪的是,船一出山岙,天上的奇景就突然消失了,乌云遮住了太阳,海风掀起了巨浪。惠锷发了急,想想在这里已经耽搁了好几天,老是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把观音请回日本啊?这点风,这点浪,算得了什么!开船,赶快开船!
惠锷请船家把船驶出山岙,顶风破浪朝前驶去。风更猛了,浪更大了,但是惠锷心不慌,意不乱,稳稳地合十站在船头,涌经念佛。风浪虽然慢慢平静了下来,可是没等驶出多远,帆船突然停出了,好象生了根一样,进退不得。他低头一看,只见海上飘来一朵朵铁莲花,帆船被团团围在中间。惠锷大惊,心想,一次一次开船,都是风浪阻挡,今天又有铁莲锁舟,难道是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
话音未落,忽听得“轰隆”一声,从海底钻出一头铁牛。铁牛一边往前游,一边大口大口地吞嚼铁莲。一会儿功夫,洋面上就出现了一条航道,正好能够通过一条帆船。帆船跟着铁牛后面,沿着这条航道前进。不久,又是“轰隆”一声响,铁牛沉入海底,满洋的铁莲也无影无踪了。惠锷定神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
云散了,天晴了,太阳高高挂在天空。这时,有个渔民从山上走下来,对惠锷说:“这几天的事情,我都亲眼看到了。你走不成了。还是请法师到我家里住几天再走吧!”
惠锷见他这样热情,便答应了。他手捧着观音佛像,跟着渔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见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海潮时退时涨;郁郁葱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与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风光。他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围的渔民听说要建寺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
庵堂造好了,佛像供上了,惠锷朝暮参拜。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
1997年普陀山灵异事件 发生了什么?
南海观音开光那天本来是阴天,蓝蓝的天空见不到太阳,当主持人宣布开光仪式现在开始,与此同时盖在南海观音铜像上的红布被揭开的一瞬间,突然光芒万丈——太阳出来了,一缕阳光正射在南海观音的头上,照的观音闪闪发光、金光灿烂。还有一种更神奇的说法:那天,八时十五分大会司仪宣布,“观音菩萨铜像开光典礼开始”,奇迹瞬刻出现了,天空中显现银白色观音菩萨立姿圣像,在场信众仰天狂呼赞叹,掌声如雷,达数分钟之久,许多信众感动得泪流满面,真是充满法喜,不一会又见天空观音菩萨显迹下方,数度出现荷花般浅红色云彩,并未移动,亦达数分钟之久,这真是奇异。人们都说那是观世音菩萨显灵了,信不信由你,由当事人自己。当时,现场3000多人目睹了此奇观。
这是网上找的描述。不过我不信灵异事件,可能是大气原因造成的视觉巧合,加上那些信徒过分神化就让人觉得相当灵异。
为什么南海普陀山八成都是泉州人,看完了我才懂?
在遥远的儿时记忆里,母亲带我来过一次普陀山,对年幼的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普陀的海和山了,那么纯净,那么壮观。长大了赚钱后,母亲常常跟我絮叨:赚到钱一定要去一次普陀山还愿,不求富贵荣华只求家庭美满,观音菩萨什么都看的到。
普陀山
普济寺求姻缘
普济寺求姻缘非常灵验。
据说,在普济寺大殿最大的观音像那里告诉菩萨自己叫什么名字,出生地点和时间,然后告诉观音自己的心愿。回去后几个月内,便会梦想成真!
挂满“愿望”的普陀山古樟树
不肯去观音
在普济寺还有一尊特别的观音,不肯去观音。可以说就是因为这尊灵验的观音像,普陀山才一直被人们誉为观音道场。
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他准备从明州乘船回国,驶近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中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于此留观音像造寺。
“不肯去观音”的典故
后因《华严经》有善财参观音于普陀洛伽之说,遂称为“普陀”。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
不肯去观音院
顶佛需登佛顶山
在普陀登佛顶山的路上,你经常能看到那些有心诚的善男善女们,他们带着护膝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向着佛祖的方向三步九叩,不虚移一步,不妄语一言,最终拜进大殿,功德圆满。看着他们平静却坚定的眼神,不由得惊叹信仰的心灵力量!
三步九叩拜进大殿
慧济寺百子堂求子
慧济禅寺,位于佛顶山之上,总有世外桃源的感觉。百子堂送子楼的送子观音是求观音赐子的最佳之地。早在清康熙“柏子庵”时期,该庵堂观音送子“有求必应”的灵验事例就数不胜数。
慧济寺
张杰与谢娜婚后,曾经被媒体拍到独自在百子堂求香的照片。不过如果是求子,夫妻二人同去才更有效哦!
慧济寺
法雨禅寺求平安
普陀山另一个著名的寺庙是法雨禅寺,是国内排名第二的寺庙,与普济寺及佛顶山上的慧济寺并称普陀山三寺。寺内“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还是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时留下的。
法雨禅寺全貌
南海观音
听当地的村民说,在97年南海观音开光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而当妙善大和尚说,开光典礼正式开始的时候,天空顿时开了一个洞,从洞里散出一道金光,金光正好照在南海观音的身上。
如此天气奇观真的很难用科学的道理解释清楚。电视台也拍到了当时的场景;还听说有在场有佛缘的人,甚至看到了空中观音显圣。真的是奇妙不可思议的事情。
南海观音
普陀山拜佛颇多讲究
正确的上香姿势:在双手将香举到眉毛的高度,双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对准自己的眉心。
香的顶端对准佛像,保持这个姿势,心中默念:
(1)自己问候的这位佛菩萨的名号。比如“?o大悲观世音菩萨”,对佛菩萨行注目礼或默念上香偈:“愿此香云,普遍十方,供养三宝,护法龙天,普薰众生,同入佛智”(*这个是专业的上香方式,比较适合在寺里工作的人使用)
(2)把香插到香炉中,再返回佛前,于佛两边的拜垫跪下,合掌向佛诉说心中要说的话,然后三拜,起身问讯,再离开。专业佛寺工作人员则可在念完上香偈后持香离开,把香插在指定的地方;如出食台,往生殿等。
其他讲究
1、请香:在别的地方买东西可以称做买,但到了寺院买香请称做“请”;香代表“戒,定,慧”,烧香供佛,意味着发愿“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三支。
2、香火:去专用的点香处点燃香火,可别去插香的地方取火,也不要图方便用自己的打火机点火;
3、左右:请用左手请香火,佛教认为左手是最干净的,然后,恭恭敬敬的用右手插在香炉中;
4、大门:无论是哪个寺、哪个庵,你都不可以从正门进去的。那是给出家人走的;
5、垫子:选择磕头的垫子,也千万别认为正中间的一定是最好的,那也是为出家人准备的;
6、手心:磕拜的时候,手心得向上,那是对佛祖的尊敬。手心向下是拜祖先的;
7、许愿:通常你要记得告诉佛祖你叫什么,家住何处,有何事相求,事成后何处还愿;大多数信士不管来到哪个殿前直接就磕头许愿,实不知佛菩萨有求必应,有求才有应。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求的是哪位佛菩萨那么佛菩萨怎么应呢?所以当自己跪拜时请先了解佛菩萨名号;
8、还愿:只要心诚则灵。不过如果你每逢寺院即烧香许愿,一旦灵验后,忘了还愿,那可不是什么太好的事。建议你可以四处烧香拜佛,以示敬意。但许愿的话,选一两位佛祖就可以了。
观音菩萨是专管平安、求子、姻缘的菩萨。这些都是泉州人一辈子都在经营、追寻的事情。
九七年普陀山观音菩萨显灵视频
如上,九七年轰动一时的普陀山观音菩萨像开光仪式灵异视频。
舟山南海观音旅游的心得体会
普陀山最负盛名的南海观音大佛这里,这个地方现在的朝拜香客非常多。从这望出去,真是有一种“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格局。那么来到普陀山的人,现在必定要到菩萨座下来一拜。而且这个地方,从始至终是最著名的菩萨感应的地方。在九七年大佛建成的时候,那会我还没有来普陀山,这个视频现在还在网上流传,就是在大佛开光的当天,本来是阴雨连绵的,结果我们主法的老和尚排班站齐,主持人一说开光法会开始的时候,整个阴天天上就开了一道口,然后一道阳光就洒下来,端端的就照在观音菩萨的圣容上。
所以这尊大佛高是有三十三米,就是象征着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加上她的本尊。当时信众捐的,脸上镶了四十八公斤的黄金,表的是他的本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以这个缘起非常好,这种瑞相也一直在持续。
九七年虽然我没有亲自看到,可是那场法会非常的轰动。今年二零一七年是南海观音开光法会二十周年纪念日,这天的盛况我是全程参与,并且见证了再一次瑞相的发生。因为同样那几天也还是阴雨连绵,很多过来参加的海内外信徒都有点担心,说会不会开光法会这天依然下雨?我们大和尚坐在那里给他们开示的时候说不会的。当时我在旁边听的还心里有点虚,眼看着每天都这么下,要是这天下雨怎么办啊?和尚胸有成竹说绝不会下。
到了法会那天,一早上还是在下个不停,我自己还有点担心拿了一把伞。结果当我们从普济寺上到车,往这边行走到百步沙的时候,这个天就开始放白了,本来是阴天,结果就放白了,开始亮起来。等到下了车以后,往大佛下面引道上走的时候,雨就停了,一直到法会说开始,因为新塑了一尊翡翠观音,也开始大家唱炉香赞,刚刚维诺师起腔的时候,整个太阳的轮廓又开始显现,阳光就洒在法会的现场。这是我自己在二零一七年亲眼见证的瑞相。
所以菩萨的慈悲从始至终一直,我们刚才讲到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感应常在瑞相常在。当然从始至终的途中他也没有落下,自从大佛塑起来以后,因为舟山群岛,普陀山在舟山群岛,常有台风来袭,以前台风常会上山的,就是南海观音矗立在这里以后,每次台风一来,到了舟山,他们有的人戏称说被观音菩萨的手掌给推走了,只要来到舟山,绝不会上岛,一定是绕弯而走,二十年从来没有落空过。这就是观音菩萨运用四大器世间给我们显现的灵气吧。
谁知道南海观音的来历?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而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是因为: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所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676年,就算此《赞》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可见,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南海观音的,恰好相反,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南海普陀山之称,是佛门对外交往的需要,是元初由普陀山和尚如智和一山提出的。
据《续资通鉴》记载:元初,中断了中日邦交。后来,根据刑部尚书崔之疏,决定与日本通好。考虑到日本信佛教,普陀山有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这层关系,朝廷先后两次派普陀山和尚出使日本。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朝廷派王积翁出使日本,并命普陀僧如智同往。当时,如智提出:观音应沿用古天竺的名号,称南海观音,普陀山既然是观音道场,亦应改称南海普陀山。后因王积翁被醉酒的部下所杀,出使未成。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元成宗下诏曰:“命普陀高僧一山出使日本。”当时,一山有两个头衔:一是江浙释教总统;二是敕封为妙慈弘济大师。一山认为,既然朝廷看重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关系,就应该告诉日本人,留不肯去观音处已是观音道场,日本人一定会感到鼓舞。但普陀山这个山名与菩萨名号贴得不紧,外国人不易理解,应该根据南海观音的名号,改称南海普陀山。
一山是以南海普陀山住持的身份去日本的,由于他宣传了不肯去观音和观音道场的来历,受到日本和佛教界的敬重,日本天皇把他请到京都南禅寺传经说法。一山留日本19年,创了“一山派”禅学。一山病故后,日本天皇亲题其像,赞曰:“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并在南禅寺为他建塔、祠。一山的这次出使日本,不仅为恢复元初中断的中日邦交立了大功,而且把南海普陀山之名传遍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