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的积极抗战,引起了日寇的极大恐慌,他们将侵华的86万侵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在敌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的积极抵抗,在日寇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日寇把86万侵略军中的54万人压在解放区的战场上。日寇在解放区周围设置了许多碉堡,对解放区进行封锁和分割,对解放区实行“笼子政策”。

为了粉碎敌人的“牢笼”,八路军主力集中了100多个团约30万兵力,对华北敌占区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在最困难的时候开始

百团大战是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下,于1940年8月发动的一系列大规模攻势,覆盖山西、绥远、河北、河南、察哈尔、热河等省。这场战斗一开始没有命名。战争第三天,我军投入105团,于是参谋长左权称之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并不是一场又一场胜利所引发的抗日高潮。相反,当它发射的时候,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人战场。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1940年5月,法国沦陷,英军通过敦刻尔克狼狈后撤。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战无不胜。日本不仅积极与德意建立了三轴同盟,还于1940年4月与苏联达成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反法西斯联盟尚未完全建立,中国在空之前处于国际孤立状态。

正面战场上,1940年6月,著名抗日战士张自忠阵亡,长江中游要塞宜昌被中国占领。这意味着长江南北的国民党军队两大主力——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已经分裂,意味着日军已经到了三峡门口,可以威胁重庆了。1940年,原国民政府第二人汪精卫在南京组织伪政府,引起国民政府内部相当大的动摇。

在敌后战场上,日军深受八路军威胁,派兵增援华北。以勇猛著称的Tada Jun接替了因不会打仗而被戏称为“蠢元帅”的杉山肇,指挥华北作战。据国民党统计,百团大战前,华北日军354160人,不包括伪军。日军在Tada Jun的主持下,大检修碉堡路,封锁、挤压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敌后抗日战争构成极大威胁。

生存之战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Tada Jun是向华北派兵的最残忍的日军指挥官之一。他根据八路军的作战特点,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套摧毁敌后根据地的“笼络政策”。

自1939年夏以来,日军对根据地建立了大规模的封锁工事,目的是把八路军和老百姓分开,同时把根据地隔在敌后,使八路军失去游击活动区,使之被对方攻破。例如,冀中军区政委程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日军最近筑路的目的与过去不同”,“首先,碉堡之间有深沟相连。任丘到大成、河间的路都是高出地面五尺,两边沟渠八尺到一尺深…根据地被分割成互不相连、互不支援的孤立小块,兵力无法调动,便于敌人相继“搜索和压制”。

第二种方法是汽车道路的连接向外修建。安国县已完成三楼,敌车在路上不停移动,阻挡我军进入其圈。千万不要让敌人得逞,否则会造成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1940年,封锁达到高潮。日军通过公路、铁路部署了强大的机动部队,小规模、孤立的进攻无法攻破。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总部注意到日军依赖交通线、兵力分散部署的弱点,决定集中主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摧毁日军对华北根据地的笼络政策。这个作战计划的最初目标是郑泰路,计划投入大约22个团。实战中战斗规模扩大,最终发展成百团大战。

在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是以八路军为主的敌人后方战场上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攻作战。它的深远意义,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能看得清楚。在东北战场,日军采取“回村并户”政策时,东北抗日联军由于王明、康生的干扰,未能及时制止,造成事后巨大牺牲。对比东北和华北的情况,如果没有百团大战,敌后根据地很难摆脱被困死的命运。百团大战是华北敌后根据地的一场生存之战,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华北战场的主动权。

一半的开国元帅都去打仗了

百团大战是空-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十大元帅有一半参加了这场战役。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第一个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朱德元帅是百团大战的主要设计者和发起者之一。

1940年,华北八路军根据地逐渐摆脱了粮食等困难。此外,通过打击日军后勤,八路军物资丰富,各方面积累了相当的力量,可以对日军后方进行大规模打击。1940年3、4月,一贯强调打击日军交通线的朱德,决定进行大规模的交通中断战,称之为“游击战的战役进攻”。目的是遏制日军正面战场的进攻,破坏其对根据地的封锁和侵占,粉碎其“为战”的政策。

朱德安排了太行山区百团大战的前期工作,并于1940年5月底回到延安,提出了让更多部队参战的设想。1940年8月8日,延安的朱德、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的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联合发布了发动百团大战的作战命令。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百团大战期间,朱德虽然在延安,但他把八路军总部的炮兵团、总部的特勤团即朱德警卫团等部队派到前线,成为这次战役攻坚的重要力量。

参加这次战役的第二元帅是八路军副司令彭。

《百团大战八路军副总司令彭》是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张著名照片。与许多以战争为主题的摆拍作品不同,这张照片确实是在战场上拍摄的。在彭的眼前,成千上万的八路军战士正在向日军发起最后的冲击。事后,在彭的踢脚石上发现了五个弹孔,显示了“彭将军”的无畏与冷静。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朱德回到延安后,彭成为百团大战的具体执行者和指挥者。八月二十日起,由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左权直接指挥百团。百团大战开始后,各路进攻部队纷纷报告成功。彭是一个极其刚毅严肃的指挥员,在百团大战中却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参加百团大战的第三元帅是贺龙。

贺龙指挥的120师和晋祠军区是第一批参加百团大战并取得辉煌战果的部队。贺龙接到“行动命令”后,认为晋西北夏季的反“反摆”刚刚结束,部队尚未采取全部补充措施,于是向彭提出了一项作战计划,重点是在太原以北附近切断同蒲路和新京公路。彭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之后,贺龙下达了作战命令。8月20日,120师张宗勋旅攻克静乐康家汇镇,全歼一个中队守敌,被称为百团一战。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值得一提的是,康家汇镇被包围时,一个日军中队从静乐出发,途中被八路军拦截致残。这个伤残中队隶属于日军第36独立旅,在百团大战前后与八路军连续作战。之后在国联村和杨鹤崖被打了两次。每次他打掉一个中队,所有人都被打死打伤,中队队长也被打死。三战之后,不知不觉中,一个旅被打残了。日本人零敲碎打地认识到了八路军的战术力量。

参加百团大战的第四元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聂荣臻命令杨成武等部门对石台线、宣化公路、井陉煤矿发动大规模进攻。

东团堡是宣化公路上日本人的重要据点。最近几年,当地人发现了一块刻有日本诗的石碑,上面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很遗憾,我死了也不能歼灭八路军”。这是谁刻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了什么?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这是百团战场之一。这块石碑叫《东土安宝日本皇军驻军长恨歌》,作者是日本上尉南俊小柴。1940年百团大战开始后,杨成武率军强攻东土安宝据点,日本驻军是其精锐的士官教学队。双方打得很激烈。最后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两名日军上尉和170名士官生全部被歼灭。战后,萧柴奔赴战场,深感凄凉,写下了这首《长恨歌》。

参加百团大战的第五元帅是冀鲁豫军区首长、129师师长刘伯承。在八路军总部的直接指挥下,129师各部积极作战。刘伯承的军队发动了郑泰和廖宇之战,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这一时期最激烈的战斗是对榆社的战斗。开国大将陈赓,时任386旅旅长,亲自监督战争,攻占日军重要据点榆社县。由于缺少大炮,最初几次攻击都失败了。王耀南,开国少将,然后是工程营的营长,想出了一个独特的诡计。他挑选了一批入伍前当过矿工、盗墓贼的士兵,挖了一条通往榆社县的隧道,成功炸开了榆社城的城墙。八路军终于攻克了这个日军据点。日本驻军司令藤本割肚自杀。战后,陈赓、周锡寒等八路军将领穿上缴获的日军军服,拍下纪念照。

图片:百团大战的历史真相-日军被暴打一败涂地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成果最丰富的一场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事实证明,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