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彭德怀麾下的主力师师长叛变,为确保击毙他,彭德怀下令:成排步枪同时射击。这位叛变的师长是谁,他为何要做出这种行为,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
这名师长名叫郭炳生,湖南湘潭人,1908年出生,其父亲郭得云是彭老总的“救命恩人”,也是彭老总在湘军当兵时的第一任班长,关系非同一般。
后来,由于不满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堕落,郭得云回到老家当起了皮匠。1922年,郭得云弥留之际,将14岁的儿子郭炳生托付给了彭老总,从此郭炳生就成为了彭老总身边的勤务员。
在彭老总的照料下,郭炳生历经战火打磨,逐渐蜕变为战功卓著的红五军第2师师长,可他的本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1932年,彭老总奉命率军围攻赣州,指派郭炳生部负责地道挖掘和爆破工作。由于迟迟无法取得进展,郭炳生的意志也开始颓废,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慢慢的,郭炳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明显的就是玩忽职守,带着部队擅自离开岗位。
为此,师政委彭雪枫和政治部代主任黄克诚都曾批评过郭炳生,希望他能尽早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悔改,但郭炳生却依旧我行我素。
1932年8月,厌倦了红军生活的郭炳生,公然带领红2师第五团赶往抚州国民党统治区。彭雪枫得知后即刻启程追赶,却因突逢暴雨,最终未能成功追上。
叛变投敌后,郭炳生被蒋介石任命为国军新编第37师师长,随后他又在红军队伍里到处发放《郭炳生告红军官兵同志书》,妄图动摇我军军心。
彭老总闻言大怒,又失望不已。之前没有对郭炳生做出处罚,是因为念及他父亲郭得云和自己的交情,眼下郭炳生死性不改,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随后,更令彭老总愤怒的事出现了,在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中,郭炳生的队伍也参与其中,刚好和彭老总的部队对打。
彭老总深知除掉叛徒郭炳生的时机已到,1933年7月,红军和郭炳生的部队在宁都和宜黄交界处展开激战时,彭老总向战士们下达了作战指令:
“调转枪头,采取步枪排射方式,务必保证叛徒郭炳生必死无疑!”
战士们领命,将枪头同时对准了郭炳生。几阵尖锐的枪响后,郭炳生被当场击毙,这个出卖同志和组织的叛徒,终于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彭德怀把郭炳生视若亲生,重点培养,不料他却叛变投敌。彭总掐着警卫员的肩膀,红着眼睛说道:今后你要是发现我对革命有二心,你可以亲手毙了我!警卫员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道:不不不,军团长,你不能。
1932年9月,彭德怀和滕代远正在商讨第四次反围剿事宜,这时,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匆匆来到了会议室。
邓萍表情凝重地说道:“彭总,刚刚收到上面转来的一封绝密电报,郭炳生叛变了。”
彭总心头一惊,但绝不敢相信。他拿过电报,匆匆看了一遍,说道:“郭炳生叛变了?这怎么可能啊?一定是搞错了。”
邓萍:“电报上还说,我们这里有潜伏的国民党特务要刺杀你。”
彭总一头雾水地说道:“国民党特务?哪来的国民党特务?啊?这,这,应该是国民党打不过咱们红军,改变策略,搞心理战了。”
滕代远担心地说道:“这封电报,是上面转来的,不可全信,也不可不防啊。这样,彭总,要不我去郭炳生师里看看?”
彭总坚决地说道:“不用!要去,我去。这小子敢叛变,我一枪崩了他!”
这时,二师政委彭雪枫走了进来,急切地问道:“您给郭师长下任务了?”
彭总:“没有啊。”
彭雪枫:“那我刚刚看到郭师长带了一个团和那个师部特务连朝南边走了。我问他们干什么去,他说你单独给他们下的特色任务,让我不要过问。”
彭总一下子懵了,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这小子真要叛变?”很快,彭总吼道:“石头,给我备马,我去把他追回来!”说完,就要走。
邓萍一把把他拦住了,说道:“哎!彭总,你是军团长,你不能去!”
彭总愤怒地说:“他郭炳生敢朝我开枪吗?我借他十个胆!”说完,又要走。
彭雪枫又把他给拉住了,说道:“彭总!我去追,你们等我消息!”
彭总严厉地交代:“这郭炳生要真敢叛变,格杀勿论!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彭雪枫带了十五个勇士,去追郭炳生了;彭总却等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踏实。
过了好几天,彭雪枫终于回来了,他气喘吁吁地跑进彭总的办公室。
彭总赶忙问道:“怎么样?”
彭雪枫抱歉地说道:“只追回来一个团。郭炳生带着师部特务连,跑掉了。”
彭总表情忧郁、凝重,背着手在屋里踱步,说了声“知道了”。彭雪枫敬了个礼,退了出去。
彭总走到桌前,骂了一句,狠狠地把拳头砸在了桌上。
警卫员小声说道:“军团长,您还是喝点水吧?”
突然彭总转头瞪着警卫员,用手指着他,厉声问道:“你会背叛革命吗?”
警卫员吓了一哆嗦,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连说“不”。
彭总走上前去,两只手掐着警卫员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好好,小石头。小石头,今后你要是发现我对革命有二心,你可以亲手毙了我!”
警卫员再次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道:“不不,军团长,不能。”
彭总又盯了警卫员好久,警卫员吓得不敢直视彭总。
彭总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要做坚定的革命军人,永远不背叛革命,永远!”
郭炳生的叛逃,确实把彭总的心给伤透了。郭炳生的父亲郭德云,曾经是彭总的老班长,二人关系很好,亲如兄弟。郭德云早死,临死之前,把儿子郭炳生托付给了彭总,当时,郭炳生才14岁。彭总对他,一直视同己出,精心培养。
开始的时候,彭总一直不愿意郭炳生当兵,可拗不过郭炳生的软磨硬泡,不得已才让他当了自己手下的一个普通士兵。郭炳生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料,作战勇猛,指挥果断机智,不过一直是旧军阀习气较重。他一路升迁至红三军团二师师长。
至于郭炳生叛逃的原因,有人说他是被国民党特务色诱,有人说他是对革命悲观失望,有人说他是因为福田事件。但无论如何,他是铁了心要跟红军对着干了。
郭炳生叛逃后,被蒋介石委任为新编三十七师师长,掉头就参加围剿红军。1933年3月,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郭炳生被我红军击毙。此时,距离他叛变投敌,才仅仅6个月。
以郭炳生的资历和天赋来说,如果他能坚持到1955年授衔时,他至少能评上个上将,大将也是有机会争一争的。可历史只容许假设,但绝不会重来。此人的叛逃,可惜、可恨、可叹、可悲。
革命就是大浪淘沙,不是请客吃饭,不靠裙带关系。是英雄的,绝不会被埋没;是狗熊的,早晚要被筛掉。只有那些革命坚定的人,才能走到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1928年,彭德怀秘密安排为农军送枪,计划不巧被密探王小宝偷听到,并尾随执行任务的人到接头地点;认为掌握铁证的王小宝前往湘军师部告密。不料,大怒的师长当着彭德怀的面,一枪毙了王小宝……
为了掌握彭德怀的动态,湘军营长金瑞龙准备安排自己的心腹王小宝潜伏进1团,他们实施“苦肉计”,成功取得彭德怀的信任,王小宝担任了警卫,可以自由出入团部。
一天,彭德怀得到秘密任务:为当地的农军运送枪支。于是,他召集两名手下商谈任务的细节。本就心怀鬼胎的王小宝,利用执勤的机会,站在窗外偷听到了谈话的内容。
到了运枪的日子,王小宝鬼鬼祟祟地跟踪了一路,掌握了详细的接头地点、执行人员等细节;接着,王小宝将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金瑞龙;随后,两名告密者兴冲冲地赶往师部,告发了彭德怀。
蒙在鼓里的彭德怀带着警卫员郭炳生来到了师部,双方在师长面前开始了对质。王小宝将知道的运枪细节全盘托出,本以为对方会惊慌失措。没想到,郭炳生镇定地指认:王小宝是那个“偷枪贼”!
原来,那天王小宝在窗外偷听的情形,已经被团部的副官郭炳生撞见,他将计就计,暗中派人从金瑞龙的三营拿了10条枪放在王小宝的房中,再来师部接受问话。
师部的军法处前往查看,果然在王小宝房中发现了枪支。百口莫辩的他,准备将潜伏计划合盘托出,不希望牵连过大的师长,马上掏出了配枪,一枪毙了王小宝。一场风波就此过去!
郭炳生是以前彭德怀在湘军时的老班长的儿子。老班长为人仗义、品德质朴,临死前,将郭炳生托付给他照顾。在彭德怀的教导下,郭炳生不仅军事技术十分过硬,文韬武略掌握得也不错,关键时刻救了彭德怀。
“只要是叛变革命,哪怕是救命恩人之子,也不可姑息,任何人见到郭炳生格杀勿论!”发出这样的命令,彭德怀心中十分悲痛,一员虎将眼含泪光。既是战友又是恩人的郭得云临终托孤,自己却没有照顾好他的孩子,心中十分惭愧,可是郭炳生还是非杀不可!1933年,彭德怀亲自下令枪毙郭炳生。
彭德怀,性格刚直,严于律己,刀子嘴豆腐心,重情重义,是一个让人敬重的开国将帅。
郭得云,因秘密处决盛钦事件,彭德怀被逮捕押解长沙,中途侥幸逃脱,湖南督军下令全省通缉,见到彭德怀格杀勿论!幸得老班长郭得云收留,逃过一劫!后来,在郭得云的帮助下,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两次相助,让彭德怀甚为感动。
不久,郭得云染病去世,临终前将14岁的儿子郭炳生交托给彭德怀。此后,彭德怀将郭炳生视如己出,先是把他留在身边,后来又把他送走学习知识和文化,1926年,郭炳生学成归来,彭德怀将他留在身边,担任勤务兵。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等人发动平江起义,组建成立红5军,参加起义的就有郭炳生。郭炳生机智勇敢,作战勇猛,父子二人齐心协力成为一段佳话。
当然,郭炳生的职务也在逐步地提升。彭德怀感叹道,终于可以告慰恩人和老友了。
可是,郭炳生的心态渐渐发生变化,开始变得骄纵、居功自傲,屡犯军纪,政委前来劝说,他也毫不在意。
彭德怀知道以后,特意派彭雪枫到红5军2师担任政委,整顿军纪,纠正不正之风,此时的郭炳生正是2师师长。
彭雪枫的到来,让郭炳生非常的不满,1932年,国民党发动40万人的军队对我红军开始第四次“围剿”,战斗激烈,加上痢疾、疟疾等疾病流行,红军伤亡惨重,郭炳生的信心发生动摇。
彭雪枫耐心地劝说郭炳生,郭炳生虽然口头上做出了自我批评,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离部队,叛变革命。
一天,国民党军队第18军在军长陈诚的率领下,向2师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中彭雪枫与郭炳生失联,战斗结束,发现郭炳生和5团以及师特务连不见踪影。
后来才知道,郭炳生将军队带走,还说师政委彭雪枫阵亡,陈毅司令员要求他们向湖南转移。
彭雪枫追上红5团,将士们见到彭雪枫,郭炳生的谣言不攻自破,红5团没有跟随郭炳生。郭炳生本想击毙彭雪枫,可是没有机会,只好跟随彭雪枫一起回去。
可是走在半途,郭炳生带着几个特务连的亲信,逃往乐安,正式投敌,叛变革命。
知道消息的彭德怀破口大骂,气得几天都吃不下饭。没想到,郭炳生投敌以后,就参加对红军的“围剿”作战。
彭德怀下令,见到郭炳生格杀勿论!
1933年7月,郭炳生率部与红2师作战,被2师战士们认出,大家心照不宣,一排步枪对准郭炳生排射,郭炳生阵亡!
如果郭炳生不叛变革命,前途大有可为,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来可以名垂千古,结果落得遗臭万年。
1940年彭老总的弟弟彭荣华被害,其子彭启超历时两年,赶到太行山投奔彭老总,彭老总见到侄子高兴不已,但听到侄子要当兵,立马将其拉到偏僻处,警告道:“如有二心,我就亲手毙了你”。
对待亲人,彭老总为何会如此严厉,这还要从彭老总早年的经历说起。1916年,还没有改名字,仍叫彭得华的彭老总投身湘军,在军队中遇到了老班长郭得云。
郭得云不仅没有旧军阀军队的作风习气,而且还待人友好,彭老总刚开始当兵,就是在郭得云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
当兵之后,湖南经常动乱,打仗很多,四年时间,彭老总从一名新兵成长成为了一名连长,而他的老班长却因为看不惯军阀混战,不想成为军阀混战的帮凶,在成为连长之后就辞职回家做起了皮匠。
一个当兵,一个当皮匠,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在1921年却再次重逢了。1921年9月,彭老总怒杀恶霸欧盛钦之后,被官府捉拿,他在押送去长沙的路上逃脱。
只是彭老总逃出来后,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就在这最无助的时候,他想到了老班长郭得云。人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的人,一定是最亲近的,可以想见,当时的郭得云在彭老总心目中有多么高的地位。
郭得云是在半夜被彭老总叫醒的,当得知彭老总的事情后,立马就让彭老总去楼上隔间住下。将彭老总安顿好,郭得云又想起自己还没有问彭老总吃了没有。
作为中国人不分南北的问候语,既是关心,也是祝愿。彭老总听到郭得云问自己吃饭了没有,脸上罕见地露出了难色,这年头,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郭得云见此,语气都带了怒气,问彭老总到底吃没吃,没吃他就去准备。彭老总见郭得云如此,也放下了矜持,告诉郭得云,他还是在连里吃的早饭。
郭得云一听就震惊了,他这里距湘军驻地有两百多里,也就是说彭得华连夜走了两百里。郭得云也不再顾及有没有人会发现彭得华了,说了声让彭老总先休息一下,他就和刚刚听到声音上阁楼查看父亲郭三老倌去准备吃食去了。
次日一早,郭得云专门出去捕鱼给彭老总准备早饭,并嘱咐父亲,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彭老总在他家。
在郭得云父子的精心照顾下,睡了一天一夜的彭老总总算恢复了一些力气。见彭老总醒来,郭得云父子立马将一碗鲜鱼和一砂锅米饭送上了阁楼。
当时湖南人民大多都是一天吃两顿饭,但在郭得云家里,每天都让彭老总吃三顿,不管彭老总怎么说,郭得云父子都坚持让彭老总多吃几顿。
在郭得云家躲了四天后,彭老总身体基本恢复,之前说好的好友黄公略和李灿也找到了郭德云家。
四个都是满腔热血,向往革命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自然要谈谈理想,谈谈如何拯救中国。最后,四人建立了一个名为救贫会的组织,提出了四条章程:平地权、灭洋人、发展实业、士兵自治。
当时,国内主流的革命思想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我党当时也才刚刚建立,所以说,彭老总四人建立的救贫会在时间上,是和我党基本平齐的。
最后,黄公略和李灿还建议彭老总去讲武堂读军校,至于杀恶霸的事情,当时社会动荡,躲上几个月,换个名字,也就没事了。
黄公略和李灿走后,彭老总又在郭得云家呆了一段时间,郭得云有一子,名为郭炳生,彭老总当时独身一人,加上郭炳生是郭得云的独子,就拿郭炳生当作自己亲生侄子看待。
1922年郭得云突然得了急病,最后病重身亡,已经改名彭德怀的彭老总就将郭炳生带在自己身边,当作亲生儿子。
当时的郭炳生只有14岁,彭老总在讲武堂毕业后,就将郭炳生带到了部队,此后几年,郭炳生一直都跟在彭老总身边,彭老总也悉心培养着郭炳生,并于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将郭炳生带上了井冈山。
到1932年,在彭德怀的培养下,郭炳生已经成了红军一个师的师长,此时他才20岁,可以想象,如果郭炳生一直呆在红军队伍里,开国后,起码一个上将的军衔,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么一个根正苗红的人会背叛革命。
1932年9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回师宁都,郭炳生乘着大军开拔的短暂混乱,诱骗部队,称政委彭雪枫已经牺牲,将一个团又一个特务连带着脱离了队伍。
彭雪枫在接到彭老总集合部队返回宁都的命令后,迟迟不见郭炳生,起了疑心,顺着郭炳生离开的脚印追了过去,拦下了被郭炳生诱拐的部队。只是郭炳生见机不妙,带着那个特务连乘着夜色逃走了。
郭炳生跑到敌人那里,也没有获得优待,蒋介石只给了郭炳生一个空头的师长,没有一兵一将。
郭炳生的反叛,彭老总是受到伤害最大的那个,对待郭炳生,彭老总真的就是将其当作亲生儿子看待。
这次事件彭老总一直都没有忘记,是彭老总内心最深的一根刺,这也就有了开头一幕。彭老总亲人不多,见到侄子,自然是很欢喜的,但彭启超要当兵,彭老总就不能只当作亲人看待了。
彭老总对彭启超的话,其实既是告诫,也是爱护,他不希望彭启超和郭炳生一样,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彭启超没有辜负彭老总的期望,参军之后,立下不少战功,在1947年还代理过副团长。1955年授衔的时候,军部拟定的是授上尉军衔,只是彭老总反对,觉得上尉高了,就授予了中尉军衔。
郭炳生,彭老总心里永远的痛,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刚参军的时候,郭炳生的父亲郭得云是彭得华的班长,对彭得华这个新兵非常照顾,
彭得华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他惩处了当地一个恶霸,被国民政府通缉,无处容身,郭得云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彭得华,此后改名彭德怀,郭得云去世后,把儿子郭炳生托付给彭德怀。
彭德怀把郭炳生当亲儿子看待,在彭老总的悉心培养下,郭炳生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红五军第2师师长。彭老总对郭炳生寄予厚望。
但令彭老总没想到的是,郭炳生后来叛变了革命。1932年2月,彭老总指挥红军攻打赣州,这一仗打得很不顺利,打了一个月,也没有打下赣州,红军反而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郭炳生对革命能否成功产生了怀疑,有了叛变投敌的想法,1932年8月,郭炳生谎称政委彭雪枫牺牲,率部往敌占区挺进,意图带部队投敌,
彭雪枫知道后,马上带人追赶,战士们见彭雪枫没牺牲,喜出望外,郭炳生见事情败露,只好只身逃走,国民党对此事大力宣传,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彭老总虽然把郭炳生当儿子看待,但对待叛徒决不手软,下达了除掉叛徒的命令。
在一次战斗中,彭老总得到了叛徒郭炳生的消息,马上下令红军绝不能放过郭炳生,红军用步枪一齐向叛徒射击,郭炳生就这样被击毙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这几天,在看彭德怀元帅电视剧,一生经历了太多,命运多舛!
1.做红三军团军团长时,参谋长牺牲了。
2.红军时期,视为养子的郭炳生师长叛变投敌了。
3.做八路军副总司令时,左权参谋长牺牲了。
4.第一个妻子因为战争分开,后面相聚时已经和别人结婚生子了。
5.两个弟弟被湖南军阀杀害了。
6.做志愿军总司令时,参谋毛岸英牺牲了。
7.被打倒时,第二任妻子要和他离婚。
8.一生无子。
【谍说】彭德怀元帅电视剧中 师长郭炳生被美女间谍策反,带队伍反水投敌
在彭德怀率部攻下湖南省中心城市长沙后,何健仓皇出逃,其他人表现的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对彭德怀产生了惧怕的心理。
所以蒋介石就改变了策略,让戴笠想办法用间谍的手法除掉彭德怀,以达到战场上面达不到的目的。
这个时候柳月因为长的像学生,就开始了她的任务。她先是以偶遇的方法认识郭炳生,然后诉说自己的不幸经历,说自己父母全部死于战火之中
自己已经是无依无靠,让郭炳生心生同情慢慢接受了她。
接近成功郭炳生之后,就开始了她的温柔攻势,跟郭炳生一起读书,一起学习打枪,不知不觉中,郭炳生开始了改变,军委会议时时会迟到,
但是因为跟彭德怀的关系,老彭并没有觉察道他的变化,更没有批评他,所以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郭炳生的父亲曾经是彭德怀的老班长,并且救过彭德怀的命,在郭炳生的父亲去世后,彭德怀跟郭炳生的关系情同父子,因为作战
勇敢,所以被提拔的很快,当彭德怀是军长的时候,郭炳生已经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师长,虽然职位很高,然而毕竟年轻,所以人生阅历
就相对的不足,很容易被人腐蚀。
当那个美女特务柳月对他持续展开魅力攻势的时候,郭炳生逐渐的坠入了温柔富贵之乡,对这个美女间谍言听计从,当最后对他进行策反的时候
郭炳生就没有了抵抗的能力。
当时上层已经通过地下党的渠道得到消息,郭炳生要叛变,国民党要对彭德怀实施暗杀的计划,但是因为不知道是哪个特务,所以彭德怀对次并不了解,
还产生了敌人用心理战的想法,并没有太过在意,其实这个时候彭德怀的掉以轻心才使得郭炳生有机可乘。
真正的当手下前来报告郭炳生带着一个团和一个师部的特务连跑的时候,彭德怀才意识道郭炳生真的叛变了。当他派人去追的时候,为时已晚,
郭炳生已经带着特务连跑向了敌人那边,最后追回了一个团。
这次郭炳生叛变的成功,也说明老彭平时对国民党特务的防范不足,才让戴笠的间谍战成功,对我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虽然在以后的战役中 郭炳生被俘虏,后自杀身亡,显然也使得我军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指挥员,对谍的防范不得不加强。#彭德怀#
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是湘鄂赣边的红军部队,简称红五军。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等部于湖南省平江城起义。
平江起义后的第三天,部队即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
下辖一、四、七团及1个特务连,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共约2000人。
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平江、浏阳一带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
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第一、三纵队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改为红四军第五纵队;第二纵队由黄公略指挥,留驻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斗争。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入江西、福建作战,彭德怀、滕代远率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3月,彭德怀一度率主力转入赣南寻找红四军,不久返回井冈山。
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五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吴溉之。
下辖5个纵队。
第一纵队,纵队长李灿(后孔荷宠代);
第二纵队,纵队长黄公略(兼任)、政治委员张启龙;
第三纵队,纵队长吴溉之(兼任)、政治委员于定一;
第四纵队,纵队长郭炳生(1932年9月叛变投敌)、政治委员张纯清;
第五纵队,纵队长李灿(后游雪程代)、政治委员何长工。
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县刘仁八镇编入红三军团。
6月,以第五纵队为基础扩编为红八军。
1933年6月,红五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红五军番号随之取消。#头条# #致敬中国军人# #开国将帅#
彭雪枫同志是一位智勇双全、屡建奇功的优秀高级指挥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三军团师政治委员、师长,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中革军委作战局局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等职。在红一方面军一打长沙的战斗中,他率部夺晋坑,占金井,首登长沙城,并突入敌人包围圈救出被围军团政治机关,充分表现出坚毅勇敢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受到了军团长彭德怀的嘉奖。
在粉碎师长郭炳生携部叛变的斗争中,见微知著,洞悉其奸,处置果断,挽救了部队,荣获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发的红星奖章。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他率领少数兵力打退敌人的进攻,扭转了战局,自己光荣负伤。在遵义会议前,为会议准备资料,会议中同彭德怀赴刀靶水指挥战斗,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遵义战役中,彭雪枫率部二渡赤水河,大战娄山关,争夺老鸦山,重占遵义城,出色完成任务。
图~彭雪枫。
1929年2月,红五军强行军3昼夜,摆脱敌人后来到小镇,为了养精蓄锐,彭军长让大家抓紧吃饭,再睡上一觉。没想到,当晚,敌人10个团悄悄围住小镇,准备偷袭;但红五军一个副官的举动,拯救了部队!
1929年1月,蒋介石任命军阀何健为追剿总司令,全力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经过会商,前委决定让彭德怀带着红五军坚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则跳出包围,前往外线游击。
面对敌人的五路大军压境,彭德怀指挥若定,分兵把守各个山口。这次,敌人吸取了失败的教训,调来了山炮、迫击炮和重机枪等火力,对着红军阵地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之后,敌军派出大股步兵进行冲锋,但被英勇的红军战士打退了,特别是在黄洋界山口下,敌人损失惨重。
眼见强攻不行,何健重金收买了附近的游民,得知了可以登上黄洋界的小路。入夜,敌军重兵通过小路攻破黄洋界,彭德怀虽然勉力支撑,但失守已不可避免。
彭德怀带着红五军撤离根据地,一路边打边走,经过3个昼夜的激战,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此时,镇上的土豪劣绅正在大摆筵席,得知红军到来,马上仓皇逃走。
面对整桌的“战利品”,彭德怀本想迅速吃好饭,然后继续赶路。但拗不住大家的请求,爱兵如子的他决定,让大伙在这里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再出发。
当夜,人困马乏的红五军进入了梦乡。狡猾的敌人却已悄悄赶上来,他们将小镇围了里外三层。半夜,敌人的先遣队开始动手,尖兵们拔出锋利的匕首,突袭哨兵。
情况万分危急,此时,副官郭炳生正好出来巡哨。刚才的一幕,正好被他撞见,他马上鸣枪示警;全军马上紧急集合,组织部队全力突围。
战后,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彭德怀勉励大家继续战斗!之后,红五军取得“三战三捷”,兵力迅速恢复到1000多人。
1932年3至6月间中央苏区红军各级领导一览表:
一、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后方办事处主任谭智才与政委陈明友。辖:(1)第4军,军长王良,政委罗荣桓(由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兼任),参谋长粟裕,辖第10师(师长陈光)、第11师(师长周昆,政委刘亚楼)与第12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2)第15军,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参谋长肖世俊,辖第43师(师长卢寿椿,政委高自立)、第44师(师长苏进,政委唐天际)、第45师(师长寻淮洲,政委张际春)。
二、第2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副主任袁国平,辖:(1)第5军,军长兼代理政委邓萍(由第2军团参谋长兼任),参谋长耿万敌,政治部主任黄克诚辖,辖第1师(师长侯中英,政委由第2军团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兼任)、第2师(师长,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第3师(师长彭遨,政委徐策);(2)第7军,军长龚楚,政委张纯清,辖第19师(师长李显,政委倪愚)、第20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第21师(师长龙云,政委陈保元);(3)第14军,军长赵博生,政委黄火青,辖第40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第41师(师长兼政委程子华)。
三、第5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副总指挥董振堂,政委肖劲光,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刘伯坚。(1)直属独立团,团长林汉金;(2)第3军,军长周子昆(由第5军团参谋长兼任),政委葛耀山,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辖第7、8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与第9师(师长赵志奇);(3)第13军,军长董振堂(由第5军团副总指挥兼任),政委何长工,参谋长刘耀曾,辖第37师(师长边章五,政委李涛)、第38师(师长李教泽,政委刘型)。
四、闽西军区,总指挥罗炳辉,政委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谭政,辖:(1)闽南独立第3团,团长冯云飞,副团长尹林平,政治部主任蔡协民;(2)第12军,军长罗炳辉(由闽西军区总指挥兼任),政委谭震林(由闽西军区政委兼任),参谋长杜世光,政治部主任谭政(由闽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任),辖第34师(师长李明光,政委黄一善)、第35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第36师(师长张宗逊)、独立第7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杭永武泉指挥分部(指挥官韩系)、汀连宁清指挥分部(代理指挥官杨遇易);(3)彭杨红军学校,校长杨海如。
五、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陈毅,政治部主任蔡会文,辖独立第3师(师长萧克,政委李井泉)、独立第4师(师长郭天民,政委陈铁生)、独立第5师(代理师长兼政委黄达)、独立第6师(师长与政委均不详)。
六、瑞金卫戍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刘联标。
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由瑞金卫戍区司令员兼任),政治部主任周以粟,教育长邓萍(由第2军团参谋长兼任),校务部长杨至成。
八、通讯学校,校长刘光甫,政委杨兰更。
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期,毛主席被人排挤,不能参与军事指挥,后又被安排在一座破庙里居住,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洋顾问李德来到中央苏区后,在博古的支持下,成了红军的实际指挥者。这样,李德那里,门庭若市。
一天,彭德怀的警卫石头带了一提点心,来到彭总面前,说道:“军团长,军团长,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彭总头也没抬,问道:“你小子干嘛去了?”
石头:“我让后勤部给你备了点礼物。”说着,就把点心放在了彭总的桌上。
彭总不解地说:“我又不串门,备哪门子礼物啊?”
石头蹲下身,小声说道:“你不去看望李德同志啊?你要去,总不能空着手吧?”
彭总严肃地说道:“给他送什么礼物啊?有工作需要,我自然会去。其他的,你不用管了。把这东西,退给后勤部。”
石头不情愿把东西退回去,在他的心里,他觉得彭总应该去看望一下这个新来的军事顾问。于是他就劝道:“军团长,你就去一下呗。”
彭总有点生气了,说道:“你这小小年纪的,能不能把心思用在正道上?石头,我可不允许你长大了变成……,到时候,变成第二个郭炳生。”
石头也有点不高兴了,慢慢站起身来,嘴里嘟囔道:“不就是一点心意嘛,怎么还整出郭炳生来了?不去就不去,下次让我给你准备,我都不给你准备。”说完,他悻悻地就要离去。
彭总愣了一会,突然说道:“哎!等等!你把点心拿过来!”
石头一听乐了,转身,一溜小跑过来了。
彭总说:“我看看什么东西。”说着,他就把盒子打开了,一股甜香扑鼻而来,彭总忍不住夸道:“好香啊!”
石头乐呵呵地问:“这么说,你改主意啦?”
彭总笑着说:“对,我改主意了,可以把它捆起来了。”
石头屁颠屁颠地把点心又捆了起来。
彭总接着说道:“这个毛主席啊,最近病了。我也没时间去看他。这样,你把点心给毛主席送过去。”
石头一听,愣了,显出非常意外的表情,但也没说什么。
彭总:“快呀,给毛主席送过去,快去快回。”石头一脸懵圈地走了。
在那座破庙里,主席在大门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地向门外看上两眼。
主席夫人子珍一边给孩子洗脸,一边挖苦道:“不要看了,不会有人来看你的,你早已被人家遗忘了。”
主席走回院子里,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这仗打成什么样子了。”
这时候,石头打了声报告,走了进来。
主席很惊讶地问道:“你这个小同志,没有走错门吧?”
石头提着点心,笑呵呵地说道:“没有!我认识你,主席。”
主席:“那你是哪一位啊?”
石头:“我是彭军团长的警卫员,我叫石磊,大家都管我叫小石头。彭军团长,听说您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就让我来看看您,给您带点点心。”说完,他就把点心放在了桌子上。
主席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对石头说道:“你替我谢谢彭军团长,自从我毛泽东搬进这座破庙,就连鬼都不上门哪,没想到,老彭还惦记着我。”
石头笑了笑说:“我们军团长一直念着您哪,他常说,如果还让毛主席指挥,早就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了。”
主席问:“最近,老彭情绪怎么样啊?没有骂娘吧?”
石头“嗳”了一声,笑了笑,那意思是,彭总怎么会不发脾气呢?
主席也笑了,说道:“你回去,替我转告他,就说气大伤身哪。就说我毛泽东谢谢他。”
石头:“是,谢谢主席!”说完,他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子珍带着孩子走到桌前,打开点心盒,给孩子拿了一块点心吃,然后转头对主席说:“哎,看来你这个老乡还真不错啊。你都这样了,还惦记着你。”
主席感慨地说道:“是啊!老彭是个厚道人啊。”
看完这段故事,就知道我们敬爱的彭德怀老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主席说他是一个厚道的人,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彭总一生,敢作敢为,敢说真话,从不被强权所屈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从此,我党我军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彭总也一直是我军的副总指挥、副总司令,为我国的抗战事业、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彭总在我军中的地位一直很高,可以这样说,除了毛主席、朱老总,就是彭总了。
主席一直很佩服彭总的为人,他敢说真话,仗义执言,能打胜仗。1947年,毛主席特意为彭总做了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主席的这首诗,对彭总的评价很高,但也是如实写作,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
【彭雪枫:南征北战 以身殉国】
“我们一定发扬彭雪枫将军的革命精神,一心向党、发奋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日前,在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群前来参观的中学生面向彭雪枫将军像,庄严宣誓。
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以身殉国……纪念馆内,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幅幅珍贵图片,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将军光辉的一生。
彭雪枫,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大革命时期,在党的影响教育下,他接受了马列主义。1925年6月,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先后任江西省军区政委、红军大学政委等职。
1932年9月上旬,红三军团师长郭炳生企图挟所属第五团叛变投敌。时任师政委的彭雪枫仅带随行武装潜行北上追了5天,将全体指战员带回来与主力会合,被中央军委授予“红星奖章”。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彭雪枫调任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协助朱德、周恩来等进行军事指挥。
在中央红军一渡赤水中,彭雪枫派出掩护部队,掩护中央纵队过河;二渡赤水时,他率领缩编后的红十三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在二郎滩背水作战,为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创造了条件。
攻打娄山关时,彭雪枫率领红十三团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战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之后,又率部向遵义方向猛追,与兄弟部队全歼守军,重占遵义。后来,他在彭德怀等率领下占领老鸦山,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
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彭雪枫担任“特使”,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为我党争取在战略大环境中的有利局势。1936年11月,他第二次接受毛泽东重托,与阎锡山进行谈判,表达了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
西安事变爆发后,彭雪枫向阎锡山转达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抗战主张,促使其态度从反对到中立,再从中立转到“共维大局”的立场上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势力的联合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为八路军后来开赴抗日最前线铺平道路。
1938年1月下旬,彭雪枫再次肩负毛泽东赋予的“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的新使命,走上了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1939年2月,在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一次次胜利。
1944年8月,彭雪枫执行中央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盘踞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的敌人负隅顽抗,彭雪枫亲自指挥战斗,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同志英勇捐躯的噩耗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
1984年,是彭雪枫殉国40周年,将军的家乡——河南省镇平县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如今,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日均接待量达3500人。
红五军军委抓住了这一有利形势,认为红五军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井冈山脉、幕阜山脉、九宫山脉打通,把湘鄂赣边、鄂南区和湘赣区南起井冈山,北抵长江联成一个长块;在此地区放手发动群众,消灭地主武装民团,分配土地,建立党,建立政权,建设比较巩固的根据地,配合红四军前委一年夺取江西的计划。
为适应上述情况和任务,把五军编为五个纵队,每纵队辖五个大队;另一特务大队,一干部训练大队,共三千一百人左右。划定各部游击区:
第一纵队司令孔荷宠,活动于平江、修水、通城地区;
第二纵队司令李实行,活动于浏阳、万载、萍乡地区,原该纵队司令黄公略调任五军副军长;
第三纵队司令吴溉之,活动于铜鼓、宜丰地区;第四纵队司令郭炳生,活动于湘赣边苏区;
第五纵队司令李灿,活动于鄂东南之阳新、大冶、通山、通城、蒲圻、咸宁和江西之瑞昌、武宁等地区。
南昌起义失败后,吴溉之转赴上海。1927年11月,受中共中央派遣到程潜部第六军从事兵运工作,任连长。1928年春吴溉之被驱逐,到上海秘密进行党的活动。同年秋吴溉之回平江,任平江游击总队党代表,领导工农武装斗争。
吴溉之参加平江起义后,任红五军第三纵队纵队司令,在黄公略统一领导下,参与了创建湘鄂赣根据地的斗争。后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师政委、红三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率部参加巩固湘鄂赣苏区的战斗及攻打长沙之役。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吴溉之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秘书、中共中央局秘书长、军委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彭雪枫文武兼备一代英才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这年秋,彭禹廷中断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彭雪枫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才得以继续上学。
1925年在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在育德中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10月,在《国闻周报》副刊发表《烟台纪行》。12月,奉派往福山做农运工作。
1932年春夏之交,指挥二师参加宜(黄)乐(安)战役(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的重要战役),歼敌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8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的叛变阴谋。荣获"红星奖章"。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11月,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5年2月,部队在长征途中的扎西地区缩编,彭雪枫所在的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19日,红军回师遵义,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十三团为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强渡,将敌击溃,保证了大军安全渡江。同月25日拂晓,十三团攻占桐梓城。当天,接受夺取娄山关任务。率领十三团先于主力两日,向娄山关急进。经激战,于是日午后五时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晚八时攻占娄山关。后历经艰险到达陕北。
抗战时期的1939年11月11日,河南竹沟"确山惨案"发生后,彭雪枫撰写了《关于竹沟事变》一文;后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成立,任主任。28日,为《拂晓报》撰写题为《本报被禁的声明》的社论。1940年8月,八路军三三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八路军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2月10日,汤恩伯率十万反共顽军大举进犯豫皖苏边区,彭雪枫指挥四师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反顽斗争。后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和彭雪枫率领的四师主力撤离路西进入皖东北根据地.
1943年3月17日夜,率部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是新四军在淮北山子头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是役大获全胜,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击毙顽军头目王光夏及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同月30日,为争取韩德勤共同抗日,与陈毅对韩德勤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面对面的斗争,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处理了韩德勤事件,将韩礼送出境。
1944年8月15日,彭雪枫率四师主力五个团在泗洪县半城镇大王庄举行西征誓师大会,冒暑西征;同月23日,指挥部队首战肖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东周时建萧国))西南的小朱庄,击毙顽军纵队司令王传授及其官兵三百余人,俘敌一千三百人,并争取了吴信荣部起义,首战告捷。
1944年9月上旬,彭雪枫率部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同月10日,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李光明支队,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至11日,全歼顽军一个支队,俘支队司令李光明等千余人。是役,彭雪枫同志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现江苏省泗洪县),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彭雪枫纪念馆坐落于镇平县城北隅,迎面是彭雪枫的高大铜像,石基上镌刻的"彭雪枫"题字,选用本人墨迹。铜像两侧的两块石碑,一碑介绍彭雪枫的生平事迹,一碑记叙建造纪念馆的经过。主体建筑展览馆,位于后部的中央,将600余幅有关彭雪枫烈士戎马一生的珍贵照片,分作八个部分集中展览,再现了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
在江苏省泗洪县城南约20多公里的半城镇,有一座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由于陵内安葬着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将军的遗体,故名《雪枫墓园》。
2009年9月,彭雪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邓小平说:“我关你禁闭,你信不信?”
陈赓说:“我当然不信!”
“来人!”邓小平叫人把陈赓带下去,真关禁闭了。
这是陈赓次子陈知建少将,在北京科教频道,接受蔡国庆访谈时说的。
都说陈赓有三怕,怕三个人,有很多版本。陈知建版本是除了怕彭老总、周恩来,最怕邓小平。
有点意外。
那次,邓小平想重用陈赓,升他做129师副师长。
陈赓不干。
三个原因。
一是徐向前已经是副师长。徐向前是陈赓黄埔同学、老上司。
二是陈赓更倾向于上战场杀敌,说邓小平削他的兵权。
三是陈赓不太愿意做副职。
也有人传,要授陈赓元帅,陈赓不干。陈知建说,没有,按父亲性格,授他元帅,肯定干。
陈赓的所有职务,从南昌起义的营长开始,就没有一个副的,都是正的。只有志愿军是副司令,后来还代司令。
邓小平以陈赓违抗命令关他禁闭。
结果,“特工之王”李克农上将的老师、“大特务”陈赓,居然成功“策反”看守禁闭室的士兵。陈赓留了张纸条给邓小平,把士兵“拐跑”,去打鬼子去了。
后来再开会,陈赓就借故不来,说前线忙,甚至对邓小平说,你不是想补关我的禁闭吧?
邓小平太了解陈赓了,也就过了。
不仅如此,此后邓小平对陈赓真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在邓小平亲笔题写书名的《陈赓日记》里,陈赓在1937年8月27日的日记写道:
“根英由西安到云阳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并另辟一室使我们做竟夜之谈。是晚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疲意,其快乐有胜于武汉新婚之夕----”
王根英是陈赓第一任妻子,1939年3月8日,不幸壮烈牺牲。
《陈赓日记》记载:
“3月8日,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这是陈赓最短的日记之一,字越少,事越大,陈赓大病一场。
邓小平命令陈赓养病,并叫人安排陈赓与抗战总政文工团美女傅涯“偶遇”。
1940年,陈赓与傅涯一见钟情,后申请结婚,中央不批,拖了3年。
有次演出,傅涯进入角色,在台上哭得梨花带雨。陈赓在台下触景生情,哭得稀里哗啦,一个铁骨铮铮的将军!
邓小平看在眼里,动在心里,对身边的政治部主任蔡树藩说:
“看到没有?两个人哭。傅涯的哥哥是国民党,傅涯是共产党。给中央发报,让延安成全他们吧!”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讨论知青返城,大多数反对,理由是那么多人没办法安排工作,会出乱子。
最后,邓小平一锤定音:“让孩子们回来吧。”
泪目。
都是人。
1943年2月,延安批准陈赓傅涯结婚。邓小平把自己和夫人卓琳住的房子腾出来,给陈赓傅涯做新房。
陈知建在节目里说,那房子现在还在。
1961年,陈赓去世,邓小平拄着拐杖,到陈赓灵堂送别战友。
送战友,默默无语两眼泪。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正如陈知建说的,父亲不是怕,说不清,感觉那是一种特别的友谊,一种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
邓小平与陈赓就是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巍巍太行,滔滔黄河,都是见证。
还有,邓小平关陈赓禁闭,执行革命纪律,陈赓当然怕。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都说陈赓怕彭老总,但陈赓五次“戏弄”彭老总。陈知建说彭总几乎骂遍全军,就没骂过陈赓。
这可能源自关家垴战役,在《彭德怀自述》中称之为他一生四大败仗之一。
伤亡太大,刘伯承不同意再打。
彭德怀说:“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129师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386旅是主攻,陈赓在第一线指挥,看到一个一个连,打得剩几个人十来个人,直接打电话给彭德怀:“这样打法,我不赞成!”
彭德怀说:“执行命令,否则我执行革命纪律!”
事后陈赓回忆说,当时突然有点怕,彭德怀六亲不认、敢于大义灭亲。
1932年井冈山,彭老总亲自下令处决自己的干儿子,叛变投敌的红五军二师师长郭炳生。
郭炳生父亲郭得云是彭老总救命恩人,彭老总把郭炳生当亲儿子,送他读书,带他打仗,24岁就是师长。
上甘岭比关家垴更惨烈,美国人说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上甘岭打出军威国威,此后“联合国军”不再批准营以上作战行动,三八线就此确立。
上甘岭成为朝鲜战争的“终结者”,林彪说是“肉磨子”。
而陈赓还怕过粟裕。
1947年12月,粟裕初次指挥陈赓,接连大捷。
粟裕说:“能认识你,不虚此行。”
陈赓就嬉皮笑脸要抱粟裕。粟裕眼睛一瞪:“陈赓同志,请你严肃点!”
陈赓立马一本正经拍照留念,从此不敢和粟裕开玩笑,这就是所谓怕。
陈赓也不敢和邓小平开玩笑。邓小平不怒而威,毛主席称之为“钢铁公司”。
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挟马岛之战全胜之威,和邓小平谈完香港回归问题,走出人民大会堂摔了一跤,外媒称其“精神恍惚”。
这说明陈赓大将情商高。
所以说陈赓三怕,其实是一怕革命纪律、二怕伤了革命友谊、三怕让别人不开心。
革命老前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