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于水秀醋生香

岳爱明

(一)

东于是清徐县乃至太原市境内第一大行政村,2000年底,住1757户,人口近七千人。近年由于山区村撤并和外来打工人员骤增,居住人口现已超两万。

东于依吕梁傍太汾,南有渔场,东靠清泉西湖,清明前后,村北桃花掩映,村西菜花飘香,泽渔河、水泉沟,打磨沟,柿儿沟绕村而过,使得东于村地下水十分丰富,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于独特的田园风光,水泉汩汩,草茂粮丰,瓜菜相杂,鲜果满枝、蔬菜仙桃闻名于太原市场。

东于村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村庄之一,在集体经济年代,东于,六合是发展较好,较富裕的村,乘改革开放的春风,2005年,东于总产值将近两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000元,农业总产值507万,东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东于水泉沟流域的水质十分好,清冽甜绵可口,常流不断,是清徐西边山水质最好的区域,是山民矿泉水的取水地。在这个水线上的葡萄,桃杏梨果口感很吸引人,甚至蔬菜的长势与味道都有明显的的优势。历史上,东于乾恒泰白酒,取自水泉沟水质,酿制的白酒,十里八乡都有名气。水泉沟的地下水可与清源水、乌马象峪河流域地下水河媲美,东、南、西水源交相辉映,可谓钟灵毓秀,三晋风水宝地。在清徐有好水的地方,必定有好醋,清源水孕育了驰名天下的“东湖”“紫林”“来福”醋,而杨房守“乌马”“象峪”河入汾河处,有“水塔”醋名驰天下。但是若是仔细一捋,清徐的四大名醋,竟然都与东于有割不断的关系,可以说,水塔、紫林、来福皆来源于“东湖”醋厂技术,在改革开放初年,杨房二醋厂高薪聘请“东湖”醋厂的退休工人李登茂,直掌整个二醋厂制醋技术工艺流程。在李登茂的精心指导下,二醋厂迅速规范了工艺,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创新,“水塔”醋的的质量直线上升,二醋厂终于在十几个乡镇醋厂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终于成为清徐县最具实力的“清徐水塔老陈醋厂”,而紫林醋厂的前身是“东湖”的分厂仁义醋厂的基础上发展的,以东湖醋厂的技术和清源白石河泉水的结合,创出了“紫林”的名号。来福醋厂的经营者*并非是醋圣王来福祖传而是有“东湖”醋厂的大师傅韩益清的女婿荣学泽创办的。韩益清退休后成为来福醋业的指导,而大量的原汁醋则是来自东于村韩益清的儿子开办的醋厂中,清徐“东湖醋”为清徐的老牌子,实际是解放后公私合营时由27家私营作坊合并的,东于的涌泉裕醋厂便是此时并入“德得曲醋厂”也就是后来的东湖醋厂,而涌泉裕醋厂的李登茂、王起生、田柏英、韩益清、刘福仁等几十个工人,也成了“东湖”醋的第一批工人,而这批工人在改革开放时,便成了清徐醋工艺技术发展的中间力量,也可以说,清徐醋的发展壮大源于清源、杨房的特有水质,而更依赖于东于籍大师傅的精湛技术和工艺传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东于村竟然一下子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技术精湛的大师傅和传统工艺传承人,这与东于村悠久的做醋历史是分不开的。

在东于的传说中,醋是源于酒的变质,但不是以榨汁取味开始的,东于自古便流行清水发菜,至今每到清明,几乎家家都做有酸菜,在传说中榨汁取味时代,这一代人是以清水发菜汤的酸味调饭的。东于正北的山为卧虎山,由于其形似卧虎,所以取名为卧虎山,卧虎山下有→丘陵高坡,名为神会坡,传说为神仙会聚仙地。东于形成村庄前,卧虎山下,柿儿河与水泉沟流域散住着一些人家,而神会坡腰有一泓泉水,泉水之上是一块比较平稳的石壁,也不知道什么朝代,便有人在石崖上凿洞居之,利用泉水种地种树,使这卧虎山腰有了一片树林,那三个石洞里面竟然供奉着道教三清祖师之一的道德真君。相传韩仙在此修行时,风云际会,修仙者经常相聚于此,爱这里的山清水秀,风高望远,各施仙术,给世人留下了不少仙方,其中流行于水泉沟流域的清水发菜,柿儿河畔茶树底的酿造技术,便是修道者传下来的。“遁世韩仙多异闻,得时携友访云根,荒台暗绕荆藤合,绝壁遥悬古洞存。磐石为床山对影,涵空当户月留痕,听泉始信飘然意,风雨千秋酒一樽”。绝壁古洞尚存,修行的韩仙留下诸多传说早已经仙化,韩仙修行时的石床清泉和美好的传说,已经成为本地人美好的追忆,而清水发菜的酿造技术却在东于村永久传下来。随着村人们对水泉沟与茶树底的水质的认识,东于便有了一项永久的发菜与酿造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调味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清水发菜加入了调味,演变成为浆菜与咸菜,唯花菜仍得持清水发酵,也许是花菜特殊适合当地人们的口味吧,这一带人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花菜,而酿造技术却在不断进步。从原浆酒到蒸烧酒,又到酒精白糖调配,人们的生活中也离不了酒了。而低温出酒,高温出醋从酒的酿造而形成的醋,更形成了人们一日三餐难以缺少的调味品了。

东于从形成村庄开始便归属清源,东于的酿造技术经历了普醋、熏醋、陈醋的变革,陈醋终于成为清源人的骄傲。但是若仔细分解,醋仙陈有贵发明熏醋和陈醋的传说又明显分出东于醋皆是精酿而成。

#你会用怎样一句话来表扬一下今日头条#

平台建起友谊挢,

相互学习不可少,

卧虎龙藏群英会,

天南地北居头条。

用了今日头条,方便,国内外大事一目了然,传递正能量,自己还能发表点评,开放,不拘人才,圆我多年爰好文学之梦,可与词友诗友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如今电视、电脑都没用,一手机在手,天下漫遊,感谢今日头条这个平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六)

洱海风情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洱海之所以最终以

“洱”为名,要么说它“形若人耳”,要么说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则源于云南的习俗。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为“湖泊称作海”。这就是说,湖泊在云南多被叫做“海”。海中有三岛: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

图一.我拍的洱海[大笑]

图二.金梭岛。

金梭岛是洱海里最大的岛屿,南诏时称它为中流岛,白族话则叫它“串诺”,意思就是海岛。又说因岛的形状好像一把织布的梭子,日出东山霞光万道映入洱海水中,就像金丝闪烁在岛上,因此得名金梭岛。

图三.玉几岛。

玉几岛是在双廊古镇南端向洱海伸出的一个半岛。位于洱海西面,古时候也叫工几岛、天生营,有“苍洱第一村”的美誉,因岛上有玉几庵而得名。岛上保留着很多完好的白族传统民居,也有新兴的现代建筑,以伸入洱海的著名建筑“青庐”和杨丽萍的“太阳宫、月亮宫”出名。

图四.赤文岛。

俗称鹿峨山,系洱海著名的三岛之一,是大理市挖色镇境内,位于挖色村和康廊村之间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半岛。远眺赤文岛,如一只卧虎雄踞在洱海波涛之中。海滨礁石嵯峨,沙滩迷人。岛上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先民居住,解放后,我国考古学家多次上岛考察,曾发掘出众多的新旧石器和青铜器文物。

图五.小普陀。

小普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袖珍小岛,其形状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又被称之为海印。小普陀周长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构成。小普陀始建于明代,1982年重修,为亭阁式两层建筑。相传观音开辟大理坝子时,在这里的海面上丢下一颗镇海大印,即为小岛,以镇风浪,保护渔民,因此渔民们在小岛上建观音阁,纪念观音,并把小岛东部的一个渔村取名海印村,将小岛叫做小普陀山,将观音阁改为小普陀,意为观音修行之处。

图六.南诏风情岛。

该岛四面环水,东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对苍山洱海,因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故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 ,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

图七.洱海的女儿雕塑。

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矫健而飘逸,与岛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呼应。

图八.汉白玉观音立式雕像。

这是按照南诏大理国时存留下来的阿嵯 耶观音(或称细腰观音)造像雕成的,高17.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像。雕像西面是两堵各长21米、高4.6米的浮雕墙,正面雕大理神话中观音十八化的传说,背面分别为线刻贴金的“观音授记细奴罗立国图”(《南诏中兴画卷》局部)和“蛮王礼佛图”(《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局部)。

图九.耍海会。

图十至十二.随手拍的别样洱海[大笑]

大歇赋

王朝中

大歇之域,

位于石柱县境西北,

地处石、忠、利、交通之要道。

东眺沙子雄关,西依方斗山麓。北濒悦来古镇,南接摩天龙骨。居县境之西北,贯龙河之流域。乃溪元里五甲,属大明朝版图。

考洪武年间,

宣抚司设镇其境;思峥嵘岁载,

大歇塘兴繁尤突。插花地界,

丰石和睦。

县邻调整,

交换忙碌。

大歇之光,

史载名录。

弥久相传,

亘古蓬郁。

千年香火,

万古缘佛。

方斗庙韵,

人海潮图。

八方敬拜,

川流龙如!

过往香客,

时常出没。

大歇驿站,

世代民服。

其境西北,

悬流不枯。

潭水似玉,

金波若穆。

清凉可口,

无不驻足。

痛饮而歇,

小憩而浴。

仰天长啸,

兴致而出。

解放之时,

乡名沿呼。

建国之后,

更名几度。

辙乡并镇,

易村变组。

今之大歇,

盛况瞩目。

双龙桥上,

五彩云簇。

双坝名湾,

仙桥神域。

都云霞绕,

龙王雾翥。

高庄坪上,

锦绣列谷。

山川如画,

烤烟致富。

辣椒遍种,

大地披绿。

谷浪翻卷,

国泰民舒。

选迁校址,

广筑黉庐。

大开圣业,

宏兴教育。

百废俱兴,

人才辈出。

南亭师长,

威震倭寇。

绪珩实干,

位至副部。

丹山飞凤,

高岗鸣梧。

商贾云集,

街场繁郁。

党政齐心,

妙绘蓝图。

镇地重建,

民风纯朴。

田园浩荡,

风雨攸除。

物华天宝,

衣丰食足。

改革创新,

俊采频入。

西南水泥,

优质建筑。

琼楼玉宇,

布衣豪屋。

民心乐透,

一派欢呼!

方斗雪积天下甲,高庄坪秀万山突。季风湿润来环宇,地貌新奇阅海屋。沙质页岩辉凤嶂,金音石砚誉穹庐。江流万古龙河汇,锦绣千年卧虎伏。人杰地灵辉玉柱,田园烟柳灿渝都。流水豆腐巴渝香,凤舞高岗当今舒。茶店之煤销京沪,楼阁凌空绚五湖。九洞水腾波淼淼,三坪叠翠锦簇簇。万亩竹海连天碧,千野草场遍地绿。王宿寨高千里阔,寿山寺庙百年祝。石梁伞秀倾城慕,黄岭峡幽万壑绿。老虎坪腾扬海宇,龙泉瀑卷醉西庐。青龙奇洞朝天喷,扁磨石牛罕世殊。双简草莓香千里,生猪养殖犬羊逐。红椒油辣兼柑桔,玉兔金牛又畜牧。天马长空行御阵,铁龙飞舞向高速。茱萸黄朴销华夏,烟叶桑蚕绘锦途。大地苍茫皆大化,粮油足富满粮粟。大歇之名闻千古;方斗之壮蓬瀛无。声腾巴蜀情无限,壮甲山川秀满目,诗画雄词无穷灿,江河湖海永不枯。世界大同惊富庶,小康社会怡神目。民生着意群黎满,鸠化豪吟万彩扑。皆呼!

美哉大歇,

今日之域;

奇哉秀哉,

人民鸿福!

【花桥读书会】党建百年系列组诗

作者简介:

杨春银,网名极目楚天舒。湖北黄冈人,教师退休,现居武汉市,现任花桥读书会副会长。爱好诗词歌赋,在不同网站发表了不少作品,还被诗词社收录于诗集。

七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系列

一、红船

上仙济世有方舟,泽国红船俊杰谋。

辟地南湖延北海,张天盛夏至金秋。

镰弯易断封资锁,斧巨容开共产畴。

赤县黎明东海白,一帆驶向五洋洲。

二、红日

虞舜南行韶乐奏,千年日出世间奇。

朝阳始至华星璨,卧虎招来彩凤仪。

明亮红船兴马列,辉煌窑洞制熊罴。

天安殿宇羲和注,古老神州永赤旗。

三、红军

洪都终可谓红都,岂只鄱阳供火炉。

八月热情烧党阀,一枪激烈诞军雏。

长征历苦长城壮,战斗经艰战绩殊。

卫国戍边威武在,乾坤无处不黄肤。

四、红土地

井冈翠竹秀山冈,万种风情亮赣湘。

新建官兵归虎寨,秋收部队返家乡。

双雄联手根基地,几度同心战斗场。

星火燎原华夏国,江南江北赤旗扬。

五、红征程

四百争锋七百城,红程二万旷奇征。

解危济困收南斗,救党兴军向北行。

遵义良谋赢再战,会宁璧合获重生。

艰难险阻千般有,不敌人民赤苦兵。

六、红宝塔

宝塔仙成醒世民,红军入驻得长春。

三山顷刻残冬去,二水旬年伟业臻。

事变还须听鼓暮,功垂岂可闭钟晨。

延安岁月祥光照,北战南征日日新。

七、红色首都

燕赵悲歌调转祥,贤豪赶考进京忙。

门楼站起湘音绕,都市欢呼众语洋。

国号共和赢四海,家称中华越千疆。

金秋十月香山艳,紫禁红城菊正黄。

八、红色政权

一条红线继连赓,改地降天为众生。

城镇千工齐进发,乡村百业共经营。

权谋握在人民手,理想遵循马列令。

步步同登康胜道,东西南北尽繁荣。

九、红色继承

初心不改意如何,气宇轩昂一路歌。

航母多艘游碧海,飞船几度去银河。

民丰事事和谐处,物阜人人快活过。

灾害难侵通政世,义师终究胜邪魔。

十、红色百年庆

百岁红尘一瞬间,党生世纪丽春山。

雄浑图案垂青史,鲜艳旌旗展赤颜。

马列真经华夏福,人民事业国家关。

普天同庆朱明节,九域千秋尽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