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老百姓的短短人生履历简直就是一出庞大精彩的年代剧框架:

     

1908年生于广西,十岁时(1919年)随父亲李德芳所在的李宗仁(李德邻)桂军入粤,此后定居广东新会。

    

同年,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在新会降生,当时的新会驻军正忙于古兜山剿匪,李幼邻及其母李秀文便在李德芳家里住了一年左右,就这短短一年时间、竟影响了这位十岁小孩的一辈子。

     

1925~1928年留学日本,习得包括日语在内的五国语言,归国后开始打理家中的枪支、药材生意,其父李德芳也因军中势力的影响成了地方乡绅(今新会三村甜水乡),与邑人杨西岩(新会洞南里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之一、时为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为广州中山纪念堂建设的主要发起人)家族来往甚深。

    

抗战爆发后,该家族积极进行地方建设(如271省道上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甜水桥”)、为各地抗日武装力量提供枪支和药材、甚至连古兜山上的“抗日土匪”也获得过他们的大力支持,见多识广的他自然成了当中的中坚力量。

    

解放战争期间,该家族受“伪代总统”(李宗仁)及“联匪”的影响一落千丈、彻底沦为了贫下中农,家族中人四散海内外各地、李德芳也在该期间去世。

     

其后数十年间必须省略数百字了,1993年,这位学富五车、为抗日保国贡献良多的八旬老人亡于一场乡村斗殴当中,其仅有的孙子也在事件中成了傻子。

    

2018年重阳节,李幼邻(并无子嗣)其中一位外孙遵嘱回到新会欲寻当年亲恩,想不到祖辈一切均已“Gone with the wind”。

    

这位老百姓便是我的亲伯父,自小、我便听他细说过从前一切,可惜他的故事曾经一度“敏感”,是以几被彻底埋没了!

1965年7月18日,一架飞机缓缓地在北京机场降落,舱门开启,李宗仁走了出来,晴空万里,故土如昨,李宗仁感叹道:“快二十年了,终于回家了”。@头条创作挑战赛

“德邻兄,欢迎回家”周总理风度翩翩地走上前来握住了李宗仁的手。

李宗仁激动道:“德邻戴罪之身,岂可劳动总理亲自接见”。

周总理笑着说道:“德邻兄哪里话,新中国的建设发展还要仰仗你呢,

李宗仁说道:“我老了,以后能尽人民的一份力,对祖国革命建设所贡献,就足够了”。

陪同周总理前来接机的还有末代皇帝溥仪,当周总理介绍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笑,互相问好,末代皇帝与末代总统在这样一个场合见面了,也算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回到北京后,周总理替李宗仁安排好了住处,并表示毛主席忙完之后就会接见他们,他们可以先在北京转转。

第二天李宗仁走在长安街上,看着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充满着朝气,短短二十年间这里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宗仁对着妻子说道:“这里和我离开时相比,变化太大了,如果不是这条街还在,我都怀疑我不在北京”。

在之后的几天了李宗仁逛了很多地方,每一处都让李宗仁感慨万千,26号李宗仁正在一家纺织厂参观时,接到消息毛主席要在中南海接见他与程思远。

毛主席远远的看到李宗仁后就热情的迎了上来:“德邻先生,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我们有多久没见过了”。

李宗仁说道:“上一次见面是1925年,有40年了”。

毛主席脸上露出了追忆之色,摇了摇头道:“时间过得太快,你我都老了”。

1925年,毛主席不过32岁,意气风发,四十年彷佛弹指即过,又怎能不心生感慨呢。

在与李宗仁寒暄过后,毛主席对着程思远说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我读过你文章,写得很好”。

这一句话让程思远也受宠若惊,1949年7月程思远从国民党非常委员会辞职,远赴香港担任《正午报》的专栏作家,他没想到毛主席居然也看过。

在交谈间,毛主席笑着说:“德邻先生,你上当喽,你可上了贼船啊”

李宗仁一听先是一愣然后面露不解之色地说:“请主席明示”

“蒋介石说我们是共匪,你回来了,不就是上了贼船嘛”毛主席一边点烟一边解释。

李宗仁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蒋介石,可不愿意我回来”

毛主席继续说道:“在海外的,凡事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你们回来了,我们一定以礼相待”。

毛主席的真诚相待让李宗仁险些落下泪来。

李宗仁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告诉毛主席并说道:“这一次回来,受到祖国和政府的重视,我很感激,看到国家发展迅速,越来越强大,我也是由衷的高兴”。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道:“国家现在在发展中,比过去强了不少,但还不够,所以需要你们回来建设祖国”。

在短暂交流后,毛主席安排李宗仁在丰泽园共进午餐,毛主席知道李宗仁是广西人,特意安排了几道广西菜,足见毛主席的细心程度。

席间提到台湾问题,李宗仁表示这个问题越早解决越好,毛主席满脸豪气地说:“台湾问题总会解决的,台湾回归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李宗仁又表示了自己如今回来身体也不错,希望能为建设祖国尽一份力,当毛主席询问他想做什么时,李宗仁表示希望能当人大副委员长。

李宗仁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这个想法,首先很多曾经他手下的国民党人员都在中央任职,如果在官职在他们之下,自己面子上总有些过不去,二是因为这个职位并没有军政实权,但级别属于副国级领导,也算对得起李宗仁的履历。

毛主席听到李宗仁的诉求后并没有当场回应,他表示要经过商议再给予回复。

李宗仁的安排问题早在他回国前,毛主席与周总理就商讨过,他们认为李宗仁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让他当副国级干部有些不和情理,让他担任更高的职业也不合适,而且他回来做了共产党的官,就自然会和以前的部下断了联系,以后关于统一上的问题就不好办了。

最后如今李宗仁已经七十高龄了,不如让他安心养老,必要时刻再让他出马。

第二天周总理亲自找到李宗仁解释了有关他任职的考虑,李宗仁听后也非常理解毛主席的考虑,他表示能回国安度晚年已经非常满足,如果以后祖国有需要,他在所不辞。

虽然没有给予李宗仁任何职位,但对于他的生活毛主席作出特别批示,一切按照副国级领导的待遇,在北京安排了一处别墅,并配了汽车,警卫员,秘书,对于特殊的关照,李宗仁一直铭记在心,在去世之前专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196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的庆典,毛主席邀请李宗仁在天安门上观看,李宗仁看着祖国的新气象,不由对毛主席感叹:“49年的时候,我提出划江而治,现在看来我差点成为千古罪人”。

毛主席却温和地说道:“那时候你我对立,此一时彼一时,前尘往事随风去吧”。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去世。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民国最强4大军阀:东北王、西北王、东南王、西南王,分别是谁?

东北王是张作霖,同时他也是奉系军阀。西北王是冯玉祥,冯玉祥被人称为“不宜将军”。东南王则是孙传芳,他是一位被刺杀了的直系军阀。最后的西南王比起前三位算是最不出名,他是唐继尧。

但是总体来说,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除了大的政权、党派之外,还有各路军阀虎踞一方,形成了一股势力。其中奉系、直系、皖系和桂系的势力最为强大。

奉系的代表人物就是张作霖,直系的首领是冯国璋,后来吴佩孚、孙传芳都是大名鼎鼎的直系军阀。桂系分为新旧两派,新派代表人物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而旧派则是陆荣廷。皖系就比较落没了,其首领是段祺瑞。

直到后来北伐,局势才勉强稳定。该收编的收编了,该消灭的也消灭了。但是这个时候,外患又开始了。所以说,民国时期一直都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一、被日本鬼子炸死的东北王张作霖

要说到东北王,那简直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就是东北王张作霖,当初关东军在关外虎视眈眈,就是因为张作霖所以才没能打进关内。

最后,日本鬼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最为卑鄙的手段,直接将张作霖炸死。自此,日本鬼子才开始侵略中国。

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还是北洋政府的第十四任元首。不管怎么说,这个履历看起来都是很厉害的样子。

张作霖没有家庭基础,他出身贫苦,先后参加了甲午战争、参加了土匪,最后担任的奉天督军。

再后来,他成为了奉系的首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占领了北京,一度成为了国家最高统治者。

其手段之厉害,一直被人所称道。如果他不被炸死,抗日战争何时开始,或者能不能开始,确实还是一件有待商榷的事情。

张作霖死后,其长子张学良继位。

对于这位,我就不多做说明了。

二、把溥仪赶出紫禁城的西北王冯玉祥

冯玉祥是在武昌起义之后,阻止参加了滦州起义。后来,他打入北京,将当时控制北京的直系军阀赶了出去,而且还把溥仪从紫禁城赶了出去。从此,溥仪开始了当傀儡皇帝的生活。

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但是有意思的是,冯玉祥曾经和蒋介石打得不可开交。甚至,他一度想要消灭蒋介石。

他忠于孙中山,相应北伐,但是二次北伐却被南京政府通缉。

后来,冯玉祥进入太原,和阎锡山一同抗击蒋介石。但是,阎锡山却忽然变脸,囚禁了冯玉祥。

冯玉祥的一些部下也纷纷投靠了蒋介石。

总之,冯玉祥一直想要抗击蒋介石,但是最后却成了蒋介石的结拜兄弟。

其中滋味,实在是令人深思。

三、被人刺杀在佛堂里的东南王孙传芳

冯玉祥不是直系军阀,但是孙传芳可是正儿八经的直系军阀。而且,他还是直系军阀中相当有名的一位。

孙传芳也没什么好的家世,虽然后来出国留学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是其童年也是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

孙传芳的履历也很厉害,他甚至还没有骄傲自满、自大狂傲。他不仅进行改革,还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对于当时的底层——农民也是另眼相看。

只可惜,后来北伐大战,他兵力抵不过北伐军,自此一蹶不振。

在日本侵华期间,他住在天津,隐居在佛堂之中。当时冈村宁次多次以“同学”情谊,试图劝说孙传芳投降日本,但是孙传芳严词拒绝。

最后,孙传芳被军统利用仇人之女,刺杀在佛堂之中。

也是可惜了。

四、至今争议性非常大的西南王唐继尧

说到西南王唐继尧,这一位可是奇怪。他可不是奉系、直系、皖系、桂系的军阀,他所创造的是滇系。

他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参加过昆明起义。

当时云南那边,就是他占地为王。在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是励精图治、发展了很多实干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他当时推行的政策,对于云南近代化发展都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但是,后期就不行了。

所以导致后期的云南腐败化、军队也很松弛,识人又不清,最后失去了自己在云南的权利。

争议性还蛮大的呢。

1929年,国民党二次北伐,誓要统一全国。因有美英等列强支持,又有阎锡山、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合作,这次北伐推进较为顺利。只是在济南遇到了阻碍。

    

当时在济南的是军阀张宗昌,自听说蒋介石要讨伐他时就已经有些慌乱。手下人给他提了个建议,让他找驻扎在青岛的日本军队求助。这对日本来说,可真是瞌睡了给递枕头。

日本这时国内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为了转移矛盾,日本天皇订下侵略中国的计划。1927年3月,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部分士兵出于报复殴打了南京城内的外国侨民,引发美英等国炮轰南京城。在这次事件里,日本浑水摸鱼,也以保护日本在山东的侨民为由,派军进驻山东青岛,一直没有退去。日本人对济南早已虎视眈眈,奈何一直没有理由,张宗昌的求助真是好借口。

张宗昌好吃好喝招待日本军官,以为皇军答应帮自己打国民革命军真的就是好心,却不知这背后的意图是吞食济南!当然,或许他猜得到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于是当国民革命军攻进济南后,却发现这里遍布日本军队的岗哨,街道上散发的传单也写着“日本来此保护侨民”、“侨民散居,故连同中国民众一同保护”云云。国民革命军与日本多次交涉均无结果。

此时#蔡公时#被任命为国民党驻山东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前往济南与日本交涉。

单看蔡公时的履历,便可知晓他既是精英人士,更是革命志士。他好读书,爱写诗,早年便借着讲学的名义宣传革命思想,被查封后远渡日本深造。在日本,蔡公时结识了孙中山,后又加入中国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左右奔走,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派出这样的人,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慎重的态度。

蔡公时刚到达济南的交涉所时就出了事。国民革命军自进驻济南后便开始巡逻,济南可谓同时驻扎着中国和日本的军队。

5月3日这天上午,一名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的国民士兵在经过日军警戒区时被无故枪杀。这引发了中国军队极大的愤慨!驻扎在济南了军队立刻增援,这显然如了日本人的愿,中日军队对峙市区,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中国将士对日本进行回击时,蒋介石接到了日本人的威胁。“若继续开火,日本将视为与中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蒋介石犹豫后,立即下令将士停止回击,并致电蔡公时,命他前去交涉。

蔡公时此时所在的交涉所已经被日军包围了。日军声称自己有一名士兵受到枪击,怀疑是交涉所内的人开枪,要进来搜查。蔡公时以交涉所为一国外交场所,实为国家主权代表,被他国军队进入乃是违背国际法的行为。

日本人置之不理,强行闯入交涉所,将所内人员捆绑,搜走机密文件。过了一会,他们又查明开枪的就是所内人员,要见负责人,蔡公时挺身而出。

面对日军的咄咄逼人,蔡公时依据国际法理据理力争,痛斥日军野蛮,以搜查之名,行挑衅之实,不像是一个文明国家该做的事情。并用日语一字一句告诉日军,请领事人员前来交涉。对方一个日本人听了,立即打了蔡公时两巴掌,强横道,“你们大统领蒋先生都对我们皇军尊敬有加,上次想来谈判我们都没理,你一个小小办事员,又哪来的面子侮辱皇军?”

蔡公时镇定地回道,“今日我是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骂你!我早已看透你们包藏祸心!”

被激怒的日本人竟然绑住蔡公时,割去他的鼻子,想看他跪地求饶的样子。没想到蔡公时虽已血流满面,双目却灼灼有神,大声道,“中国人可杀不可辱!”

日军怒不可遏,把蔡公时的眼珠活生生剜出,割掉他的舌头,将蔡公时拖到院子里枪毙了。

蔡公时是中国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杀完蔡公时后,日军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五三惨案”,屠杀中国民众一万七千多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祖国今日的富强,需要当下的每个国人去奋斗!#文史安澜学府##日本##中国近代史##中国人#

他被称为“最牛汉奸”,却用8个字杀了2万日军,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最牛的卧底。他有许多外号,最为知名的的一个称呼就是“最牛的汉奸”。他领着日本人的高薪、吃着日本人的饭、娶日本女人做老婆,一生都在背负汉奸的骂名。但忍辱负重的他,在台儿庄战役中,仅用八个字,就消灭了两万多日军。拯救了29万抗日将士的性命。他叫夏文运,犹如一把尖刀,刺进了日本的心脏。

1905年夏文运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家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个车把式。但是由于夏文运生的白白净净的,其奶奶称他为“夏大姑娘”,认为他是一个读书的好材料。就这样夏文运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中成为了一个读书人。

夏文运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学霸级的人物,履历也是完美无瑕。因成绩优异,让夏文运有机会公费前往日本求学,并且获得硕士学位。

因为生活实在是拮据,夏文运在学习之余也做一些翻译工作,他曾翻译和出版了多部日本的小说集,为中国新文学史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在留学期间,夏文运的学费以及伙食费全都是由伪满政权提供的。长此以往,夏文运开始对花日本人的钱、上日本的大学感到对祖国的亏欠,认为这是离心离德的行为。于是在毕业之后,夏文运没有在日本多待一刻,就立马回到了祖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略,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这个想法,他们认为能靠本地人探听到中国机密情报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于是便开始在各地寻找一些精通日语和中文的人,并用高价将他们“聘请”过来做翻译。夏文运就是在这时被日军选中,成为一名“汉奸”。

他不仅能主动帮助日本人翻译相关的情报和文件,而且这个人还经住了日本人的考验,对于不该问的事是一句不问,而对于日本人交代的事情,他也不会乱说。日本就这么跟踪监视了他很久,都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常,甚至他的工作生活简单的就像是一台翻译机器,这让日本人慢慢对他放下了戒心。

之后,夏文运的表现越来越好,日本人十分认可这个“汉奸”,不仅给了他优质的生活,更是对他极度信任。就这样,夏文运的职位是越升越高,甚至还被提拔到司令部任职。

夏文运此人接受的是先进思想,他内心十分不愿意做汉奸。虽然他答应了日军的福利。

但实际上,在成为日本的翻译官之前,夏文运与李宗仁就进行了会面,对于成为日军的翻译官,也是他和李宗仁就商量好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打入敌军内部,然后暗暗的为国家传递日军情报。

被提拔到司令部任职,可以让夏文运更好地打探消息,为国效力。事实也证明,夏文运的卧底工作做得非常成功。可以说,抗日战争期间多场重大战役中方取得胜利的背后,夏文运功不可没。因此,甚至有人称夏文运为“最强卧底”、“最牛特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夏文运短短八个字的情报,成为了中方消灭两万日军的重要武器。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我国北方各个地区相继沦陷。徐州作为贯通京杭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日军攻占南方的首争之地。至于台儿庄,则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国民党与日军在台儿庄进行会战,夏文运得到了日军动手的时间和地点后给李宗仁发了“日军南动而北不动”这八个字。李宗仁得到情报之后果断采取行动,一举歼灭日军,最后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台儿庄战役。

后期的夏文运又被日军派遣到了山西去担任官员,在这期间他也多次为我军的抗日游击队输送物资,他做的这一切都是隐蔽的,在当时是完全没有人知晓的。

抗战结束后,夏文运没有出面为自己澄清事实,被国民党定性为汉奸,被捕入狱,后来李宗仁将军赶来救援保释他出狱。夏文运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争端,主动离开祖国,移居日本,1978年夏文运在日本东京病逝,享年73岁。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说的大概就是夏文运先生吧。其实像夏文运这些深入敌后的战士还有很多,他们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去掉汉奸的骂名,恢复自己原本的身份,但他们却从不后悔,他们做了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至于以后的事,他们从不在意。

他(程潜)在军政界搞得久,旧部多,需要安插就尽可能予以安插。可能还会有人向他借钱,或者他想送一些钱给朋友、部下,免得他为难,现在决定由政府按月送他大米5万斤,任其开支,不受任何控制。--毛主席

这是毛主席特批给程潜的待遇,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出毛主席对程潜的重视。

为什么毛主席如此重视程潜,我想这和程潜的地位有莫大的关系。

在国民党十分弱小的时候,程潜就加入了国民党阵营,跟着孙中山打天下。

岳麓书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国民党的之一。这个履历,怎么看都牛。

在4·12反革命政变前,程潜可是最有可能成为国民党领袖的人。

如果按照正常的选举,程潜是没多大问题的,但是这中间出了一个黑天鹅-蒋介石。

蒋介石利用职务关系(黄埔军校校长),迅速拉起来一支军队(黄埔系)。

由于程潜不愿意做“破坏国民革命第一人”,所以并没有提前逮捕蒋介石,直接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自然是最大获利者,夺取了最高权力。

程潜虽然退出中枢,但是历史会记住这件事,会记住那个不愿意破坏革命的程潜,记住那个一心为国民革命的程潜。

而作为破坏国民革命的第一人,蒋介石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诟病,程潜一度视蒋介石为无耻之徒。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程潜仍旧身居高位,贵为第一战区总司令。

但是,他这个总司令是被架空的总司令。原因是国民党认为他“通共”,所以处处提防他。但是碍于国民党元老的身份,不好动手杀他,只好让他当一个“花瓶”。

自从跟了孙中山先生,程潜对三大政策矢志不移,坚持要国共合作。

对于这些,毛主席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在1945年国共和谈时劝他竞选副总统,为国共友好打铺垫工作。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程潜的影响力。虽然之后竞选副总统失败了,但作为副总统的竞选人,程潜仅次于李宗仁、孙科。

在1949年,国共决战白热化时期,作为湖南省主席,程潜与陈明仁联名通电“和平起义”。

这件事的影响十分大,如果仅看湖南一省,那影响就是让三千万人免于炮火。

如果把格局放大至全国,那影响就更大了。湖南和平解放,程潜为解放军南下提供了一块扎实稳固的跳板,为摇摆不定的国民党人提供了一条明路,直接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鉴于程潜的资历、贡献、影响力,毛主席特意安排程潜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南军政委员会中仅次于林彪)。

而且就这样,毛主席都认为有点不恰当,他在和程星龄对话时说道:“颂公是老前辈,他从事革命时,我们还是学生,林彪比我还年轻一些。我想请颂公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论班辈感觉有点为难。请你先考虑一下,然后再同颂公商议。”

毛主席的这番谦逊之词让人大感意外,同时人们也都佩服毛主席的胸怀,能容下人。如果是蒋某人,那么断不可能如此。

之后考虑到程潜的朋友多,这些人又都没有工作,生活没办法保障。为了避免程潜为难,毛主席特批程潜每月五万斤大米,让他救济旧部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程潜担任军委副主席,而且一直从1949年干到1968年。

这个地位,比一些大将的地位还要高,与十大元帅平级。

在程潜去世后,党中央还批准将程潜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对程潜的重视,可见一斑。

他(程潜)在军政界搞得久,旧部多,需要安插就尽可能予以安插。可能还会有人向他借钱,或者他想送一些钱给朋友、部下,免得他为难,现在决定由政府按月送他大米5万斤,任其开支,不受任何控制。--毛主席

这是毛主席特批给程潜的待遇,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出毛主席对程潜的重视。

为什么毛主席如此重视程潜,我想这和程潜的地位有莫大的关系。

在国民党十分弱小的时候,程潜就加入了国民党阵营,跟着孙中山打天下。

岳麓书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国民党的之一。这个履历,怎么看都牛。

在4·12反革命政变前,程潜可是最有可能成为国民党领袖的人。

如果按照正常的选举,程潜是没多大问题的,但是这中间出了一个黑天鹅-蒋介石。

蒋介石利用职务关系(黄埔军校校长),迅速拉起来一支军队(黄埔系)。

由于程潜不愿意做“破坏国民革命第一人”,所以并没有提前逮捕蒋介石,直接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自然是最大获利者,夺取了最高权力。

程潜虽然退出中枢,但是历史会记住这件事,会记住那个不愿意破坏革命的程潜,记住那个一心为国民革命的程潜。

而作为破坏国民革命的第一人,蒋介石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诟病,程潜一度视蒋介石为无耻之徒。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程潜仍旧身居高位,贵为第一战区总司令。

但是,他这个总司令是被架空的总司令。原因是国民党认为他“通共”,所以处处提防他。但是碍于国民党元老的身份,不好动手杀他,只好让他当一个“花瓶”。

自从跟了孙中山先生,程潜对三大政策矢志不移,坚持要国共合作。

对于这些,毛主席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在1945年国共和谈时劝他竞选副总统,为国共友好打铺垫工作。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程潜的影响力。虽然之后竞选副总统失败了,但作为副总统的竞选人,程潜仅次于李宗仁、孙科。

在1949年,国共决战白热化时期,作为湖南省主席,程潜与陈明仁联名通电“和平起义”。

这件事的影响十分大,如果仅看湖南一省,那影响就是让三千万人免于炮火。

如果把格局放大至全国,那影响就更大了。湖南和平解放,程潜为解放军南下提供了一块扎实稳固的跳板,为摇摆不定的国民党人提供了一条明路,直接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鉴于程潜的资历、贡献、影响力,毛主席特意安排程潜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南军政委员会中仅次于林彪)。

而且就这样,毛主席都认为有点不恰当,他在和程星龄对话时说道:“颂公是老前辈,他从事革命时,我们还是学生,林彪比我还年轻一些。我想请颂公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论班辈感觉有点为难。请你先考虑一下,然后再同颂公商议。”

毛主席的这番谦逊之词让人大感意外,同时人们也都佩服毛主席的胸怀,能容下人。如果是蒋某人,那么断不可能如此。

之后考虑到程潜的朋友多,这些人又都没有工作,生活没办法保障。为了避免程潜为难,毛主席特批程潜每月五万斤大米,让他救济旧部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程潜担任军委副主席,而且一直从1949年干到1968年。

这个地位,比一些大将的地位还要高,与十大元帅平级。

在程潜去世后,党中央还批准将程潜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对程潜的重视,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