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年轻的万历皇帝在极度的盛怒中下了一道诏令,抄没前首辅张居正的全部家产。而当手持抄家诏书的锦衣卫打开张居正家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幕人间惨剧。

只见张家老小妇孺,有17人饿死在府里,有的尸体已被饿红了眼的家犬吞噬殆尽。

而面对这样的惨剧,锦衣卫全然不为所动,依然“尽职尽责”的进行着抄家工作,最终,锦衣卫“收获满满”,而张居正的贪官之名也就此盖棺论定。

张居正的几个儿子被分头提审,接受各种严刑拷打。

大儿子张敬修经受不住暴力与羞辱,悬梁自尽,死前,咬破手指头在衣服上写下血书,为父亲的清白抗辩。

此时,张居正已经死去两年,从一代贤臣,到背负骂名,张居正在世人口中的评价,也自此出现两极分化。

有人赞许他是国之栋梁,有人则斥责他是私德有亏,那么,张居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该如何公允的评价他呢?

1567年,嘉靖皇帝去世后,30岁的朱载坖即位,改年号为隆庆。因为曾担任过朱载坖的王府讲官,张居正正式进入内阁。

隆庆皇帝在位六年,他打破了父亲近30年不上朝的传统,即位后立刻开始革弊施新,前朝给他留下了能干的首辅和强大的内阁朝堂上。

的他常常一言不发,以至于有大臣以为皇帝是个哑巴,但皇帝无为而治,实则推动了臣子的努力工作。

隆庆一朝,大明帝国解决了最棘手的两大外患,东南倭患既除沿海安静,与北方的蒙古族也展开了官方贸易。

一开始放的政策换来了边境的和平,只是好景不长。

隆庆6年5月,朝会上的皇帝突然中风。一天后,隆庆皇帝被宣布不治,十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年号为万历。

1572年6月,太后太妃联合冯保以十岁的万历皇帝之名,革除了高拱的所有职位,限令他即日出京返回原籍。张居正未尝不知道冯保对高拱的构陷,但他乐观其成。

随后不久,另一名内阁成员离世,大明帝国的内阁里仅剩下张居正一人,由他接替高拱的职位理所当然。

很长时间里,他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没有态度的人。现在他可以逐渐亮出自己的态度了。

当时最严重的危机就是君主势衰,以至政局失控,所以他做的首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

张居正向皇帝进献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把工任务登记在账簿上,逐月逐级考核后汇总于内阁,他相信拥有更多的权力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六部一直由皇帝直接管理,但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内阁即利用朝中的监察机制控制了六部,这是以往的内阁首辅都未能做到的。

张居正决定启动在心中酝酿多年的制度改革。

1578年,张居正下令侵占全国土地,三年后,他将以在局部地区实行的一条鞭法推行至全国,以治国兴邦为理想的能臣张居正也迎来了人生的暮年。

他出任首辅后的十年,是明帝国蓬勃发展的十年,正在走下坡的明朝出现了中兴气象,他主导的内阁几乎架空了皇权,他为少年皇帝制定了严格的成长计划。

但他或许没有想到,小心翼翼的万历皇帝在这样的高压下而滋生了逆反之心,以至于万里一带成为大明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1582年6月张居正病逝,在去世前九天,万历皇帝加封他为太师,这是文官序列中至高无上的职位。

随着他的离开,风向开始转变,揭发公结张居正的奏疏,雪片一般飞向万历皇帝的案前。

1584年4月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居正家产,剥夺他生前获得的所有荣誉封号。

而在抄家的四个月之后,万历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令,对张居正的罪名,做出了最后的总结,罪名的中心思想,就是四个字,“专权乱政”。

归根结底,万历皇帝还是认为张居正夺取了他的权力,而当年张居正所做的一切,在万历看来,都是“蒙蔽圣聪”而已。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张居正主持了明代中期前所未有的改革,为大明朝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可以说,是他为大明朝续了命。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居正也同样如此,在他身上确实不乏有缺点,毕竟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战士!

明朝是属于大起大落型,盛世转衰世极快,但是中兴之主也多。别的王朝续一次就算是极限了,明朝至少续了三四次。​

一般明朝皇帝虽然怪,但是该干的事情还是干了。不过我感觉,明朝在朱棣之后有个毛病,“拖”,各种小事拖成大毛病,然后又总是有猛人硬生生给救回来,就这样活了俩百年,这倒是要明的历史非常精彩,但是这不算好事。

其他朝代基本都是一世二世励精图治,三世四世平稳过度,五世六世开始下滑,七世八世开始不行,好点的朝代这时候能出个中兴之主再续一波,像明朝这样的还真是不多。

#历史真相官#

张若昀、戚薇、王阳12集古装悬疑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暂定8月底开机。

这是范闲和滕梓荆要再续前缘了!

张若昀目前在拍《警察荣誉》,杀青后将无缝进组。

该剧根据马伯庸同名读本改编,故事类似于单元推理。

张若昀今年很忙,拍完这部,年底还有《庆余年2》等着。

至于《雪中悍刀行》,现在后期正在进行。

要说哪个皇帝最会玩,明武宗朱厚照位列第一!

他化名朱寿,不做皇上要当大总兵,还给自己定工资标准;

他修建的动物园叫豹房,教坊司的女乐、西域舞女、扬州少女等美女数不过来。聪明绝顶的他为何堕落至此呢?

据明史记载,朱厚照聪明绝顶,不管老师教什么,他都是一学就会,甚至老师不会的他也会。

而且他还喜欢骑马射箭,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这样一位天资聪颖的皇帝,按理来说能够再续大明王朝的辉煌,可是偏偏毁在这几个人手上!

他们就是以刘瑾为首的八个随侍太监,八人号称八虎,都有谁呢?包括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

朱厚照是孝宗朱佑樘唯一的儿子,两岁被立为皇太子,那今后成为皇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8个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自己的前途,老早就开始巴结未来的新君。

巴结皇上就得要投其所好,在朱厚照还小的时候,他们巴结的方式就是教他玩儿。

他们每天都变成花样,给朱厚照弄来一些其他的玩具,每一样都让他爱不释手,玩的不亦乐乎。

除了玩具,他们还经常搞一些演出活动、体育比赛。8个人的方式和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每天都不带重样的,把东宫活生生搞成了百戏场。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朱厚照的玩心越来越大。

15岁登基后,随着权力的升级玩儿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首先是过商人瘾。

皇上,你也喜欢做买卖吗?做买卖很好玩,于是就在宫里建了一条街,街两边建一些店铺,店铺里边没有老板,那不是问题,太监就是老板,皇上就是富商。

做买卖玩腻了,接着那就是风流瘾。

朱厚照不满足于在紫禁城城内玩,带着太监经常在晚上闯进百姓家中,看见美丽的女子就要她作陪,遇到中意的,还要把她带回宫中。

还在宫中建了个动物园,名义上是豹房,里面东西却样样不少,藏了各种美女,这个动物园也成为朱厚照夜夜笙歌的场所。

风流瘾过了,打仗还没玩过,要不也试试?

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带着精兵直奔大同而来!

这把朱厚照给兴奋坏了,就出现开头那一幕,任命自己为总兵官,要亲自上阵杀敌。

事实证明,朱厚照虽然贪玩,但是小时候的功底还在,这一仗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首先他的心理素质过硬,遭遇强敌,丝毫不慌乱,而且迎难而上;然后灵活运用战术,先让一小部分兵力牵制住蒙古人,然后从其他地方调兵;而且在上阵杀敌时刻一马当先多次冲入敌人和敌人对砍,据记载这位皇帝还亲手砍死一个,极大提振士气,最后大获全胜。

这就是正德十二年年十月发生在山西应州的应州大捷。

朱厚照也最后因为贪玩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巡途中看见景色优美,就自己驾着小船儿在水中捕鱼。结果在提网的时候发现鱼多,使劲儿拽的同时也让船失去了平衡,朱厚照也掉进水中。被救起之后身体越来越差,次年病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谁同行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日后你要成为的样子。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新知真坐标# #历史# #历史人物#

明朝有个云南人李亚卿早年丧偶,在金陵续娶了一位美貌的年轻妇人。这位夫人还是少女的时候,就经常与邻居少年在后园戏耍,失去了贞操。

李亚卿与新夫人洞房之夜,明白新夫人不是处子之身,心中不满意。夫人感受到丈夫与邻居少年不同,却十分中意。然而丈夫已经是中年的人,身体在走下坡路了。老夫少妻,并不能经常照顾夫人,夫人慢慢有了怨言。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尼姑。与夫人闲谈中,聊到尼姑有位相好,是个法师。无论是样貌,还是身材手段,都非常了得,让尼姑很是满意骄傲。夫人羡慕不已。尼姑为夫人出谋划策,让她假装中邪疯癫。

有尼姑在旁边煽风点火,哄骗李亚卿。于是就去请了这位法师来为夫人驱邪治病。尼姑和法师巧言哄骗李亚卿,说邪物是他在外地做生意带来的,治病期间亚卿要避在亲戚家中。

夫人请法师和尼姑进入内房,从此三人寻欢作乐百余天。夫人舍不得与法师分开,为了寻求长久在一起,下毒将丈夫谋死。

家里的仆人向官府揭发了他们的奸情。夫人、法师和尼姑都抵了命。

公元1644年,随着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宣告灭亡,享国276年

提到明朝灭亡的原因,宦官之乱便是其中之一,但一直以来流传一种说法,就是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

众所周知魏忠贤是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在熹宗朱由校沉迷做木工活的那些年里,都是这个人在帮忙打理朝政,那时的魏忠贤俨然就是皇权的代表,他自封九千九百岁,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的地步

贪玩的朱由校也乐意当个甩手掌柜,因为国家在魏忠贤的打理下要钱有钱,军事强大

朱由校因病去世前于病榻上叮嘱弟弟朱由检要“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意思是魏忠贤可重用,但朱由检一上台便灭了魏忠贤及其阉党

没有了阉党的制衡,东林党趁势蹦了出来。东林党人大多出身江南富户,他们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这帮人的做大做强更是让百姓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大明一步步被推向万丈深渊

此时崇祯才发现,这些满嘴仁义道德,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东林党人也不是啥好东西还不如那些阉人。但他已无人可用,无力可施,只得接受明王朝轰然倒塌的事实

@历史杂货铺w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这句话就是一些人的臆想罢了,不要忘了魏忠贤坏的掉渣,也不是个好鸟,崇祯灭他属正确之选

如果魏忠贤不死也许明朝会苟延残喘续个几十年的命,但一个帝国的存亡绝不是一个魏忠贤就可以决定的。他在与不在,明朝都是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600字粗线条了解明代十六朝的兴衰盛败 

明朝共有16位皇帝。

其中,在其执政期间,社会还算可以的有: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景帝朱祁钰,孝宗朱佑樘,穆宗朱载垕,共八位,占半数。不爱理政者有: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毁誉参半者有: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武宗朱厚照,光宗朱常洛,思宗朱由检。

 

明朝发展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阶段。此时期,朱元璋为领衔主演。开国前期及建国后洪武一朝主要以政治斗争为主。本来朱元璋已经搞完政治斗争了,他的儿子可以安心发展经济了,因为人心思安。可是明朝不幸,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四子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不得不再来一轮政治斗争,这让经济提速又推迟了一段时间。

 

第二阶段是国家经济发展及维持阶段。明朝到了洪熙、宣德年间,开始转入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时期,为子孙攒下一些家业。如果英宗、宪宗时期再继续积累的话,明朝享国时间可能还会再长一些。可是英宗和宪宗二位有了钱,开始胡造。特别是英宗,听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亲征瓦剌,差点亡国。这样,明朝国势渐衰。

到孝宗朝又开始积累,武宗、世宗接着胡造。穆宗、神宗时期张居正攒钱,万历、天启胡造 。

 

第三阶段为亡国阶段。到了崇祯时期,说什么都晚了,主要以“续明朝之残命”的军事斗争为主了。崇祯帝虽非亡国之君相,却承载亡国之君实,也许这是造化弄人吧。

 

总结:实际上拖垮一朝一代的,主要是经济,这是客观;主观是人主的眼光及素质。民穷则生变,这样国家就危险了。小患不除,积弊加深,必成大患,最终导致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研究明朝历史的几大法门!

▲1645年开始,于1723年,康熙61年最终由王鸿续、万斯同编著定稿的【明史稿】。

▲于1739年(乾隆四年)由张廷玉最终定稿的【明史】。明史以明史稿为基础参考一些其他文献而成,目前史学界研究明朝历史评价最高的版本。

▲【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他自然是明朝人编写的,里面内容更加详细,甚至哪天某皇帝的圣旨批复都有记载。

▲另外还有【明史纪事本末】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政府的命,是鸦片给续上的。

1644年,一代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当他听说明朝国库穷得只剩下2300两白银和800枚铜钱时,他都要昏过去了,诺大的大明王朝,竟然这么穷,“国家至贫此致,可发一笑”。

同样为了钱,1853年,22岁的咸丰皇帝也几度欲哭无泪,这一年,面对太平天国这群妖孽的第三个年头里,南方财政大权被断,税收锐减百分之五十,加之军费的猛烈开支,财政赤字一度高达400多万两白银。

大清的财政已接近崩溃边缘,可这仗该怎么打,国该怎么治?

大家在面对清史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清朝末期,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庚子事变,一系列的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竟然没有将大清拖垮,并且苟延残喘50多年时间,大清从哪搞钱?(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196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1600万两,两次军费开支大约8000多万两)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咸丰突然有了灵感,太平运动之前,清朝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天赋地丁杂税、盐课、关税等。1851年太平运动之后,面对着日益增长的军费,开始对所有商品增加百分之一的厘金,在1892-1893年,清廷在这一农历年里,竟收取了1428万两白银厘金,占据了当年税收的19.07%。

实际上,在晚清后期,占据清廷财政半壁江山的税收主要是对鸦片征收的关税和厘金。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使清朝走向灭亡,反而把这苟延残喘的命及时续上了血液。咸丰皇帝正是这个“始作俑者”。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当时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已达4万箱左右,《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入华的数量急剧增长,咸丰动起了心思,既然阻止不了,为何不加大征税呐!

1858年,清政府使鸦片合法化,在和英国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之后,规定每百斤鸦片,首先要在海关缴纳关税30两白银;然后进入国内各地时,还要开征数量不等的厘金。到了1885年,规定每百斤进口鸦片要缴纳110两税收和厘金。

没错,清政府从中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从1840年的4万箱进口量一度到了1881年的9.6万多箱的进口量,到了1908年,清政府当年总税收约2.92亿两白银,其中鸦片税收就达3302万两,占当年全国财收的11.3%。靠着买鸦片,大清帝国实现了奔小康的道路,并在1864年干掉了太平天国。

谁也不曾想到,英国在痛扁清朝的同时,竟然给送来了挽救帝国财政的良药。焉知祸福,咸丰都惊呆了。可这还远远不够,一手货源,无中间商赚差价,这才是重点。

自产自销,自1850年开始,清朝便大面积种植鸦片,面对着清朝的硬通货陶瓷、生丝和茶叶已经走入陌路(日本、印度当时已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只有把鸦片种好了,还能富起来。

鸦片对帝国是否有毒、毒害程度如此,祖先们的训导早已抛诸脑后。

罂粟之花迅速开遍了大清国的角角落落,1860、1870年代里,北至蒙古、东北三省,西至甘肃、陕西,南至福建、广东,以及山西、山东、河南和相对富庶的江浙地区等,大量的土地纷纷被开垦用作罂粟种植,甚至成为许多农民的主业。到1894年,大清帝国一共8.66亿亩耕地上,一共有1333.3万亩土地都改种了罂粟,占比高达1.5%。

1879,国产鸦片的自给率已达到80.12%,1902年鸦片的税收已达到2800多万两。进口鸦片的数量从9.6万箱一直跌落到2.4万箱。

而李中堂的洋务运动,大部分的经费也是从鸦片税收中获得的,从北京大学到近代许多教育事业,和军工事业发展的背后,都有着鸦片税厘的影子。

在鸦片税收的支撑下,甚至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但鸦片的隐患也早早给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深深地埋下。1877、1878年,大清帝国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农作物减收,史称“丁戊奇荒”,在这场造成大清国1000多万人饿死、另有2000多万人逃荒的大灾难中,山西罹祸尤重。山西省530万亩耕地中,最好的60万亩都种了鸦片,直接导致全省粮食大减产。

这个晚清社会在等待的,只是那最后一根稻草的到来。收

酸甜苦辣味俱全 又到新年换旧年 昨日风光莫留恋 铸就辉煌在眼前

真自在V5

【请你续诗】 酸甜苦辣味俱全 又到新年换旧年 昨日风光莫留恋 一一一一一一一 笫四句由你来 【抛砖引玉】 七绝·辞旧迎新 (一) 酸甜苦辣味俱全 又到新年换旧年 昨日风光莫留恋 明朝仍是艳阳天 (二) 酸甜苦辣味俱全 又到新年换旧年 昨日风光莫留恋 扬鞭策马再争先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头条创作挑战赛# #联友真自在# #诗词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