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高骞里
洛阳闹鬼事件真相俗话说,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宋真宗若真懂得这世间的一切对立关系、懂得有阳必有阴的乾坤之道,想必他就不会那样沉迷于“祥瑞之物”了。
这不,心心念念的“祥瑞之物”没见到几次,却闹出了“妖怪”。
据史料记载,天禧二年五月,也就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50岁那年,河南三城节度使张旻向朝廷报告了一件蹊跷的“灵异事件”。
“西京洛阳闹鬼了!”
洛阳城复原模型
此话一出,朝廷一片哗然。可以说在整个宋朝历史中,从未出现过此类事件,更是没有将这种“蹊跷事”闹到朝廷的情况。
而这件事,竟然还被史官记录在了《宋史》中,要知道,《宋史》是国家正史,并非民间野史,记录这样一件事,定是有其非同小可之处。
《宋史》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丙戌,西京讹言妖如帽,夜蛰,民甚恐。”
虽然《宋史》中的记载只有短短14个字,但我们依然能够大体知道这件“怪事”的情况。
也就是说,这一年,洛阳城传言有一种长得像“帽子”一样的妖怪,潜伏于夜间,搞得当地百姓十分恐慌。
史料中“帽妖”的形象
这个描述很有意思,从古至今,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文学作品中,妖怪的模样多种多样,但是以“帽子”的形象出现,却是空前绝后的。
一般情况下,正史中若记载不祥,则可以在其他官方的史料中找到蛛丝马迹。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这一事件有过一段更加详细地描述:
“五月丙戌,河南三城节度使张旻言:‘近闻西京讹言,有物如帽盖,夜飞入人家,有变为大狼壮,微能伤人。民颇惊恐,每夕皆重闭深处,以至持兵器捕逐。’”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可以说,为我们呈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
民间传说中有名的鬼差:黑白无常
众所周知,北宋一朝设有四座都城,除了皇帝所在的东京汴梁城外,还有西京洛阳城,以及后来的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
而作为历史名城的洛阳,从五代十国到北宋,始终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物华天宝。
就在这一年的5月份,洛阳城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怪物,外形看上去就像我们平常戴的草帽。
每到夜晚,这种长得像草帽一样的妖怪就会飞入百姓家中,并且可以变幻成恶狼咬人,杀伤力巨大。
百姓对这个妖怪的出现十分恐慌,人人自危,每到夜幕降临,都紧闭门窗,生怕被这个妖怪所伤。
于是,在这种恐慌的氛围下,有胆大的百姓挺身而出,拿着兵器准备伺机捕捉这个妖怪。
当然,捕捉的结局自是扑了个空,如果能被捕捉到,就不会被世人称为“妖怪”了。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妖怪,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生动的名字——帽妖。
别看这件事说得这么“邪乎”,有人敢说,就有人敢信,宋真宗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重视,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去调查此事。
可是,还没等调查组查个水落石出,宋真宗就先在东京汴梁举行了开坛祭天仪式,祈求天佑大宋,保一方平安。
宋真宗像
从这个角度看,宋真宗对此事,大体上是相信的,否则不会劳师动众举行什么祭天仪式。
也许是上天真的被宋真宗的诚意所打动,待调查组着急忙慌地赶到洛阳后,帽妖竟然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别说变成恶狼吃人,就连一个怪物的影儿都没见着。
不过,虽然没有抓到“帽妖”,调查组却把西京的军政长官王嗣宗给缉捕归案了,而抓捕的理由可以说十分奇葩:
王嗣宗明知“帽妖”肆虐,却故意隐瞒不报,有失职之罪。
用调查组组长吕言的话说:“若不是节度使张旻及时将此事上报朝廷,哪天官家被妖怪叼走了都不知道!”
王嗣宗像
那么,出了这么大的事,王嗣宗为什么不上报呢?
因为他根本就不信!
其实,关于“帽妖”一事,又何止王嗣宗不信,就连《宋史》在记载此事时,也是用了“讹言”两个字。
何为“讹言”?就是传言,大家都这么说,一传十,十传百,它就变成了一件大事。从这个角度看,正史的记载还是十分负责的。
而这个王嗣宗,也不是第一次对“怪力鬼神”之事不屑一顾了。可以说,王嗣宗是历史上第一位完全信奉“唯物主义”的状元。
阿难见形如鬼怪的燃面大士观世音菩萨
关于王嗣宗“不信邪”的壮举,在史料中有过详细的记载:
王嗣宗在邠州做官时,听说那里有一个“狐王庙”,有巫师在那里煽动百姓捐钱,当地百姓也十分虔诚,没有人对此起过疑心。
这件事持续了很多年,在王嗣宗来到邠州之前,凡是来这里上任的官员,都要先去拜一拜这个“狐王庙”,唯恐工作开展得不顺利。
而王嗣宗却不信这个邪,刚上任,他就把这个“狐王庙”给拆了,不仅如此,还用烟火熏烤了庙后的狐狸洞,抓了十几只野狐狸,全部杀掉。
民间有许多供奉“狐仙”的庙
这一下,可把当地的百姓吓坏了,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狐仙会报仇,一度闭门不敢外出。
但是,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王嗣宗依然活得好好的,生龙活虎、身强力壮,从此也就没有人再相信所谓的“狐仙”了。
洛阳十大闹鬼事件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嗣宗不向朝廷上报“帽妖”一事,并非故意隐瞒,而是压根儿就没拿它当回事。
也许有人会说,王嗣宗做得对,调查组实在不该抓捕王嗣宗,这是混淆是非,是封建迷信。
诚然,信不信“帽妖”是王嗣宗的个人态度,但是作为一方父母官,因没有安抚和控制好局面,导致洛阳的百姓人心惶惶,他多少也确实存在失职的地方。所以让王嗣宗蹲几天小号,也不算冤。
王嗣宗画像
至此,该查的查了,该抓的抓了,“帽妖”也消失了,洛阳的百姓也都开始大胆地开窗开门、吃饭睡觉了。
按说,这一灵异事件到此应该结束了,尽管关于“帽妖”的一切还是一头雾水,到底是鬼,是妖怪,是外星人,还是什么其他生物,不得而知,但总算是消停了。
可是,消停了仅仅一个月,“帽妖”竟又出现了,而这一次,换成了东京汴梁。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六月乙巳,是夕,京师讹言帽妖至自西京,入民家食人,相传恐骇,聚族环坐,达旦叫噪,军营中尤甚。”
汴梁城复原模型
就是说,过了一个月后,洛阳的“帽妖”居然又跑到皇帝所在的首都来了,而且汴梁的这个“帽妖”,比洛阳的更厉害。
从之前的变化成恶狼咬人,变成了直接吃人,见人就吃。汴梁的百姓都吓坏了,晚上根本不敢睡觉,也不敢在家里待着。
常常是整个家族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坐着,手里抄着家伙,天一黑就开始敲锣打鼓,想以此动静吓走帽妖。
而且这一次,不光是市井乱套了,连驻守京城的禁军也开始乱套了,整个军营中都盛传“帽妖吃人”的消息,人人自危,无心练兵。
民间传说中有名的鬼差:牛头马面
这下事情就严重了,而且是十分严重,用现在的话说,大宋一下便进入了最高紧急状态。
试想一下,百姓乱了,军队乱了,朝廷乱了,这赵家的江山可就要危险了。至此可以说,这不再是一起灵异事件,而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虽然说古人比较容易相信巫神邪术,但是几千年来根本就无法证实神灵的存在,尽管心存敬畏,可谁也不知道“妖怪”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
不过,对于宋真宗赵恒来说,这会儿有没有妖怪已经不重要了,还有什么比稳住大宋江山更重要的事,就算真有妖怪,他硬着头皮也得上。
北宋疆域图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只有在真正的危机时刻,皇帝的理性才会在线,赵恒感觉此事必有蹊跷,极有可能是人为造谣、图谋不轨。
于是,被逼急了的宋真宗,这回连祭天仪式都不要了,直接颁布了悬赏启事,欢迎市民踊跃举报、提供线索,只要线索有用,便重金酬谢。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这也不需要动刀动枪,只要转转眼珠子、动动嘴皮子就行。
于是,没过几天,便有百姓举报:“和尚天赏,道士耿概、张刚等人行踪诡秘,有不法迹象。”
兵贵神速,宋真宗立刻派亲信将上述几人押解归案,连夜审讯。
《清明上河图》中汴梁城的盛景
为什么抓这几个人?
《宋史》记载为:“尝为邪法人。”
也就是说,这几位都有冒充“妖人”的作案前科,已经不是头一次干这种事了。
在朝廷最大力度的威逼审讯下,案件很快便告破了。这几个人到底招没招供不得而知,也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了审讯过程和犯罪动机。
总之,石锤已落,“帽妖”就是这些人蛊惑人心的把戏,很快,宋真宗便批准了将为首的三人公开斩首示众、其他人等发配流放的决定。
经过这么一闹,汴梁城的“帽妖”自此也消失了,而且在整个宋朝都没有再出现过。
东京汴梁的繁华盛景
尽管“帽妖”不来了,但是大宋的百姓却还是不放心,当初洛阳的“帽妖”走了以后,不又跑到汴梁去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它还会回来?
而且,市井中相传很多百姓都亲眼见过“帽妖”,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相信“帽妖”真的存在。
有些事就是这样,细思极恐,越想越害怕。
“帽妖”事件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大宋的百姓都怀疑:也许真的是“天灾”,并非是“人祸”。
必须承认,无论在哪个朝代,舆论都是十分可怕的,为了平息此事的影响,各地府衙都做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应天府更是下了强制命令:谁都不许再传播“帽妖”的谣言,否则便会被抓进大牢,并且要求当地百姓不许关门睡觉,都把心放肚子里。
北宋时期墓室中的“妇人半掩门”
经过全国一盘棋的管控措施,渐渐地,“帽妖”一事也就平息了。
不过,被斩首的“妖人”是真的死有余辜,还是成为了皇帝的棋子、背了黑锅,已经成为了宋朝历史上的一个谜。
有现代学者认为,所谓“帽妖”也许真的是某种“外星生物”,或者“UFO”之类,因为“帽妖”的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外星飞碟实在太接近了。
而在一千年前,古人对“外星生物”更是一无所知,自然就将其联想成了“妖怪”。
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正确,目前还无从考证,但这种有头无尾的怪事,从古至今却是屡见不鲜。
关于在宋朝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帽妖”到底是何方神圣,也只能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