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掌上天地
吸引人的房名“唠唠”是中国的方言土语,有扯闲话、聊天之意。现在笔者就来“唠唠”,说说城市房子,小区的房名儿。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房地产开发一说,市民大多居住在厂区宿舍或单位公房,六、七层高的房子已经算很高了。大人们在楼上喊吃饭的声音整栋楼都听得见,谁家中午炒什么菜做什么汤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60后、70后、80后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样一个值得怀旧的年代度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时不少居住地都以单位名儿来叫,如中棉、糖酒、化建、内配、烟厂、工贸等。也有用泛指的地名来叫的,如工业区、劳动街等。
这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铁路大院。能在铁路部门上班,在大院里生活,用地方的方言来说,叫“眼气人”。要是哪家的姑娘谈了个“铁老大”男朋友,人们肯定会说:“你啊,咋恁有福气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进行了房改,不少市民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的事。从此,商品房概念出现了,盖房子的有了新名称——开发商。
这个时期中国的开发商还不是很多,中房算是赫赫有名的了。中房开发的项目有幸福小区、毛纺小区、董台小区等,还有各地住宅经营公司开发的乔营小区等,项目名称基本都带个“小区”二字。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有实力的单位建成了不少标志性高层建筑,象征着改革开放时期的新气象。石油大厦、电力大厦,建昌大厦、铁道大厦、烟草大厦、建银大厦,风神大厦等。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带“公寓”二字的项目,如鑫鼎公寓、牡丹公寓、丹东公寓等。
好听的房名1997年前后,房地产开发的号角吹到了沿江沿海,一时间鹿鸣岛花园、美亚花园、置地花园、别里花园、一洲花园、神洲佳园、怡景花园、得怡苑、瑞青花园、银杏家园等像雨后春笋般出现,改写人们的居住生活。
如果说“小区”孕育着房改的萌芽,“大厦”代表城市的起步,“公寓”象征居住的分化,那么“花园”就代言生活的品位。电梯高层、花园景观、物业管理样样齐全,能住在这里是身份的象征。
2000年以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凭借着多年的资本积累和开发经验,一批有实力敢想敢拼的地方开发企业逐渐成长起来,盖的房子更是五花八门。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某科集团,一口气又开发了新城国际、商业广场、城市印象、半山逸品、城市天地、世界城等楼盘。住某科房,成了很多市民的居住梦想。
本世纪头几个年头,懵懵懂懂的各地楼市也开始吸引外来企业前来淘金。一如江湖的传奇故事,地产行业成就了一批人的精彩人生;同样也有一批人折戟他地,铩羽而走,无不叫人唏嘘。
2010年后10年间,房地产项目不再像前些年“按辈”起名,基本是“咋法儿”好听“咋法儿”起,就像现在的父母给自己的小孩起名字一样,学问颇多,个性十足。但“山寨主义”“拿来主义”“奢华主义”还是盛行,比如“××名门”“××丽景”“××豪庭”“××华府”“××公馆”“××阳光城”等,意在表现一种身份、一种奢华。当然也有原创的,值得“玩味儿”的,如同盛特区,没有一定英文基础,很难读懂盛特就是“centre”(中央的意思)。
城市的楼房越盖越好、越盖越高,房名越叫越时尚,老百姓越住越敞亮,咋说心里不“美气”?怎奈房价也越来越高,在这儿,就不“唠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