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儿媳刘思齐逝世# 看完《长津湖》对毛岸英这个人物印象深刻,回来还特地补了功课,了解了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生平。致敬[蜡烛],愿天堂永无战争。
今天是多么令人无法平静!毛岸英烈士之妻刘思齐同志逝世,享年92岁;又了解到刘思齐同志的父亲,革命烈士刘谦初的生平事迹,感慨万千。革命烈士千千万,惟有忠魂照后人!
现把刘谦初烈士的一首诗抄录如下,一并深切缅怀:
无事不必苦忧愁,
应把真理细探求。
只有武器握在手,
可把细水变洪流。
—1929年
提起毛主席的后代,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可能就是牺牲于朝鲜战场的毛岸英烈士了。但是事实上毛主席生平有过多个子女,毛岸青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关于毛岸青的事迹你又知道多少呢?
毛岸青出生于1923年,她的母亲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毛岸英是他的哥哥,而且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毛岸龙,但是毛岸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不幸去世,所以留下来的就只有兄弟二人。
毛岸青小时候跟父亲毛泽东见面的机会很少,当时毛主席整日在外为革命事业奔走操劳,回家的次数很少,再加上当时的毛岸青尚且年幼,记忆也比较浅,所以儿时的毛岸青对父亲并不是特别熟悉。
1930年,反动派盯上了毛主席的家人,随后杨开慧同志英勇牺牲,而毛岸青也和哥哥过上了流浪生活,他们先是被送到上海,而后又历经多次转移,最终还是被迫流浪在外。
在上海流浪时,毛岸青不仅落下了头疼的伤病,就连弟弟毛岸龙也在流浪期间去世,直到1936年,组织上才在上海找到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两人,随后组织上又派人带着他们去国外治病,并且将两人留在了苏联学习。
在苏联学习的那段时间,毛岸青的伤病有所减缓,而毛主席也在延安收到了两个孩子的来信,虽然他们相距甚远,但是毛主席还是经常关心两人,特别注重兄弟两人的教育,只要有空就会挑一些书籍给他们邮去。
1945年,毛岸青考上了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随后又在苏联读了几年书,而毛岸英则提前回国跟毛主席团聚,1947年毛岸青结束了课程也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毛岸青并没有直接去往延安,而是先在东北留了一段时间,当时东北正在搞土改运动,毛岸青认为自己应该为当地百姓出一把力,于是就主动留了下来。
在此期间,毛岸青并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名字生活,而是以“杨永寿”自称,他担心自己会给毛主席添麻烦,所以就一直用化名参加劳动,周围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来路。
在东北劳动的那段时间,毛岸青学到了很多,东北民风淳朴,老百姓们也十分热情,虽然生活条件差了点,但是毛岸青却从来没有想要离开,他还凭借一己之力推进了当地的土改进程,深受百姓尊敬。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青在北京中宣部担任俄文翻译,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翻译马列主义,而毛岸青也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出版图书,哥哥毛岸英也在政府工作,那段时间的毛岸青日子过的非常充实,只要有空他就去找父亲和哥哥,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但是这段短暂的美好仅仅持续了一段时间,1950年毛岸英同志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毛岸青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再次引发了头疼,毛主席看着孩子身体不适内心也十分煎熬,不得不再次把毛岸青送到苏联养病。
在苏联治疗了一段时间,毛岸青的病情有所好转,之后他坚持要回到国内,并在旅大(旅顺和大连的合称)继续接受治疗。
在旅大接受治疗期间,毛岸青结识了一位女子,此人就是邵华,邵华比毛岸青小上许多,但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情投意合,毛主席得知后也十分开心,并且明确态度支持毛岸青追求爱情。
1960年,毛岸青跟邵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的感情很好,并且还于1970年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毛新宇。
毛岸青平日里不太喜欢去公共场合,相对于热闹的街市,毛岸青更喜欢一个人专心研究文学,除了马列主义之外,毛岸青还长期从事研究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坚定拥戴者。
晚年的毛岸青身体状况十分不稳定,除了早些年间的旧疾外,毛岸青还因为长期工作落下了其他疾病,好在有邵华一直陪在身边,毛岸青的心情才能舒适一点,但是最终毛岸青还是因病去世,那一年是2007年。
2007年4月2日,党中央为毛岸青同志举办了送别仪式,当天有很多知名人士前来参加,刘思齐、李敏、李讷三人也到了现场,作为毛家亲属,她们对于毛岸青的去世也深感痛心,但是最伤心的还是邵华。
兴许是忆起了往事,送别仪式当天,邵华在现场难掩内心悲痛,在人群当中几度哭成泪人。
不管是毛岸青还是邵华,他们都是为新中国默默付出的前辈,他们的故事永远值得后人赞叹,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自己75岁之际,刘思齐来到朝鲜大榆洞,这里是毛岸英的牺牲地,不同的是,这次她带来了毛主席的子子孙孙,因为她知道,这次来到朝鲜大榆洞既是她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她捧着在他牺牲的地方收集的土壤离开的时候,在毛岸英墓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岸英啊,将来有一天我不能来看你了,但是我把孩子们都带来了,他们会替我来看你的,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刘思齐曾经5次来到朝鲜祭拜毛岸英,但由于政治因素,她从没亲自到过毛岸英的牺牲地,心中一直留有遗憾,对于刘思齐来说,每次去到朝鲜,都是感受一次切肤之痛。毛岸英因为汽油弹而牺牲,过程太惨烈了,每每到来刘思齐脑海里都会重现当时的场景,挥之不去。
毛岸英的离世曾一度差点让刘思齐精神崩溃,最后因为毛主席的一封信,才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这一次去到毛岸英的牺牲地,也算了却了毛主席的一个心愿,毛主席曾经对她说过,思齐啊,如果这一世有机会还是要去到毛岸英的牺牲地看一下的!
如今,56年的时间虽然让刘思齐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耄耋老人,但心里的思念与柔情却从来不曾改变!
@入梦之行 爱人当如此!
毛新宇:我爷爷为啥给他的长子起名叫“岸英”?岸英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就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长成国家的英才,英俊之才。虽然我没有见过伯父毛岸英,但是,这么多年来,我通过访朝,通过父母、外婆给我的讲述,而且我又到了伯父战争、生活过的地方,所以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毛岸英生平,我觉得他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我无比地崇敬他。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荣誉,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下面,是刘思齐纪念丈夫毛岸英的一段话。今天,让我们一边品读,一边缅怀毛岸英那纯净而高尚的英魂吧——
岸英走了,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没有一个人通知我,我还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归来。我思念着他,等待着他。我想象着他回来时将怎样欢迎他,想象着我们将像以往一样在星期六一起去看望父亲、一起去逛北海、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在东四牌楼下漫步回家,想象着他又会同他的弟弟在我们那小小的卧室里下棋下到天亮,两人为一步棋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但是这一切都是梦,是我清醒时做的梦。
——刘思齐
【毛新宇四次赴朝鲜为毛岸英烈士扫墓】
主席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血洒朝鲜,并葬于朝鲜。当年有人问主席,是不是把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主席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于是烈士长眠于异国他乡。
毛新宇将军对伯父十分崇敬,他曾四次去朝鲜为伯父扫墓。毛新宇提起此事,心情非常激动。他说,从小不知道多少次听到伯父的故事。为了记住伯父、学习伯父,到朝鲜祭拜伯父。在祭扫活动中,他他和大姨刘思齐都在岸英伯父墓前朗读了祭文,深情地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他们在毛岸英烈士墓前宣誓,表示年轻一代一定要把用鲜血凝结的中朝友谊世代相传,永远学习和弘扬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毛岸英烈士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的历史功勋。毛将军通过访朝,通过父母、外婆的讲述,又到了伯父战争、生活过的地方,所以他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毛岸英生平,所以他觉得岸英烈士是他家族的骄傲,新宇更加无比地崇敬他。
我觉得,主席一家为革命付出的太多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主席的恩情,千秋万代不能忘,我们的红色江山要永不变色!
#我要上 头条# #头条#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头号周刊##媒体人周刊# #我在头条搞创作# #极致观察# #我要上微头条#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