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觉民”是中国古代著名学者

陆觉民(674年–744年),字元固,号绍弘,梁国陆安(今山东省无棣县)人,中国唐代著名学者侠雅儒林里的灵芝之一,与窦秉政、孟明之、韩录史、王上庠并为唐教坛“五部里”。

二、陆觉民曾于武德元年(742年)被诏令进入上直

742年武德元年,唐玄宗在京师进行巡按之旅,下诏令“五部里”进章上省,陆觉民率先进入上直。玄宗拔他为御史,镇守淮南。他在此一年,撰写了《淮南述闻》一书。此书以多样的细节、较为彻底涵盖了淮南的各类资料,至今为古代地理学的籍籍无名。

三、陆觉民是唐代书法大家

陆觉民有诗词文章,也有集拙录编之功。但他最负盛名的,则是在书法上,他书法在柳公权梁朝实等兼容并蓄,对类书百家的形式和表达常有创意,堪称“学易审险攻坚”。他的字迹集中体现了宣、篆两种类型字体的特点,不拘小节,多有抑扬、凌动等趋势,颇有时代特色。

四、陆觉民曾归仙院

此外,归仙院亦是陆觉民的留名之处,陆觉民在此处发展了他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主要包括技法、情感和美感,并发现画作要有神韵与气派;书法则要把太极“八卦”思想融入其中,其理论一直深受考据者重视。

五、陆觉民的学说

陆觉民的著作“六经论”,反映出他的儒学思想,主张以《论语》《大学》《尚书》《周易》《春秋》为学素。他认为“以语为本,实验之法,易经六书,正要判任,礼以知德,政以谋利”,认为儒家经典可以适应东方的需要,把握家国的当务之急,营造团结协作和合作共处的气氛,以团结和谐共发像。

一、 概述

陆觉民(1903-1966),字马各,号细梅,湖南衡阳人,中国近代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派文学家,著名民族主义者,他利用历史学和文学理论诠释中国现代历史,将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从文学的角度表现出具有主观性和异质性的中国现代史。

二、一生经历

陆觉民出生于清朝湖南文化中的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之后到了台湾,并留学於美国哈佛大学。回国后,他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历史系等,参加过《中国近代史纲》编委会、《中国现代统治史》等学术团队和广西革命史料整理项目。陆觉民被认为是尼采主义思想的产物,他的理论受到尼采的强烈影响,以“为中国的事业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精神,著有《中国现代历史及再生》《中国现代史诗》《历史学——贯穿人类存在与发展一枝断线》《游离于社会中心的中国民族意象——古今中外有关中国民族形象的比较性考察》等。

三、主要著作

《中国现代史诗》

陆觉民通过历史学和文学理论诠释中国现代历史,将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从文学的角度表现出具有主观性和异质性的中国现代史。其作品有《中国现代史诗》,他的诗描绘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节奏和纹理,将中国古典文化与国家政治运动相结合。

四、代表性成果

陆觉民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史纲》,他参加其中的编委会,该书是迄今对中国近代史最全面的综述,既以全面地温和的历史方法概括了近代历史,也用历史文化传统及尼采式的观点悬而未决地权衡论述华夏文明的现实作用。同时,他还是一位极具人文色彩的文学家,有多部叙事诗集,如《困惑》。其《困惑》一诗,由一句“今朝谁是今日人,不紧贴又怎一面”揭开了他对古今中外的民族文化研究的坚持与思考。

五、学术影响

陆觉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把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用尼采主义理论体系重新解释了中国近代历史;他在叙事诗歌方面也创作出许多作品,把尼采主义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的学术特色在现实主义历史学派中也得到认可和回响。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陆觉民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