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是谁?他是哪里人?
想必很多人不知道吧!
不卖关子了,他叫张果喜,江西余江人!相信大家绝对想不到吧!江西人?余江没听说过啊?不是广东、江苏、浙江……的吗?
张果喜,男,江西省余江县人。1985年拥有资产3000余万美元,是官方媒体第一个报道的亿万富翁!
张果喜自幼丧母,15岁辍学进农具厂当学徒。五年时间,张果喜成了车间主任!
这时农具厂经营不善,濒临倒闭。
没办法,张果喜带着大家凑的两百块路费和两名职工去上海寻找机会。
他们来到了位于九江路的上海雕刻艺术厂参观学习。看到样品陈列室有一只雕着“龙凤呈祥”图案,刷着枣红油漆的箱子,非常漂亮!
张果喜问了一下箱子的价钱。管理人员说要260元,而且供不应求,只有这只样品了!
张果喜顿时眼睛一亮,赚钱的机会来了!
他仔细看了看这只值260元的箱子,估摸着要用三十多块钱的樟树木料,除去一些开支,一只箱子可以赚差不多200块钱!
他们在上海雕刻艺术厂认真学习了专业的雕刻艺术,学成之后马上回到余江厂里。他们向厂领导汇报了加工这个樟树雕花木箱的机遇。可是厂领导却浇来一盆冷水!说农具厂只能生产农具,生产家具是不务正业!
没有办法,张果喜一气之下决定离开农具厂带人出去单干!
张果喜在厂里把手一挥,“要吃饭的跟我来!”
当时果真有21名职工愿意跟他一起办厂。那一年张果喜才刚刚满二十岁!
没有启动资金,张果喜就说动老爸把家里的一座古宅卖了1400块钱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
然后,买材料,到浙江东阳学习雕刻技术;经过半年时间的摸索,终于生产出来了第一只合格的樟木雕花箱子。
送到上海的箱子样品,受到客户们的一致好评!
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客商们一次就下单了20套!
完成订单后,张果喜成了余江县的第一个“万元户”。
1979年的秋天,张果喜再一次来到上海。这次他看到了出口到日本的精致雕花佛龛,一只要卖上万块!
张果喜的眼睛又一次放光!
制作佛龛的利润比木箱子高数倍!
于是他就对雕花佛龛进行研发,一个月以后,他攻克了所有的技术难关,终于生产出来了“果喜”牌雕花佛龛。
当时由于国内经济不发达,能买得起上万元雕花佛龛的国内客户几乎没有。
他便委托代理商把佛龛出口到日本,销量不错,并受到好评!
后来,他几乎占领了日本的佛龛市场,并且出口到东南亚等二十五个国家!
1985年,张果喜的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成为官方媒体首次报道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张果喜累计向社会捐款3000多万元。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3028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
2019年胡润富豪榜显示张果喜的财产达到55亿元。
江西省鹰潭市2022最新版五大富豪揭晓:果喜实业集团董事长张果喜61亿财产荣登鹰潭第一位。三川集团李建林30亿第二位,三川智慧李强祖17亿财产暂居第三,三川智慧童保华11亿,劲拓股份吴限10亿人民币
江西余江,男子2岁丧母15岁做学徒,卖祖屋创业却差点遇难,后在34年前赚到1亿。
我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很多富豪,在34年前也就是1984年,那时候深圳的房价才几百元一平方,很多富豪也是在那个时候刚刚创业。
比如说黄光裕1984年还刚刚跟着哥哥黄俊钦去内蒙古谋生计,3年后才开了国美第一家门店,马云1984年正经历着第三次高考失败,马化腾1984年还刚来到深圳,5年后才考上了深圳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而有一位叫张果喜的企业家在那一年已经赚到了1亿人民币,成为了改革开放最早的一批亿万富豪。张果喜2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15岁时没有办法去做木匠学徒。
后来卖掉自己的祖屋创业,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靠做樟木雕花套箱白手起家成为了那个年代的超级富豪,并在1993年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以张果喜的名字命名了第3028号小行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企业家,而当年为了去买樟木原料差点出车祸遇难,可以说创业非常不容易。
张果喜1952年出生在江西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本来家境就不好,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在张果喜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含辛茹苦把张果喜供到读完初中,实在没有钱了,于是让张果喜去一个生产种田用具的小工厂做学徒。
到了20岁的时候由于这个小工厂经营不善差点倒闭,老厂长被辞退,而张果喜因为读了几年书被委任成了厂长。但这是一个烂摊子,张果喜也做了没有多久,心想要不去大城市找找机会,于是带了点钱和几个原来工厂的员工来到上海。
在一条商业街上张果喜看到一个雕花的木箱非常漂亮,一看价格几百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张果喜暗暗吃惊,就问销售经理如果自己有一样的货他们要不要,经理说当时国内做这个东西的不多,有多少都要。
张果喜感觉有前景,但自己也不会做,灵机一动的张果喜和几个员工一起找到一家雕刻厂进去当苦工。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张果喜一帮人终于偷偷掌握了生产工艺和技术,于是在1972年下半年回到老家准备成立果喜木雕公司。
可是没有启动资金,张果喜只好把祖屋都卖掉,当试着把生产出来的样品送给上海那位经理时,人家说产品不合格,原因是樟木的原料不是最好的,张果喜不得已亲自去很远的地方买上等的樟木,在回来的路途中翻车了差点丧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张果喜在第二年终于制造出了合格的产品,就这样慢慢地发展起来。并在一次展览会上和一家贸易公司谈定了大单,公司的利润非常可观。
张果喜有了钱之后投了不少在自主研发,包括雕刻的花样、图案等等全部都创新,真正让张果喜成为亿万富翁的还是佛龛的畅销。那时候张果喜去寺庙看到佛龛非常精致,雕刻技术复杂又非常漂亮,而且一个的售价非常高,利润空间可观,于是回去研发出了佛龛,国内的佛龛一般都是信佛的有钱人捐赠的,这些人不缺钱,所以张果喜很快就大赚了一笔。
而国外某个国家也非常信佛,基本上家家都有佛龛,在国外打开销路之后的张果喜引进生产设备,形成规模化生产,到了1984年,靠大量的出口张果喜赚到了人生的1亿元巨款。
张果喜有一个苦命的童年,但最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2岁丧母15岁做学徒,卖祖屋创业却差点遇难,后在34年前赚到1亿,贫穷并不可怕,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所回报。
怎么最快时间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第一种掘法:一门手艺
都说拥有万贯家财,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就凭这身薄技,最低目标是能养家糊口,最高目标是能赚取“第一桶金”发家致富而创下万贯家财。
张果喜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把自己的姓名写到行星上的企业家。他是一个木匠,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会了生产雕刻樟木箱。凭着这门手艺,他在广交会拿到不少订单,20个樟木箱,赚了一万多元。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的掘得,使他把家当全部押在传统木雕业上,最终有了今天的成果。
陈逸飞到美国,先是替博物馆修画,报酬是3美金1小时。因画技出众而进入画廊,当听到有人出价每张画美金时,陈逸飞说:“我一下觉得中了头彩,仿佛天上掉了个馅饼下来。”这样,才有了他今日的视觉产业。所以说,“第一桶金”是整个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经验之谈:没有手艺,要去学门手艺,照样能掘取“第一桶金”。首先最好是在你准备打天下的地方,学门拾遗补缺类的手艺。掌握手艺后,就要向精益求精发展,要在一个区域里竖起旗帜,并在中间进行区域的扩大,这样才能快速的掘到你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第二种掘法:借鸡生蛋
王志东虽然已经离开了新浪网,但他“借船出海”最终赚取“第一桶金”的举措,是运作相当成功的一例。
年王志东向四通融资万元港币,创办四通利方,后来,四通利方与华渊网合并,易名新浪。年,在国际上融资万美元,后来,又向戴尔电脑和软银等融资万美元。年,上市纳斯达克,融资打开新天地。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经验之谈:荀子老先生对此早有总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中国古代哲学去阐释“第一桶金”的获得,也许更加有深意。
“第一桶金”第三种掘法:捕捉机遇
这个“第一桶金”的榜样是上海的杨怀定,人称杨百万。应该说,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国库券的异地交易。苗头是在上海看到的,元买进,元卖掉,4个小时这是赚了元。
他说:“赚了”第一桶金“以后,我就开始想入非非,在外地元买回,到上海元卖掉。”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刻到合肥,那里的国库券与上海的差价是30元。两天时间,他就赚了元。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挖金矿的路”。
经验之谈:赚取“第一桶金”发现机会要有眼光,兑现机会需要行动。这一切,还要有学识、毅力等内功的支撑。
“第一桶金”第四种掘法:自己动手
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是开照相馆掘得的。到南京路的冠龙,只买了几个灯泡。1千多元的反光罩买不起,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只要两元,他觉得与敲个白铁皮的水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连照相机上装胶片的玩意,都是自己做的。
因此,“第一桶金”对他后来敢造冰箱、造摩托车、造汽车,你是没有什么可以惊讶的。
在他眼里,“汽车只有4个轮子,1个方向盘,1个发动机,1个车壳,里面还有两只沙发”。
经验之谈:就如不少富翁说过的一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掌握了“第一桶金”的四种掘法,并且灵活运用,你就能很快地赚取道人生的“第一桶金”!#人生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