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冀东军区六区队的300多名八路军被近2000人的日伪军包围在前稻地村,最后以少胜多突围出来,并追着敌人打,一起来看看这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突围战斗。

 

冀东八路军和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回了大部分被日寇蚕食的根据地。1月22日晚上,八路军冀东军区六区队宿营在遵化县南部的前稻地村,由于汉奸告密,三百多名日寇一个团的伪军近两千人将前稻地村团团包围住。

 

前稻地村地处平原,四周开阔,村的南面有一条大街,村的北面是一条小街,有几户人家。拂晓,村南面的日寇发起疯狂的进攻,六区队勇猛还击,战斗到上午十点钟左右,南大街被敌人占领了,六区队撤到村北小街的一座大院里。

 

过后,枪声稀了,敌人正在酝酿一场更为凶猛残酷的进攻。

 

通讯员郭起旺隐秘在院墙用望远镜观察四周,东西南面的敌人距离院子不足百米;北面两百多米外是后稻地村,后稻地村的东南边有一条长坑,坑沿上满满的都是伪军,两个村子之间离院子一百米处是一处坟地,隐蔽着伪军,架着一挺重机枪、几挺轻机枪,后稻地村的民房屋顶上趴满敌人。

 

四面受敌,局势严峻,敌我兵力悬殊,此时已不适合在院子里坚守战斗到天黑再突围了,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又该如何巧妙有力的突围出去,才不会全军覆没。

 

院子里,区队长龙水文,副区队长曹致福、区队书记兼二连指导员侯建华三人沉思后分析,村南面大街已被日寇占领;村东西两面外围是平原,没有任何的掩护屏蔽体,敌人占据两边民房作为掩体,若从这两边突出去,我部队处于绝对劣势,会成为敌人的靶子。

 

村北面的敌人虽多如蝼蚁,布防严密,但全是伪军,战斗力弱。只要占领那块坟地和后稻地村东南面的长坑就有了主动权,于是三名区队领导决定从村北突围。

 

经过商讨,突围方案决定采用梯形掩护打法,二连冲锋,一连掩护。当二连占据有利地形后钳制两侧翼的敌人,掩护一连冲进后稻地村。区队长命令全体将士除了枪支弹药,所有的物品一律弃掉,轻装上阵,行动一定要迅猛灵活。

 

六区队总称为八路军冀东军区蓟遵兴游击总队,刚成立不久,只有两个连,仅300多名指战员,但是武器装备不错,全是日寇提供的精良武器。因不久前,六区队袭击了日寇的金矿,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一连是区队长龙水文从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13团带来的,都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战士。13团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铁血将军包森一手创建并发展壮大的,从几十人的游击队发展到数千人的抗日名团,驰骋冀东威震敌胆。

 

13团大大小小打过百余场硬仗,其中几场战斗在八路军中是空前的,13团称得上抗战期间八路军中杀敌最多的团一级部队。著名的白草洼伏击战,13团以四个连的兵力,几乎全歼日寇关东军精锐部队凶悍骁勇的武岛骑兵中队。

 

燕山口战役,13团激烈的进攻,打得伪军最后枪杀日寇督战教官举白旗投降,此战仅以7个连的兵力大获全胜击毙俘虏日伪军一个团1000多人。从此13团让冀东的伪军闻风丧胆,兵力不多的日寇遇到13团会马上撤离不敢正面迎战。

 

二连原是游击队,作战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区队书记兼二连指导员侯建华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官,他的作战风格是出其不意,有战必胜,曾指挥多场以巧取胜的战斗。

 

突围战斗打响了,北门打开后,敌人的机枪猛扫过来,子弹密集如雨,战士们无法冲出去,侯建华连长命令炮手小赖用重型掷弹筒将敌人机枪打掉,打第一炮没有打中,第二炮坟地里敌人的机枪全哑了。

 

二连战士犹如旋风,风驰电掣飞向敌人的阵地,龙水文、曹致福带领一连集中火力掩护。二连冲到坟地,发现敌人的重机枪还完好无损,便调转枪口方向用猛烈的火力扫射敌人,掩护一连突围出来,一连一鼓作气冲到后稻地村东南的大坑沿与敌人拼白刃,二连立即将一部分火力转向后稻地村民房上的敌人,并冲进后稻地村,伪军见势不妙,撒腿狂奔。

 

村内有一个敌人的马队,二连战士夺过三十几匹马,部分战士骑上马追击溃逃的伪军。这时,村东南西三面的日寇伪军追过来了。远远望去,一群日伪军在前面没命地奔跑,六区队在后面狂打猛追,六区队的后面甩得较远的是一群日寇和伪军追着。

 

六区队将伪军追赶到洪水川以东,并甩后面的日寇伪军几座山,便向西转移,迂回到捣药口,渡过果河,宿营在果各庄。此时已是傍晚时分,红霞满天,为胜利增添了不少喜色。

 

前稻地村突围战斗,六区队伤亡二十多名指战员,敌人伤亡一百余人,缴获一挺重机枪,七挺轻机枪,少量步枪弹药。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逆袭反转局面的战斗,将被动化为主动,在荆棘绝径中开辟出一条勃勃生机的道路。这场突围战斗是作战指挥有方,足智多谋的区队首长和骁勇善战的战士以超凡的能力打拼出逆境成功教科书般的战斗。

 

1944年底,六区队升级为主力部队,编为冀热辽军区第17团,解放战争时期,该团编入冀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后来称第四十六军),黑山狙击战中“白老虎连”,就是该团的一个连队。#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