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法正都称赞的一个蜀汉奇才,因诸葛亮和马超告密,被刘备忍痛杀掉了!刘备在四处流浪时,讲的是仁义道德,毕竟要地盘没地盘,要兵没兵,只能谈谈理想了。不过后来,刘备当上了汉中王,需要治理一方。这时候,刘备就没有再讲什么仁义道德了,讲的是利益平衡了。
而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刘备杀彭羕事件。
这一事关系到了蜀汉内政的各方大官、要员,有庞统、法正、诸葛亮和马超,完全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最后选择了刘备最有利的一方,也可以称之为内斗。当然,我们需要了解彭羕这个人。
一、髨钳之囚是奇才
《三国志》的记录,彭羕为蜀本土广汉生人,家中有钱有势,是一方土豪。彭羕本人不光有钱有势,还很有才,兵法内政样样皆通。彭羕自己认为可以当个大官,然而先前的刘璋并不重用他,最后只在衙门里做个文书而已。彭羕自然心生不满,逢人就开始数落刘璋不识英才,不想一传十十传百就到了刘璋那儿。
刘璋自然不高兴,于是想了个侮辱人的刑法加在彭羕身上。这就是 “髨钳之刑”,先剪光头发,然后拿个铁圈套颈子上,如套了个狗环,极具侮辱之意。
刘璋实际上也是外来入蜀,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统治者。因此对蜀中才俊,采取的是打压一方重用一方,让蜀中各人不能团结一致。刘璋的父亲刘刘焉,进入蜀地后,就是使用自己带来的东州人,而蜀中各派则采则分而治之,要不然就是打压。
刘璋也继承了他老爸的治理方法,奈何他没有威望,在手段上也很幼稚,最后各方都对他不满意。也就是说东州老人和蜀中的人都想换主子了。
张松带了蜀中地图先是找曹操,被冷落后,找到了刘备。而东州的老人李严,更是直接投降了刘备,反正蜀中外来派和本土派都对刘璋不满,这也是刘备能轻易占据蜀地的根本原因。
不过反正现在,彭羕还是没办法,只能受此刑罚。但刘备一进入蜀地,彭羕就两眼放光,马上就来投奔。不过,彭羕很聪明,先找到同为名士的庞统。两人一番坐谈,庞统太高兴了,这是一个人才啊,故而“大善之”。
另一边,东州派的大佬法正,也投靠了刘备。法正早就听说了彭羕是个人才,而且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因此他也向刘备举荐了彭羕。而刘备自己人的庞统一样,向刘备举荐了彭羕。
二、东洲派奇才和益州派奇才
彭羕得到了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推荐,自然被刘备所重视。就这样,彭羕就待在了刘备身边,被当作心腹使用。当然,刘备这样用人,也是给蜀地的本土人才一个信号,你们得不到刘璋的重用,而我刘备能用。因此,刘备很快地得到了蜀地的人心。
不过,等刘备坐稳了汉中王后,蜀地的两派势力问题,还是被摆在了眼前。东州派和蜀本土派的两方,该如何处理?是两方平衡用之,还是厚一方压一方呢?而刘备和诸葛亮商讨后,认为要胡萝卜加大棒。而这个挥舞大棒的人就是法正了。
法正当然是个人才,不过《三国志》载,得到刘备重用的法正,现在是小人得志一样,“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于是很多人就告到诸葛亮处,强烈要管管这个法正,太嚣张了。
可是这个彭羕也是个人才,被封为“治中从事……处州人之上”,彭羕也成了如法正般的人物,是益州豪强势力的代表(处州人之上)。故而跟法正一样“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
谁料想,诸葛亮看得惯法正,却看彭羕不如眼,多次向刘备说,这个彭羕是个野心很大的主,难保以后不会想要自己坐大,会搞乱蜀地。之后刘备又再次考察了彭羕很久,就派了一个江州太守的官给彭羕,意思是你下去锻炼一下。
不过,这实际上变成了刘备打压蜀地派,而东州派因为和刘备一样是外来户,得到了更多的信任。这背后的道理,促成了诸葛亮厚法正,恨彭羕的逻辑,非彭羕如何嚣张——论嚣张,他比得过法正吗?
三、马超告密
彭羕实际上也是心生不满,认为自己本土生长的人却得不到重要。他怎么也不甘心,于是计划着如何报复。
彭羕看上了多次反主的马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彭羕暗地里来找马超:刘备不过是虚伪之人,还没有你马超真切。我们联手“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就是,我在成都为内应,你在外引兵攻之,这样蜀地可得也。
哪知马超已经成为刘备的忠诚粉丝,马上就跑去给刘备说了。刘备当然很生气,我没听诸葛亮的杀你,你却要来反我,你不死谁死呢?就这样彭羕被刘备斩杀了,这也是杀了本土势力的威风。不过在蜀汉后期,益州豪强势力已成了主流。就算刘禅想抵抗,若他们不配合,城内有十万天兵天将,也不起作用——比刘璋投降时的情况还不如!
《三国志·蜀书》之法正
在《三国志》中,法正和庞统是合传,两人有一点相同是,都可以算是英年早逝,庞统是36岁,法正是45岁。昨天我们梳理了庞统的的故事,今天来认识一下法正。
法正的出身很好,是汉末名士法真的孙子,父亲的职位也是廷尉左监。比起我们前面说的黄忠,法正的家庭背景已经很好了。
在汉末兵荒马乱的年代,大丈夫都想有所作为,法正也是如此。他和同郡的孟达去蜀地投靠刘璋。但是尽管他是名士之后,刘璋却不重用他,用了很久的时间他才只是一个新都令,还被同事们各种编排说他能力一般,他很郁闷。
同在刘璋麾下的张松和他关系很好,一眼就看出法正的才能。于是在张松会见完曹操后劝说刘璋和曹操断绝关系,引刘备入蜀时,一下子把法正推到了一个大舞台。法正代表刘璋两次出使刘备,他个人非常不愿意,但张松觉得他是不二人选。在这两次会面中,法正和刘备相识恨晚,一人觉得得明主,一人觉得得谋士,好不愉悦。不得不说,“知人”是一种大本领,如果没有张松,法正可能一辈子都在刘璋那里混日子。
之后便是法正的高光时刻。首先是取益州。法正第二次和刘备会面时候就劝说刘备进取益州,他说刘璋懦弱,以张松为内应,凭借益州的富裕和天府之险,成大业易如反掌。之后他成功预测了刘璋不用郑度之计,刘备取益州唾手可得。
其次便是智斩夏侯渊。这一战就是之前写黄忠时候的汉中之战。当时夏侯渊在南面驻守,张郃在东面。法正给刘备献计策,采用声东击西的打法。先让刘备派兵打多次打张郃的据点,张郃有点抵抗不住,于是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渊就把自己一半的守兵派去增援张郃。此时法正让黄忠一路“高鼓噪攻”,打败了曹军,也斩杀了夏侯渊。所以汉中之战,冲锋陷阵的黄忠,运筹帷幄的是法正。
之后刘备为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和护国将军,地位基本和诸葛亮平起平坐。所以当时有人向诸葛亮告法正的状,“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让诸葛亮和刘备报告,抑制法正的威福。但诸葛亮直接拒绝,说刘备在公安,北面怕曹操,东面怕孙权,近处怕孙夫人,当此之时,法正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怎么能不让法正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呢?可见当时在蜀汉,能匹敌法正的人没有之一。
只是法正被封为尚书令的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45。刘备为失去这样一个左膀右臂流泪数日……
郭德纲老师看见您这样说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文笔如何放一边,内容真假咱不提,起码用这个成语时首先要明白是什么意思,这真不是一句夸赞人的话。
何况一共四个字的成语,您写错了几个字啊?
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汉语成语,拼音是yá zì bì bào,意思是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传说龙生九子,每第七个就叫睚眦。
这个怪兽性格嗜杀,所以常常被雕刻在刀的刀环上,作为一种象征。
北方汉人反金的斗争从没停止过,北方人民组织成民兵,太行山民兵为了表示报国灭虏的决心,面上自刻“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河北义民自发组织成红巾军,用宋年号,而不求宋之官职,誓杀金虏,曾袭击金寨,完颜宗翰几乎被擒,颇为金人所恨。民族英雄宗泽招集北方民兵数十百万,有力抗击了金虏,一度收复开封,使金虏不能南入。王庶民募河南河北豪杰共起义兵击虏,远近响应,十天内得众数万,收复凤翔、长安。沦陷于胡虏两百年之幽燕人民也纷纷起义,燕京人刘立芸聚众攻破城邑,所过不犯百姓,契丹人都归附者众。河北易州人刘里忙年方十八亦聚众抗金,河北玉田人杨浩用与僧智和禅师招集南北忠义将士万余人,欲集合至三万,“横行虏中,决报大仇。”各地义民皆自愿推崇宗泽,听候号令,给金人莫大威胁,金人不敢南侵,三路大军无功而返。虽宋金议和,高宗向金虏称臣,而北方忠义民对金虏的仇恨,南向之心未尝衰止。据南宋出使金国的楼钥《北行日录》记载一些北方汉人虽未经历金人的残暴,但秉承父祖的教训,一直呼金人为贼, 日望王师进来,还说:“汉人被征发南伐,谁也不肯真出力,一遇王师,假意呼喊,乘机溃散,如果真出力,南兵如何敌得?符离之战,东京空虚,我们天天盼望南兵来,好起兵接应,没想到南兵却急忙退走,让我们空等。”真是陆游之诗所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当时北方汉民看女真人就如民国百姓看日本鬼子一样,对南宋军队的盼望,如盼甘霖,当金虏之南侵,或宋军北伐,汉兵少有为金虏尽力者,且故意乘机溃散,可见金虏之不得人心,北方汉人之心系祖国,可惜宋军不济,让北方汉人失望了。金国建国到灭亡百有余年,汉人反金斗争此起彼伏,号称“小尧舜”的完颜雍,是金国政治最好的皇帝,然在他二十九年的统治下,规模较大的汉人起义有十几次。金国末年,迫于女真人拔地之苦,汉民更对金人展开血腥的报复,“睚眦种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影,不遗余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至于发掘坟墓,荡弃骸骨,在所悉然。”屠戮女真人百万以上,河北女真人全被屠光。宋蒙联合灭金,汉人与蒙古人一起将女真人杀戮殆尽,四五百万女真人在金国灭亡后只剩下二三十万。
金国最后一年过得多惨?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的是天理循环报应。
国破山河在,城春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兴三年,正月十一,月黑风高夜,被围困数月之久的金哀宗自知命不久矣!此时南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于是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三十七岁,最终蔡州被攻破。
都说“死者为大”,冲进城的南宋军队,发了疯的满城搜寻金哀宗的尸体,誓言要带回去,以祭奠徽钦二帝。
看到如此“残忍”的南宋军队,蒙古军这边要撂挑子,不干了。
难不成是蒙古军太善良,当然不是啦!而是蒙古军也想趁机捞一把,也想对金朝报复一番,以发泄心中百年的愤怒!
那么蒙古军对金朝亡国后羿又做了什么?
《遗山先生文集》中多有记载:“仇拔地之酷,睚眦种人(即女真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杀,不遗余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
蒙古军先是和南宋军划分了金哀宗的尸体,各自带回宗庙,以告慰各自的先祖。
接着,蒙古军对金朝城中的百姓进行了屠城。
对于金朝亡国的皇室子弟、公主、妃嫔、宫女等大批俘虏,先是一起押往蒙古的都城,然而在押送的过程中,俘虏的金朝男性皇室贵胄在路途中被斩杀完,剩余的女俘,在到达蒙古的都城后,不是沦为奴隶,就是被轮奸,个个都凄凉不堪。
为何南宋和蒙古对金朝如此痛恨?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一切的源头自然和金哀宗的祖先们有关。
话说,公元1127年,金兵饮马北宋京城之下,最终北宋京都被攻破!徽钦二帝连同嫔妃、公主、文武大臣等大批北宋皇室贵胄被俘虏到金朝的京都,繁华的汴京城更是被洗劫一空。而被俘虏的北宋皇室贵胄也是受尽了金朝的“羞辱”!
同样,自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金朝贵族对于蒙古游牧人员的肆意掠杀。
据史书记载,当时蒙古地区看不到身高高于羊群放牧人员。
这又是何意?就是金朝人员只要看到蒙古上有高于羊群的人员,就会随意掠杀。这几乎导致了当时蒙古成年男性的绝种。
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金哀宗的祖先们对于蒙古和北宋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最终导致金朝亡国后遭到南宋军队和蒙古军的疯狂报复。
大侠郭解---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游侠?
一个叫郭解,一个叫卫青,一个是平民,一个是显赫大将军,这两人之间会有着什么样的纠葛呢?其实,这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关系,郭解和卫青这两个人名在史书之中,同时出现的只有在一件事情上。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当时的武帝为了关中地区的发展,从各个郡国抽取豪富人家迁往关中地区。郭解由于在当地有一点势力,和地方官的关系不太好,所以当地的地方官就将郭解的名字报入了迁移名单。实际上,郭解的财富远没有达到豪富的标准,后来郭解的兄弟报复当地官员,砍掉了上报此事的官员杨姓族人,从此郭杨两家就结下了仇怨。
卫青当时是武帝时期的大将军,总管全国兵马,作为一个习武出身的人,从小都有着一个大侠梦,所以卫青也比较佩服郭解的为人。所以他就为郭解向汉武帝禀明实情,卫青对汉武帝解释道:“郭解家境贫寒,不符合迁移的标准的,他在名单之上,是小人暗地里捣的鬼”。汉武帝的回答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武帝回答道:“一个贫民能够得到大将军的求情,可见此人不是那么的贫穷”,没有同意卫青的说法,依然将郭解一家迁往关中。
郭解guō jiěㄍㄨㄛ ㄐㄧㄝˇ。人名。字翁伯,生卒年不详,汉朝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人。为人精悍、节俭、勇猛任侠,常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所以人们争相与他交往。若朋友有难或遭怨,必亲自助其报仇;若不愿复仇者,则捐钱使其安居。武帝时被杀。
当侠客郭解因为接连发生的暗杀、恐吓案件,而接受审判时,官府内部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一些官员替他求情,说这些恶性案件发生时,郭解本人并不知情,应判无罪。
不过,御史大夫公孙弘坚持说,郭解以一介布衣,任侠行权,睚眦杀人,他自己虽然不知情,但这个罪比他本人杀人还严重。
皇帝最后下令,对郭解进行灭族。
这是公元前125年左右,汉武帝在位时期的事。
史家说,郭解之死,不仅代表中央集权政府对民间势力的强力镇压,也象征着历史上游侠时代的终结。
迄今为止,中国大约有2500年的侠客文化传统,但严格来说,自西汉中期以后,纯粹的侠客阶层已经消亡了。余下的2100年左右,侠客仅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偶发的个体,以及一种文人想象而存在。
相比真实世界里侠的消亡,在文学世界里,侠影萍踪却越来越盛。从唐传奇,到新派武侠小说,侠客从不缺少受众,但这或许只是国人对于早已失落的游侠历史的一种心理补偿而已。 历史终归是历史,而小说只能是小说。 当社会需要侠客的时候,侠客就会被创造出来。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