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军的历史
朔方军是唐朝开始在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自武则天元载年间开始,先后有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朔方军大总管、朔方节度使等名称的统帅。先后担任朔方军统帅的将领有100多人,到五代时期结束。朔方军存在时间,总共200多年。
朔方军最早见于《资治通鉴》的记载:延载元年年(694年)三月初一,武则天“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八将军以讨默啜,未行,虏退而止。”这是朔方军正式出现的标志。
这支朔方军中除汉族外,还有不少番兵番将,这是由汉族与少数民族组成的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
朔方军的军部——“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
这支军队组建的目的,是防御和讨伐突厥的进犯。
朔方军统帅的名称,开始的薛怀义称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属临时出征。后来去掉“行军”二字,称“朔方军大总管”,到张仁愿任朔方道大总管,完成了朔方军由临时出征到镇军,再到常规镇守的正规军的转变。
再后来,张说出任“朔方节度大使”,朔方节度使作为朔方军的统帅,唐代先后历任朔方节度使约70位,五代时期朔方节度使约为14位。
加上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和朔方军大总管,朔方军统帅总计100多人。
朔方军成为唐朝活跃在以灵州为核心的京畿北部和西北部广阔地区的十大节度使之一的强大的常规化国防军。
而五代时期朔方军成为几支新崛起的政权争夺的目标和属军。
历任统帅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薛怀义(694-695)
契苾明(与薛怀义同时,受薛指挥)
王孝杰(695年)
郭澄(696年前后,据《郭虚己墓志铭》)
魏元忠(701年)
宗楚客(704)
姚崇(704-705)
朔方道大总管
又称:灵武道大总管、灵武军大总管
裴思谅(705-706)
沙陀忠义(706)
张仁愿(707-710)
唐休璟(710-711年)
解琬(711-712年)
郭元振(712-713年)
解琬(712-713年)
赵彦昭(713-714年)
王晙(714-715年)
薛讷(715-716年)
王晙(716-720)
韦抗(720年)
王晙(720-721年)
朔方节度使
1.唐代时期
张说(722-723年)
杨执一(724年)
王晙(723-727年)
李浚(727年)
萧嵩(727年)
李祎(727-736年)
牛仙客(736-742年)
王忠嗣(742-747年)
哥舒翰(747-749年)
张齐丘(749-750年)
安思顺(750-751年)
李林甫(751-752年)
李暐(留后,751-752年)
安思顺(752-755年)
郭子仪(755-759年)
李光弼(759-762年)
仆固怀恩(763-764年)
郭子仪(764-779年)
路嗣恭(765年)
郭晞(764-777年)
杜黄裳(778年)
常谦光(779年)
李怀光(779年)
崔宁(779-781年)
杜希全(781年)
李怀光(781-784年)
甯景睿
浑瑊(784-799年)
李凉(794-795年)
李栾(974-807年)
杨朝晟(796-801年)
李朝寀(801年)
范希朝(807-809年)
王泌(813年)
阿跌光进(又名李光进,813-815年)
杜叔良(819-821年)
李进诚(821年)
李听(821-822年)
李进成(822-828年)
李文悦(828-832年)
王晏平(832-836年)
魏仲卿(836年)
李彦佐(843-849年)
何朝清(845年)
米暨(847年)
李钦(849年)
朱叔明(841年—?)
田牟(851-853年)
刘潼(853-857年)
唐持(857-859年)
李公度(860年)
裴识(866年)
侯固(867年前后)
卢潘(869年前后)
胡(某)(869年前后)
唐弘夫(874-881年)
李钧(874年)
李玄礼(约880-883年)
韩公(881年—?)
韩遵(?-900年)
韩逊(900-914年)
2.五代时期
韩逊 后梁天佑三年三年 907-915 朔方节度使
韩洙 后梁乾化三年 915-928
韩璞 后唐天成三年-天成四年 928 -929
韩澄 后唐天成四年 929 朔方军节度使
康福 后唐天成四年 929-931
张希崇 后唐长兴二年-四年 931-933
张从宾 长兴四年 933 灵武节度使
张希崇 后晋天福元年-四年 936-939
冯晖 后晋开运二年 939 朔方军节度使
王令温 后晋开运二年 945 灵州节度使
冯晖 后晋开运三年 946 灵州节度使
冯晖 后汉乾祐元年二年 947-948
冯晖 后周广顺元年 951 陈留郡王兼灵州军节度使
冯继业 后周广顺二年 952 朔方军兵马留后
冯继业 后周显德元年 954 朔方军节度使
742年,唐玄宗刚改年号为“天宝”,上天就送来了“大礼”。老对头后突厥汗国大乱,贵族阿布思、伊然可汗的小老婆以及两位公主主动率部归降大唐。唐玄宗见后突厥贵族纷纷前来投靠自己,昔日强敌国势大衰,不禁大喜:“难道我真是天选之子?”
原来,就在这一年,后突厥汗国可汗阿史那骨咄被拔悉密、回纥和葛逻禄三个部落的联军阵斩,国内大乱。事后,三个部落共同推举拔悉密部落的酋长当了后突厥可汗,但汗国残部可不买他们的账,另立自己人,称乌苏米施可汗。
唐玄宗认为这是收编这帮老对头的好机会,立刻派出使者劝乌苏米施可汗归降大唐。乌苏米施可汗自然不甘心,严词拒绝。唐玄宗见好言劝说无效,便换了套路,让王忠嗣率军威逼。
看到唐朝大军压境,乌苏米施可汗怕了,急忙表示要火速收拾行李前来投靠。然而,这也只是他的拖延之计。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丝毫没有卷铺盖归降的行动,倒是浪费了王忠嗣不少军需粮草。
王忠嗣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品出他这只是缓兵之计,根本没有投降的诚意。不过,他没有把大唐儿郎们送上战场去跟这帮穷途末路的“困兽”搏斗,而是“借刀杀人”,派使者劝拔悉密、回纥和葛逻禄三个部落前去讨伐。
面对杀上门的三个部落,乌苏米施可汗再也没法施展“缓兵之计”了,只好落荒而逃。王忠嗣趁机率部掩杀,大获全胜。这样一来,后突厥贵族们越发感到前途未卜,纷纷产生了找棵靠谱大树乘凉的念头。
于是,在当年的中秋节,后突厥西叶护(高官名)阿史那阿布思、西杀(武官名)葛腊哆、默啜可汗的孙子勃德支、伊然可汗的小老婆余塞匐、毗伽可汗的女儿大洛公主和登利可汗的女儿余烛公主等人,纷纷率领部众归降了大唐。
就这样,曾经在默啜可汗统治下强盛一时,令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几位皇帝都头疼不已的后突厥汗国衰落了,大唐无疑是去了一大心病。
与此同时,阿史那阿布思此人也颇有才干,其部众又有不少精锐骑兵,对于大唐可谓是如虎添翼。唐玄宗得了一员猛将、一支强军,龙颜大悦。他对阿布思很看重,赐名“李献忠”。阿布思后来累积功勋升任朔方节度副使,封奉信王,成为大唐的边防悍将。
阿布思与盛唐的邂逅可谓是他人生的完美“第二春”,然而很快,命运就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遇到了自己命中的灾星,也是大唐命中的灾星安禄山。
作为姓阿史那的正统草原贵族,他很是看不上“杂胡”出身的安禄山,不肯阿谀逢迎这个唐玄宗面前最吃香的家伙,结果招来了安禄山的怨恨。
752年,安禄山打着为前一年的败绩找回场子的旗号,集结各族军队讨伐契丹人。对于他而言,这正是一个收拾阿布思的好机会。况且,他对阿布思麾下的铁骑也垂涎已久。于是,他上书“干爹”唐玄宗,要求征调阿布思带着数万同罗骑兵,与他会师合攻契丹。
此前安禄山打败仗推卸责任、陷害将官的事迹屡见不鲜,连史思明都差点被当替罪羊砍了,实乃坑人高手。阿布思一接到命令便心知肚明,自己要是真去跟安禄山会师,就是肉包子打狗,小命难保。
生死攸关之际,他急忙报告朔方节度留后李暐,请他向皇帝求情让自己留下。然而李暐显然没有胆子跟安禄山作对,断然拒绝了阿布思。然而,这一拒绝直接将阿布思推到了绝望的悬崖边。
此时的阿布思若是直接上书唐玄宗,不仅有抗旨不尊之嫌,而且在唐玄宗面前的话语权也远比不上安禄山,只能是自取其辱。作为降人和边将,他平常与朝中大佬们也没有多少来往,没有人能为他在皇帝面前说话。
就这样,这位拥众数万的戍边大将在大唐陷入了绝境。走投无路之下,心中悲愤的阿布思为了自保,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反出大唐,重返草原大漠!于是,他率领部众打下当地的粮仓,抢掠一番之后逃回了漠北。
重回故地的阿布思能大展手脚、闯出新天地吗?答案是不能。一方面,阿布思作为唐朝的叛臣,势必要与大唐为敌;另一方面,草原上崛起的新强者回纥汗国也绝不会坐视他坐大,而昔日跟后突厥为敌的部落们也不会手软。
因此,阿布思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异常险恶的,而他所统领的也只是后突厥的残部而已,已经无力恢复昔日驰骋草原的荣光。753年,他被回纥汗国击败。安禄山趁虚而入,利诱之下成功收编了阿布思的大批部众,借此拥有了“天下莫及”的精兵。
阿布思则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路逃到碛西,落入了北庭都护程千里与葛逻禄人的包围网。逃无可逃的阿布思只得投降了葛逻禄人,又被转手献给了程千里。他被押送到长安勤政楼前,成了大唐赫赫武功的“见证”,做了刀下之鬼。
看起来,阿布思在叛出大唐的那一刻起,悲惨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但他的叛离充满了无奈。把他逼上绝路的,不仅是手段阴险、势力强大的安禄山,更是对安禄山偏听偏信的唐玄宗。正是在唐玄宗的放任之下,像阿布思这样本应成为报国名将的外族首领,都逐渐被安禄山设计拔除,而他们的部众则被收编,沦为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古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