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乔家大院“第四院”,又称商俗院、新院,是由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所建,这个院子在建筑风格上处处体现出了他留学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正房的窗户非常有欧式的风格,此外这里还有很精美的砖雕,门楣上方的砖雕正中是一个香炉,上面还坐了一个小孩,寓意为香火旺盛,两边分别是琴棋书画,乔家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两边分别是钟和表,教育乔家的后代子孙都能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东厢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雕刻,中间的小的玻璃窗户格子上方,有一列火车正在桥上行驶,还冒着烟,正是乔映霞凭借自己的印象把当年在外国看到的火车雕刻上去的。
晋商“乔家大院”的业务决定权,在东家,还是在掌柜?
1924年,乔致庸的孙子,乔家的第五代掌门人乔映霞,准备在包头和归化等地,包销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
为此,他特地从山西祁县运来25万两银圆作为押金。
按理说,乔映霞作为掌门人,他制定的商业计划,大掌柜理应支持。
但当时的掌柜,却一票否决。
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买卖无利可图,且风险很大,所以他坚决反对。
在掌柜的坚持下,乔映霞只好作罢。
作为东家,竟然没有业务的决定权,为何?
这与乔家对大掌柜的管理机制有关。
大掌柜的核心管理机制,是将商号的人、权、财全部交予大掌柜。
也就是说,如何经营是大掌柜的事,东家不再插手。他们只需要定期向东家述职即可。
据有关书籍记载,乔家之所以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原因。
一是,“术业有专攻”。大掌柜是东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专业人才。东家插手业务,大掌柜必然畏手畏脚,无法放手一搏。
二是,这是乔家用专业人才给自己“上保险”的一种办法。这样做,可以规避乔家子弟做出错误决策,从而保护财产的安全。
所以,乔家的东家不直接插手业务,对业务有决定权的是大掌柜。
事实证明,那些能力出众的掌柜们,的确为乔家当年的巨额财富,立下了汗马功劳。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视剧《乔家大院》后代在天津建造居住的房子建于1917年,由电视剧《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进军天津做生意后购地自建,首层曾作为大德通票号营业用,二楼作为自家居住用房,乔映霞及其子乔铁汉、乔铁民曾在此居住。悬挂“乔铁汉旧居”牌匾。
乔铁汉是乔家“人字辈”、也是解放前乔氏家庭最后一任掌家人。少时在山西老家接受私塾教育,14岁随父到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19岁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还在读书时就参与料理家庭事务。24岁大学毕业,他本想赴美留学,结果父亲乔映霞却要他留下来处理家事。因为乔铁汉学的专业是经济学,进行企业管理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参与家事后,乔铁汉着手在祁县老家和北京、天津、包头等乔家买卖中,极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因受家族中好多长辈所制约,阻力重重,没有明显结果。解放前夕,乔铁汉淡出家族事务,心灰意冷的他与父亲、弟弟一起迁居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铁汉作为家族事务主持人又被请出,负责清理乔家产业。彻底善后乔家产业后,乔铁汉赋闲居沪,再未参加工作,直到1990年在上海去世。
#天津头条# #天津#
山西乔家大院的“第二院”,算是大院的“二期工程”,主要是展出乔家的发迹史。乔家的发家始祖乔贵发,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他被寄养在舅父家里,那他却是一个十分勤劳踏实的人。后来,乔贵发独自走了西口,从在杂货铺打工开始,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积累了资本,开设了字号,名为“广盛公”,后改名为“复盛公”,他的儿子乔全美和乔全美的二儿子乔致庸继承和发展了祖辈的家业,特别是乔致庸,在他的手上,乔家度过了最辉煌的时期。他是乔家最年长的人,活了89岁,一共娶了六个太太,最小的一个可能可以作他的孙女了。当时乔家的生意遍布整个包头城,那有这么一句话叫“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出外留学后,把先进的技术带回到乔家,当时乔致庸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很好的人选,所以就将乔家交给了他。但是俗话说“富,富不过三代,而乔家已经是五代经商了,1926年开始走下坡路,由盛转衰。票号与商号业务多被官商银行夺走,日军侵华战争及国内连年战乱,也使商号一蹶不振,惨淡经营直到1951年终于停业,1952年遣散职员处理善后,1953年春,历时二百多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复字号”终于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