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一张罕见的全家福,60年代初,北京,照片中的人分别是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女儿邓志典、儿子邓志平,一家四口人看起来其乐融融。

1950年10月,邓稼先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20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1958年8月,邓稼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

数年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接着,他又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两年零八个月后,终于成功制成了氢弹。

然而,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头号周刊#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北京301医院,“两弹元勋”邓稼先临终前,拉着妻子许鹿希的手,说了几句什么,许鹿希就哭得稀里哗啦,然后邓稼先就去世了,享年62岁。

邓稼先说:“如果我的生命结束了,还能重生,那么,我还是会选择中国,我会选择核能,我会选择你!”

这位共和国的永恒英雄,62岁的人生,对国家、对人民都无怨无悔,唯独对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对妻子许鹿希。

邓稼先于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毕业于西南联大,一年后返回北平,在北大物理系任教。那时候,许鹿希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医科大学,在一年级的时候,与邓稼先相识。

1947年,邓稼先到美国去攻读博士学位,以学习更多的技术来回报国家。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于1950年八月毅然回国,投身于对祖国的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回国三年后与许鹿希结为夫妻,并育有邓志典、邓志平,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直到一九五八年一个夜晚,邓稼先忽然告诉许鹿希:「我要调了。」

许鹿希:“你要去哪里?是干嘛的?”

邓稼先说:“那是不能说的!我现在也顾不上家里的事了,全靠你了。”

许鹿希急得眼泪都下来了,她恳求邓稼先把地址留给她,可是邓稼先仍然拒绝了。

邓稼先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许鹿希今年30岁,一个人在家里照看着自己的父母和两个小孩。

许鹿希在等待中度过了漫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她从未抱怨,她一直记得自己和丈夫分手时的承诺:“我会站在你身边!”

许鹿希终于在一九八五年后,与她的丈夫邓稼先见面。许鹿希这才知道,自己的老公,竟然是接到了一个国家的绝密任务,去了西北的沙漠,偷偷的研究氢弹和原子弹。

邓稼先三十四岁,神采飞扬,回来时已是62岁,面容枯槁。

许鹿希原本以为,这辈子都能和邓稼先在一起了。但她万万没想到,邓稼先因为长期受到核辐射,已经患上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

在邓稼先住院期间,许鹿希一直陪着他。她说,她很珍惜这段时光,就像是刚刚结婚的时候一样,每天跟他聊天。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北京各地的报亭都是热闹非凡,《人民日报》头版刊载「两位开国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导,使整个中国人都认识了邓稼先。

邓稼先此时正在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南五楼16号病床上,奄奄一息。

许鹿希站在他的身边,一字一顿的读着他的故事,她读着,望着身患重病的丈夫,泣不成声。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九日,邓稼先因失血过多而死,许鹿紧握邓稼先的双手,失声痛哭,直至双手渐渐变得冰冷。在等待了28年之后,许鹿希和邓稼先在一起的时间仅有363天。

而许鹿希,则是遵从了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了她的身边。邓稼先一生为国奉献,很少有陪伴母亲,他希望来生能有所补偿。

邓稼先过世后,许鹿希不愿住在政府给的大宅院,孀居于六十平的旧宅,平时十分低调。

为了给自己的丈夫争取一个好名声,她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许鹿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只有一次作为邓稼先的妻子接受了采访,她说,《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央的指示。

邓稼先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许鹿希默默地在后面 默默地支持着他,这种强烈的爱情和信念,就是我们国 家的脊梁,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尊敬的英雄!没有了他们,我们何德何能?

1986年7月时,邓稼先经抢救无效后逝世,年仅62岁。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一共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名为邓志典,而儿子名为邓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