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指出:

选战倒数时刻,出乎意外的是,人口数仅四十五万的新竹市成为选情观察的重中之重,而且,三党竞逐情势紧绷,“弃保效应”在拉锯中,几乎难论输赢;更奇特的是,这是一个人的战役─既不是国民党林耕仁,也不是民进党沈慧虹─而是民进党“永远的总召”柯建铭的主战场,民众党高虹安勉强算站上了擂台,因为她是柯建铭锁定的目标。

因为柯建铭的重拳,高虹安声势鹊起;因为柯建铭不留后手,高虹安选情始终起伏不定;而新竹市长选举的看点,不是林耕仁可能落选、或者沈慧虹有机会当选,而是高虹安究竟能否当选?高虹安当选,是对民进党、对柯建铭还以颜色;高虹安落选,则是一页狂风暴雨后,对民主无力的喟叹,不论何者,可供谈资的话题,远比国、民两党谁主风城,更多更丰富也更传奇。就此而言,选举尚未结束,高虹安已经赢了一局。

柯建铭今年七十一,比高虹安足足年长三十三岁,柯建铭步入政坛三十年,他初当“立委”时,高虹安才刚刚进入小学;连选九届“立委”没有败绩(第十届是不分区),政治上除了“司法关说案”让他有点头痛之外,同样也是常胜军,即使司法关说,他和王金平最终全身而退,唯一留下的后遗症:马英九成了他最讨厌的人;如今,高虹安有机会成为他最讨厌的第二人;马英九都能被他整的七荤八素,频频上法庭,他大概不相信自己“对付”不了一个“小女孩”。

柯建铭对高虹安出手有多重?从他破天荒向资策会调阅高虹安任职期间资料,还破天荒地要求非公法人团体列席“立法院”备询,林智坚论文抄袭被撤销学位后,科学园区迟迟未提出著作权起诉,资策会倒是抢先一步提告高虹安,官司在选后会如何发展,尚难逆料,毕竟司法正是柯建铭可以“关心”的领域;但资策会唯政党是从,甘受政治染指,算是创会以来首次“下海”,见证公权力可以多污浊,绝大多数人在公权力面前,腰杆可以有多软;这样的资策会,不再是李国鼎创始的、受人尊敬的资策会。

资策会把高虹安民调打到最高之后,偃旗息鼓,接着就是高虹安公费助理上缴公积金、还爆出办公室性别平权事件争议,前者由国民党候选人林耕仁代为出手,柯建铭却直接要高虹安“认罪、退选”,赴台北检方检举的则是因为酒驾被撤销提名的前民众党被提名人,这个“跨三党”的规格实属少见;好笑的是,后者爆料的正是为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陈时中拍马桶偷窥竞选短片的四叉猫,让这起事件凭添笑哏;不但有办公室性平事件录音档,还有高虹安与联电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的群组对话截图,质疑宣明智下指导棋。

简单讲,高虹安不是没有问题,但为什么她还是有机会当选?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的竞选对手,不是国民党的林耕仁,不是民进党的沈慧虹,如果不是高虹安被打得太凶,国民两党候选人的知名度不会“顺便沾光”提高一些,选举到最后关头,沈慧虹还是没有令人印象深刻、足可辨识的个人特质,她的战力甚至还不如林耕仁。高虹安能挺立在战场上直到最后一刻,因为她的对手是柯建铭、是林智坚,这场选举,“拒绝柯建铭”、“拒绝林智坚”的成份并不比“支持高虹安”更低。

贯穿这场选举的,一直是林智坚,论文抄袭是第一张骨牌,新竹棒球场是造成溃堤的蚁穴,果不其然,这个从三亿五新台币追加到十二亿的球场启用就伤人,迄今尚未修缮完好;新竹大车站从六十五亿追加到一百零四亿,连工程影子都还没撇;新竹总图从八亿五翻倍到十六亿五;关埔国小从二亿暴增至十六亿多,重要的是,盖了六年还没完工;这张选票评估的是:高虹安数十万的助理加班费VS.动辄上看两位数、三位数亿的工程标案。

就像桃园市长候选人郑运鹏必须力挺林智坚论文案,让自己的选情多少也受影响;做为林智坚的副市长,沈慧虹不可能不背书这些预算翻倍,翻三倍、翻八倍的公共工程标案,如果这些事情没发生,“接棒林智坚”就是沈慧虹的优势,遗憾的,林智坚不再是“优质执政代表号”,优势立刻逆转为劣势,在这个选举战场上,沈慧虹的身影如此模糊,林智坚和柯建铭的形象却如此巨大,没有林智坚,她拉不到票,有了林智坚,靠过来的票还可能又游离走了。

这场选举,从过程到内涵都太出格,与熟悉的地方选举大异其趣,这不是“双虹对决”(高虹安VS.沈慧虹),而是“双铭较劲”(柯建铭VS.郭台铭)或者“双柯角力”(柯文哲VS.柯建铭);不论选举结果如何,国民党应该向高虹安说声谢谢,因为最后一个月,她几乎一人承受全部的选战炮火;而最终当选的人,得准备一篇让市民有信心的当选感言,告诉大家:这个市长不是任何人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