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每年大家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过年了,这一天家里会变得特别的热闹,并且会很认真的庆祝这个节日,能够感受到过年的氛围,因此大家都在算日子,来看下今年过年是哪天2024吧。

传统节日8.jpg

  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

  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今年春节是正月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这首《元日》中所描述的一片普天同庆的景象,正是中华第一大节—春节在宋代时的盛况。

  春节之名虽始于辛亥改元,但这个节日创立的历史却经历了几千年沧桑。学术界探究源起,既有夏商之说,也有汉初之说,映映中华数千年虽然每年都过春节,然而在不同的朝代,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过春节的时间也有不同,所以才要知道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这主要是因为所依据的历法不同的缘故。

  历法是用以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推移顺序的法则。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因此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每年都在变化。

  今年过年是哪天2024

  今年过年是几月几号?2024年春节是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星期六。在中国古代,春节就是年末大型祭祀活动的起源,所以春节被认为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最为盛大的一个。虽然关于春节的起源和演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版本,但它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024年春节放假时间为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放假,到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七),假期结束共计7天,2月17日(星期六)、2月1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春节和元旦的区别

  “春节”二字,是辛亥革命以后湖北军政府为了采用国际公历纪元,于1911年12月31日发布《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之后,民间对传统农历年节改的称谓,久而约定成俗。若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将中国传统年节称为“春节”的历史,只有九十余年。我们探讨中国春节的由来,不是研究由中华民国改元而出现的“春节”称谓,而是释析在神州大地传衍五千余年传统年节的由来。

  春节,古称“元旦”、“正旦”、“正日”、“元日”、“上日”、“岁首”、“新正”、“新年”、“三元”、“三朔”。“春节”出现这么多别称,是因为更朝换代和历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而致。

  所谓“元”,就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合在一起即指一年的岁首第一天,一年之开端。我国古代的历法把每半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朔”为始或初,“朔日”即为各月之始(初一),又称“元日”;“望”为圆或满,“望日”即月圆之日,每月的十五日;“朔望”二字相连,就表示每月初一到十五之间的这个时间段概念。推定朔望时日的标准,以月亮的圆缺为记。正月的朔口,即正月初一,因此称为“元日”、“正旦”、“元旦”。元旦为一年之始,一岁最早的节日。隋代《玉烛宝典》称:“正月为端,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

  所谓“三元”,是指“一岁之元”、“一月之元”、“一时之元”,而正月初一早晨乃是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惟一相聚的时候,故称“三元”。所谓“三朔”,指一年之朔、一月之朔、一时之朔,三朔相聚于同一时刻,而称“三朔”。至于“新正”、“新年”、“岁首,的称谓,就更好理解了,正月之初过年节自然就是“新正”;将一岁之首称为“岁首”,也名正言顺;辞旧岁迎“新年”,更是现实生活的确切表述。但要真正解开春节的由来,还须从远古时代的“腊祭”和“年”说起。

  春节的重要意义

  一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收获的祭祀活动。

  人们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目的就是获得收获和回报,并且祈求在来年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这是农耕社会民众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和信念。民以食为天,对靠自然演化获得食物的古代先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获得丰硕的收成更重要,因此庆祝丰收、祈求收获就成了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二是对天地神灵的信仰。这一点从古人把“岁”视为“年”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古代先民受“万物有灵”

  观念的影响,视大自然风雷雨电变化造成的各种灾难为冥冥中的神灵操纵,从而祈求他们恩惠和宽恕或赋予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朴素情感的虔诚表达方式,与后世巫婆神汉们用所谓“降神”愚弄民众、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完全是两回事。

  三是崇祖敬祖。用“祀”字来表示年,就是远古先民崇祖敬祖信念的真实写照。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因此“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仍能左右子孙的福祸,因此产生对祖先的敬畏和崇信。遇到喜事向祖灵报告,遇到困难和灾祸祈求祖灵护佑和给予战胜的力量。这其中虽有愚昧和迷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由衷尊敬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