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3w_ads("s008");

古文美句

【用古文美句写篇作文】作业帮

1.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2.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4.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 5.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

文言文中描写心情烦的美句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下铺垫.2.作者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写出渔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说起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熟知的事,如果写出来就显得累赘了.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4.作者在结尾写“遂迷,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 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 (刘禹锡《陋室铭》)1.文章中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惟吾德馨.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3.文章中“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周敦颐《爱莲说》)1.文中写莲,为什么写牡丹和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写牡丹和菊是为了衬托莲之“君子”形象的高大.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文中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看,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应鄙视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而应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4.“晋陶渊明独爱菊”而“予独爱莲”,两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完全对立,为什么? 不,两人都倚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只不过陶渊明是消极的隐居遁世,而作者是洁身自好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应如何理解?这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傲自诩的品格. (魏学洢《核舟记》)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2.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写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写舟子的神态给人动态感觉,做到动静结合,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政治方面是实行禅让制,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人际关系方面是平等,博爱,融洽,各有归属;社会秩序方面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邪恶和犯罪行为.2.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有,政治上都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融洽,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都是自由宽松,民主团结的.3.大同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其社会道德要求是讲信修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良好社会秩序. (郦道元《三峡》)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 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第三段: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 第四段: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2.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耸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3.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4.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将春冬二季合写,再写秋季?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秋二季合写,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5.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歌有什么作用? 结尾引用这句渔歌,突出表现了秋色的萧条怪异,渲染了悲

伤感的古文唯美句子 在古文里,有哪些唯美的经典语录

时危见臣节。

——杜甫1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4、读书百遍,始能不断进步。

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

学习外语,修养生息,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

3.学习教会我们认知问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鲁迅 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9,世乱识忠良 1。

造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罗大经《鹤林玉露》 2。

——高尔基 7,吾将上下而求索,下笔如有神,其义自现。

——《三国志》 5、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6。

——《孟子·告子下》 学习的重要性。

——屈原《离骚》 11。

2.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如何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路曼曼其修远兮、读书破万卷,让自己做一个身体强壮的人。

5.学习教会我们劳动。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又贡献的人。

4.学习教会了我们怎样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培养我们的德智体美劳、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学习上没有康庄大道可走。

要想学习好,就得下功夫。

坚持学习 ...

求唯美的古文。

现代文。

诗句什么的 。

谢谢

楼主你好 ,以下是我比较喜欢的;1、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1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3、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4、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5、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28、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2、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33、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34、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3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赞美屈原的古文

史记《屈原列传》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

为楚怀王左徒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quot;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4。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末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5。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6。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7。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8。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人从亲,惠王患之9。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 10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浙,斩首八万,虏楚将屈?烊〕褐械?1。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12。

魏闻之,袭楚至邓13。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14。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15。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16。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17。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18。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侧,可以汲。

王明,并受其福。

" 19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20,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21。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22?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2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4?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25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26。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27。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28。

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29。

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其他】: 《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唯美的句子、最好古文.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古文中的精华美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沉鳞竞曜。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丘迟《与陈伯之书》收到“强将投戈”的奇效,在于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

其中最动情的一段为: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将军独无情哉! 对江南风物寥寥数笔的勾勒,足以撩动对方的乡土情思。

再如吴均《与宋元思书》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以上三篇南朝写景寄情之文,我最为喜爱,欲罢不能

求一些古文/散文的优美性语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川必湍之;人出于众,众必非之。

天生我才必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