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离心力,是什么意思,离心力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离心力(英语:

大家好,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离心力,是什么意思,离心力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离心力(英语:centrifugal force)是一种虚拟力或称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

2、在牛顿力学里,离心力曾被用于表述两个不同的概念。

3、在一个非惯性参考系下观测到的一个惯性力,和向心力的反作用力。

4、在拉格朗日力学下,离心力有时被用来描述在某个广义坐标下的广义力。

5、在通常语境下,离心力并非真实的存在。

6、它的作用只是为了在旋转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下,牛顿运动定律依然能够使用。

7、在惯性参考系下是没有惯性力的,在非惯性参考系下(如旋转参考系)才需要有惯性力,否则牛顿运动定律不能使用。

8、扩展资料:离心力是一种假想出来的虚拟力,是一种惯性力。

9、当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会在物体的坐标系产生如同力一般的效果,类似于有一股力作用在离心方向,却无法找出施力物体,背离了牛顿第三定律,因此人们假想出了一种使物体远离圆心的力——离心力。

10、想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就必须给它一个方向指向圆心的向心力。

11、例如绳子系着个小球并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向心力即绳的拉力。

12、如果向心力不足(绳子被拉伸或是断掉),物体(小球)就会越转越离开旋转中心甚至直接被直线甩出去,若以此物体为原点建立坐标,看起来就好像有一股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使物体向远离圆周运动圆心的方向运动。

13、,而实际情况是向心力不足(缺少了绳子的拉力)。

14、所以,所谓的“离心力”和离心现象,其实是提供给物体的向心力不足而导致的,并没有一个力使物体离心。

15、假设若离心力存在,则与向心力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速度方向不会改变,是平衡态,不可能做圆周运动,所以证明离心力并不存在。

16、所以离心力的本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

1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有惯性,总是想沿着切线方向运动,只是由于向心力作用,使它不能沿切线方向飞出,而被限制着沿圆周运动。

18、如果提供向心力的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将沿着切线方向运动,这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必然结果。

19、如果提供向心力的合外力减小,使它不足以将物体限制在圆周上,物体将做半径变大的圆周运动。

20、此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但“远离”不能理解为“背离”。

21、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并非沿半径方向飞出,而是运动半径越来越大 。

2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力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是一种假想力,即惯性力.当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会在物体的坐标系产生如同力一般的效果,类似於有一股力作用在离心方向,因此称为离心力. 当物体进行圆周运动,即并非直线运动,亦即物体於非牛顿环境下运动,物体所感受的力并非真实.补充:不单从牛顿观点解释离心力的可能微观实质:我们知道接触力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宏观的体现,若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向心力(实际存在的力,力方向指向圆心),就会时刻扭转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时物体就不是做匀速运动了,而是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是特例),受向心力物体内的分子也并不保持相对彼此近似静止了,而是由于向心力起初作用物体内的那一小块分子群的后面拉着一连串的分子,而且这个向心力时刻改变,物体内这一连串分子的运动状态也要时刻改变(分子改变运动状态是靠分子间距离的改变从而改变分子间作用力).而晚改变状态的分子会因为早改变状态的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跟着改变运动状态,而恰恰是这个分子间延迟效果,把物体内的拉伸力体现为了外在的离心力,这才是离心力的实质,但是用牛顿定律从整体解释的话是不合理的,所以衍生出离心力. 离心力之所以在物体受到向心力时才“产生”也是这个道理,但向心力一消失,离心力也会马上由于分子间收缩效用而消失.离心力是一种假想力,即惯性力。

23、当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会在物体的坐标系产生如同力一般的效果,类似於有一股力作用在离心方向,因此称为离心力。

24、 也就是说,这种力并不真实存在.当物体进行圆周运动,即并非直线运动,亦即物体於非牛顿环境下运动,物体所感受的力并非真实。

25、补充:不单从牛顿观点解释离心力的可能微观实质:我们知道接触力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宏观的体现,若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向心力(实际存在的力,力方向指向圆心),就会时刻扭转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时物体就不是做匀速运动了,而是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是特例),受向心力物体内的分子也并不保持相对彼此近似静止了,而是由于向心力起初作用物体内的那一小块分子群的后面拉着一连串的分子,而且这个向心力时刻改变,物体内这一连串分子的运动状态也要时刻改变(分子改变运动状态是靠分子间距离的改变从而改变分子间作用力).而晚改变状态的分子会因为早改变状态的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跟着改变运动状态,而恰恰是这个分子间延迟效果,把物体内的拉伸力体现为了外在的离心力,这才是离心力的实质,但是用牛顿定律从整体解释的话是不合理的,所以衍生出离心力。

26、离心力之所以在物体受到向心力时才“产生”也是这个道理,但向心力一消失,离心力也会马上由于分子间收缩效用而消失。

27、离心力是指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远离圆心的力。

28、离心力是由惯性力引起的,是恢复惯性力方向的力。

29、物体在凝聚力或拉力的作用下,改变了惯性力的方向,而离心力的作用就是恢复惯性力的方向。

30、离心力实验:用一根弹簧拉着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弹簧会被拉长,弹簧的拉力等于物体的离心力。

31、如果切断弹簧,物体会沿切线方向飞出。

32、笛卡尔在“旋涡说”中说:“当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在其轨道切线方向上所受到了切向力,有一股分力作用在离心方向,因此称为离心力。

33、”1659年,荷兰的惠更斯著《论离心力》。

34、他提出:“一个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飞离中心的倾向,它向中心施加的离心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运动半径成反比。

35、”【离心力定律】离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运动半径成反比。

36、离心力的计算公式:F=mv2/r例如:地球的离心力和凝聚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7、地球的离心力F=mv2/r=5.965×1024×(2.9783×104)2/1.496×1011=35.36×1021千克米/秒2地球的凝聚力F=GmM/r2=6.67×10-11×5.965×1024×1.9891×1030/(1.496×1011)2=35.36×1021千克米/秒2地面物体离心力方向与地轴方向垂直。

38、地面物体的离心力在两级为零,随纬度减少而增加。

39、是一个原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