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心中无一物是什么意思,心中无一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意思是:本来就是

大家好,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心中无一物是什么意思,心中无一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出处:惠能《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2、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3、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4、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白话翻译: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5、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6、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7、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扩展资料:故事《龙棘子的传说》作者--苦痕神鸟没有出现,倒是遇上了一位老僧,老僧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矍铄有神,身着褐色衲衣,肩挎布袋,脚踏芒鞋,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双方惊疑之间,还是老僧先说话了。

8、“阿弥陀佛,能否看一看施主的念珠?”“我不懂佛,自己串的,只是用来辟邪。

9、”“佛懂你,施主戴的念珠,似曾相识,传说中记载是一种名贵的树生长的,老衲为找这样的菩提子,寻遍天下没有找到,却在龙山里遇到了,这是难得的机缘,能否告诉老衲是什么树木?”“这树满山都是,就是那种棘子果啊。

10、”卢能顺手指向最近的一棵。

11、“老衲都尝过了,形状、纹路都不对,请施主帮我摘点。

12、”“这个我也找不到。

13、”“敢问施主的是从哪棵树上摘得?”“说来话长…….”卢能把如何遇凤、如何尝果之事,一一道来。

14、说完摘下串珠,递给老僧。

15、老僧接过串珠,仔细的端详一番,顺手盘了起来,叹道:“阿弥陀佛,自礼空王,终开法悟。

16、佛人居佛地,佛地佛人居,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17、此乃神来法器,真正的东方菩提子念珠。

18、”“草民不解,还望示下。

19、”老僧还了念珠,摘下布袋,席地而坐,说道:“施主请坐。

20、老衲以为智慧果必长在智慧树上,菩提子必有菩提树,始终悟不出道来,而看到这龙山棘子,听了你的遇凤尝果,如醍醐灌顶,菩提莫问出处,智慧在于顿悟。

21、”“大师的意思是菩提本无树,下下人也有上上智。

22、请问大师,神鸟说的开心性,惠者自能,又是何意?”老僧一听,此人出语不凡,心里先是惊异!随后说道:“这个,老衲只能说是禅意了,惠者大彻也,可以教化,可以度人,可以识人。

23、能者大悟也,只能心领,可以度己,可以识己。

24、”“神鸟的意思是…让心进入佛境。

25、”这是出自佛教禅宗的故事,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

26、五祖欲耱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

27、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28、”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29、”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交衣钵传他。

30、后入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曹溪山宝林寺任主持,开创禅学南宗,倡顿悟法,弟子日众,形成禅宗的正系,被奉为禅宗六祖。

31、 谢谢!由于是故事,所以说法有所不同,见谅五祖准备传法给下一代时,出了个考题给大家,要求大家写一首明心见性的诗出来。

32、六祖的师兄神秀苦想后晚上在墙上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33、时时勤坲拭,莫使惹尘埃。

34、”早上很多人见了后赞不绝口。

35、当时的慧能还没接五祖成六祖的位置,只是个除五祖外不被大家看得起的小人物。

36、慧能看了诗词后叫人帮他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37、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8、”。

39、神秀的诗词是渐修渐进的修学方法,后来他成立渐修派。

40、慧能成六祖后创立顿悟法门。

41、他的诗词也体现着顿悟修学。

42、两首诗都是针对心境,神秀是通过努力,渐渐使得心境清净,去除烦恼执著。

43、慧能是一下指出心本清净,心外一切景象是妄想,分别,执著三大烦恼所生,是虚幻不实,会变化的,本来是空的,应立刻看破,放下烦恼执著,明心见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