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四大皆空是哪些皆空?

佛法上讲的“四大皆空”,狭义来讲,就是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物质,乃至一切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要素组成的,“地”是指虚妄相的载体,在人动物就是骨骼、肉体等,“水”是湿度,指流动的“液体”,对人动物来讲就是“血液”和“体液”等等,“火”是指温度,人和动物都有体温,人和动物失去体温,就会死去,“风”是指呼吸,指“气”在体内的运动。

所以,可以看出“四大”其实就是宇宙万物形成的四个基本条件,而“众生”其实就是这“四大”缘合和而生起的现象。这是佛法对宇宙万物的物理解释。

那么由“四大”所组成的物质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因为它们都有生灭,有“生灭”的就不可能永恒。 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

所谓“生”就是众缘的合和,就是“四大”的结合,所以有人和动物的“生,植物的“生”,矿物的“成”;而“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众缘的离散,就是“四大”缘的离散,所以有人和动物的“死”,植物的“灭”,矿物的“空”。 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四大皆空”,就是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即佛在《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我们对“虚妄”的执著,就造成了我们所有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就是造许许多多的业,就是造业受报,导致我们在六道里无休止的生死轮回。

所以,“四大皆空”就是要我们看破宇宙人生“虚妄”的这一事实真相,放下对“虚妄”的分别执著,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 感恩 阿弥陀佛。

佛家四大皆空是哪些皆空?

佛教的"四大皆空"的观点实际上是依据佛教的"色空"理论而来的。

明白了佛教的"色空"理论,就可以正确理解"四大皆空"在指什么了。 佛教的“色空”理论是佛教的一个相当完整和细致的思想体系。

佛教的色空理论是佛教教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教义理论体系的一块基石。 如果不知道就弄不懂佛教的缘起理论,甚至佛教的修行目标都无从谈起。

这个理论一般被归纳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佛教“色空理论”中的"色"有三个层次,一个是人的欲望,一个是人的身体。

这是在人的欲望和人的身体层面上论述色与空的关系, 第三层次是在自然层面上的色空理论,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佛教认为,人的心(即意识)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

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由四大因素构成的。四大因素为“地、水、火、风”。

四大因素由于因缘构成万物,又因为因缘复归和还原于四大因素。这种还原和复归被称为“空”。

特别的,佛教认为,这个空色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一个循环结束,另一个循环开始,佛教称其为"轮回"。

请注意这是佛教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基本根据。 释迦牟尼佛认为这种由空到色,由色到空的轮回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任何进步的含义在里面。

所以,佛教认为"四大皆空"。 对于这一点,我想展开说一下: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有一个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心同时对世界的形成开始思索,希腊人提出了“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中国人提出了五行理论,佛教提出“四大说”,犹太人则提出了神创论。

不同的理论导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的道教对生命的意义是积极的,认为可以长生不老;基督教则是消极的,认为人生是赎罪的过程。

而佛教则认为自然万物以及人生没有意义,不过是一个反复轮回的过程,是“色即是空,空既是色”的无意义过程。释迦牟尼佛认为只有涅磐脱离色空轮回才有意义。

有些人把色与空仅理解为女色,那就太浅了。 总之,"四大皆空"的空色观是佛教独特的思辩,是佛教对宇宙的基本看法。

佛中的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四大皆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

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

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家常说的“四大皆空”,是指哪四大啊

四大:地火水风,既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既地火水风。

四大皆空也有只地火风水四种毁灭世界的方式。使之空无一物。地震,(地空)火灾(火空),大风(风空),水灾(水空)。即非常直观的告诉世人现存的物质也是会被四大所空。菩萨,佛渡劫也不外乎靠修行渡过这四空。 四种方式都不会完全将外物 空 想要跳出三界。不入轮回,只有靠修行来得到。心无外物得道成佛。只有靠修行。水空为最厉害的一种,摧毁旧世界的时候又创造呢全新的世界,旧事物不留一点痕迹。其观点与基督教有可以说不是巧合的巧合。

佛教的四大与四大皆空

四大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着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 。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 。

四大皆空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 。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 ,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 。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

成语资料

词语解释

古时儒家对佛教理论的偏见。后为大乘佛法继承并究竟圆满地阐述了其产生,忍辱的真相。

字词解释

四大:古代称:忠孝仁义 为“四大”。

例如:对 不孝 的形容/不孝有三(种),无后为大!

出家人四大皆空:对于出家人,不能以忠孝仁义来衡量处事标准!

佛语有云:出家人因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

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

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李明权)。

佛家所说的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人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期亦无无名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已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羐碍无羐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娑婆诃。

佛教四大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