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山犯罪具有明确的目标,作案手段干净利落,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巨大,他是一个在中国刑侦史上具有坐标地位的罪犯。

白宝山从小就有偷窃的癖好,1982年3月获释后在北京一家生产红外发射管的企业当仓库保管员,1988年起开始做个体小生意,但生意失败,两次因为盗窃入狱,1996年3月,白宝山因重大抢劫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服刑期间,白宝山先后杀死两名狱友,后因枪支弹药不够,加上得知自己的母亲与父亲离异、妻子与别人私奔、儿子由外婆抚养后,决定不再进行越狱行动。

白宝山在狱中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残忍,他善于伪装和计划,在狱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赢得了其他犯人的尊重和信任,他也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漏洞和制度的不完善进行犯罪活动。

白宝山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觉,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犯罪心理和罪犯行为的深入研究,白宝山的犯罪行为和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白宝山的犯罪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法律制度的漏洞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以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

白宝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罪犯,他的犯罪行为和心理特征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从他的犯罪行为中吸取教训,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