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是什么意思?所谓“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古代纪年历法使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六十个纪年单位,组成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干支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是古人用于记忆时间:年月日时、方位、天象观测。年月日时为时间;方位为空间;所以干支是代表时空体系的符号。干支是什么意思?所谓“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古代纪年历法使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六十个纪年单位,组成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介绍
- 十天干:天干是什么意思?天干又称为“干”。天干共有十个,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天干阴阳学说:简单的说,单数属阳性,双数属阴性。
阳:甲丙戊庚壬
阴:乙丁己辛癸
- 天干五行学说:
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 天干方位:
甲乙:东方
丙丁:南方
戊己:
庚辛:西方
壬癸:北方
- 天干相冲:冲为强烈相克之意,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
- 天干相合: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
十二地支介绍
- 十二地支:地支是什么意思?地支共十二个,地支简称为“支”。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阴阳学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阳:子寅辰午申戍
阴:丑卯巳未酉亥
- 地支五行学说:
寅卯:木,寅属阳木,卯属阴木。
巳午:火,巳属阳火,午属阴火。
申酉:金,申属阳金,酉属阴金。
子亥:水,子属阳水,丑属阴水。
辰戍丑未:土,辰戍属阳土,丑未属阴土。
- 地支方位:
寅卯辰:东方
巳午未:南方
申酉戍:西方
亥子丑:北方
- 地支季节:
寅卯辰:春季
巳午未:夏季
申酉戍:秋季
亥子丑:冬季
- 地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 纪月:十二地支代表的十二个月,顺序为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戍,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
- 纪时:地支代表每天十二个时辰,
子时23时至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 地支六冲:六冲共六组,就是方位相对,互相冲动的意思。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戍相冲,
巳亥相冲。
- 地支六合:十二地支分成六组,两两相合后会化成另一个五行。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戍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合化为土。
- 地支三合:十二地支中,每隔三位的地支相合,合化出一个新的五行,称为地支三合,紫微斗数中又叫 “三方四正”。
申子辰合化水,
亥卯未合化木,
寅午戍合化火,
巳酉丑合化金。
- 四墓:又叫四库。墓就是坟墓的意思。库,就是仓库的意思。
木墓在未,
金墓在丑,
水墓在辰,
火土墓在戍。
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
天干地支一样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一样是指农历记时的年月日时辰完全一致,比方说,某一年的纪年为甲申年,那一月也为甲申月,那一日也为甲申日,那个时辰也刚好为申时,是什么命?好不好
追答这个我不太知晓,命运在各自手中!
万年历里面的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意思?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原始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简化后的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在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扩展资料:
据传,十二属相和十二地支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有句俗语说:“西南的猴子,西方的鸡;东北的老虎,西北的猪。”略有地支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方位中,申为猴、位居西南;酉为鸡,位在西方;寅为虎,位在东北;亥为猪,居于西北,由此可知,地支的来历是有一定自然科学规律依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