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这个词源于古代,表示儿童或幼童,在古代,孩子生下来时,头发自然下垂,因此人们用“垂髫”来形容幼儿时期的孩子。

“垂髫”到底是多少岁呢?根据古代的年龄称谓,“垂髫”一般指从出生到六岁左右的儿童,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束发,头发自然下垂,所以称他们为“垂髫”。

在古代,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从出生到两岁的孩子被称为“襁褓”,从两岁到六岁的孩子被称为“孩提”,从六岁到十岁的孩子开始学习知识,被称为“垂髫”,从十岁开始,男孩和女孩也开始束发,因此十岁以上的孩子被称为“总角”。

值得注意的是,“垂髫”不仅指年龄,还代表着一种形象和状态,在古代诗词中,“垂髫”常常用来描绘儿童或幼童的形象和状态,表达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的赞美和喜爱。

“垂髫”是古代形容儿童或幼童的一个词语,表示从出生到六岁左右的儿童,代表着一种形象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