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在我们印象中是十分冷血,伤害性很强的生物。蛇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无毒的蛇攻击性强,擅长突击和缠绕使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来捕获猎物,而有毒的蛇,是利用自身的毒素来麻痹猎物神经,进而来捕获猎物,也能保护自己。
十大毒蛇详情介绍
1、虎蛇
主要分布在海岸、湿地或溪涧地带,有刻意占据领地的习性,食性广泛,以食鼠为主,还会捕食青蛙、爬虫、鸟等,虎蛇一般在白天活跃,但是夏季也会在夜间出来捕食青蛙。虎蛇产自澳大利亚,其毒液里面含有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虎蛇一般出现在南方沼泽地的数量极多,呈现多种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有褐色和黄色条纹。是一种攻击性强,含有剧毒毒素,一种可以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栖。
2、褐蛇
是多出现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部的棕网澳蛇,是几种蛇的统称,褐蛇一般身体细长,头小,属于眼睛蛇科。褐蛇成蛇体色与周边生存环境十分相似,比喻干旱沙漠地方为褐色,灌木丛林则为暗绿色。该蛇的性情十分凶暴,而且所含的毒素毒性强烈,会对威胁它的事物进行反复攻击。
3、眼镜王蛇
与大家熟知的眼镜蛇有所不同,它不属于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单独的眼镜王蛇科。与眼镜蛇相比,眼镜王蛇的性情更加凶残,具有极其敏捷的反应能力,头部极其灵活,受到危险所喷射的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眼镜王蛇领地意识极强,在眼镜王蛇的地方上,几乎看不到其他动物的出现,而眼镜王蛇毒液的致死量只需要12毫克,被咬中会在数分钟类出现胀痛、反胃、腹痛、呼吸麻痹、昏迷等症状,被咬半个小时内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必定死亡,是世界十大毒蛇之一。
4、银环蛇
全身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毒性极强,是陆地第四大毒蛇,是眼睛蛇科环蛇属的一种,而银环蛇区别于其他蛇类,它的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是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可能突然地发起进攻,所以不建议直接用手来抓弄他们。银环蛇的毒囊很小,但是毒性十分强烈,被咬患者会出现局部麻痹,呼吸麻痹等症状,即使注射了抗毒血清,也是十分危险的。
5、黑曼巴蛇
栖息于开阔的灌木丛以及草原等干旱地段,是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蛇类,头部呈现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它属于前沟牙毒蛇,毒液为神经性毒素,毒性极强,黑曼巴蛇天生攻击性十分强烈,还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可以一跃而起,挺直身躯站立。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就可以杀死一位成年人,而被咬过后身体很快瘫痪,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然后死去,在非洲当地,致死率高达75%,而未使用抗毒血清的咬伤者死亡率接近100%。
6、印度环蛇
又叫“普通环蛇”,毒性非常强烈,是印度四大毒蛇成员之一,也是最长造成严重蛇伤的一种,印度环蛇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夜间活动,印度环蛇的毒素比一般眼镜蛇的毒素要强,只需要2-3毫克就可以让人丧命,而这种毒素会破坏生物神经系统,咬伤过后疼痛感并不明显,但是6-8小时就可能让人死亡。
7、鼓腹咝蝰
又称为非洲最普遍的毒蛇,繁殖能力极强,移动速度快,有较强的攻击性,体积大,平均身长1米,而且粗壮,一般都是用伪装来保护自己,会突然以高速来进行袭击。被鼓腹咝蝰所咬可以造成局部及系统性的征状。根据局部的程度及种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系统性类别,即较少或没有表面外漏,及有出血迹象,如瘀斑、流血及肿胀。两者都会有剧痛及敏感,而后者更会有扩散的表面或深层坏疽。严重的因过度出血或凝固会导致肢体不能伸缩。
8、非洲树蛇
十分善于伪装,身体颜色和眼睛颜色都会变化,很好的和周围的环境融入一体,经常借助伪装术来捕获猎物,它的毒液很强,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在游蛇科中是可以危害人类的毒蛇之一,被他的毒牙咬伤后引发出血而致死,占据奈吉尔·马文南非十大致命毒蛇名单上的第九名。
9、响尾蛇
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它们使用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这些毒素可以使猎物立即麻痹或死亡,响尾蛇出生时已有可以注入毒素的尖牙,且能够控制注入的份量。它们一般会向猎物注入整剂毒素,但有时在防御时亦可能会注入较小剂量,甚至没有剂量的毒素。受惊或受伤的响尾蛇则未必会如此。幼蛇虽然可能未必会像成年的蛇般注入相同剂量的毒素,但都足以令人死亡。
10、蝰蛇
是一种剧毒的蛇种,蝰蛇可以控制毒牙的运动,有时候可以只用一颗毒牙来注入毒液。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并有一过性晕厥现象,因其毒腺含有促凝血毒素及溶血毒素,引起"DIC"出血及红细胞破坏,严重者常因为脑出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