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燕窝的金丝燕长什么样

燕窝又名燕菜,为金丝燕及同属燕类经胃消化腺分泌出的黏液与绒羽筑垒而成的窝、巢。多建筑在海岛的悬崖峭壁上,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保健营养品,历来有“稀世名药”、“东方珍品”之美称。燕窝名列燕鲍翅之首,既是高级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又是一种驰名中外的高级滋补品。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燕窝,也吃过/见过燕窝,但是做出燕窝的金丝燕到底长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全世界共有超过24种燕子,而我们食用的燕窝是:爪哇金丝燕(英文名:Aerodramus fuciphagus)和大金丝燕(英文名:Aerodramus maximus)所筑的巢,通常我们统称为“金丝燕”。金丝燕全长只有约12厘米。栖于岩洞外,在红树林、橡胶林等上空飞翔,以昆虫为食。

金丝燕地理分布在哪些地方?

金丝燕,鸟纲,雨燕目,雨燕科(Apodidae),金丝燕属 (Aerodramus)各种类的通称。体长约13 cm。上体羽毛黑或褐色,有时带蓝色光泽。下体灰白色。翼尖长。足短,淡红色,四趾均向前。群栖,食虫。繁殖期以唾液将羽毛、泥土等混合胶结成巢,巢置于海岩中峭壁上,即著名的滋补品——燕窝。可供食用、药用。同属有多种,只少数几个鸟种所筑的巢可食用。分布于印度、马来群岛一带。中国分布于海南、西藏、云南、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区。

地理分布:

产燕窝的金丝燕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一带,营群栖生活。产于马来西亚沙涝越的爪哇金丝燕,仅在海滨的一个大崖洞里就有200万只以上,可算是金丝燕数量最大的集居点。中国西部、南部以至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均产有短嘴金丝燕,但它们不出产可供食用的燕窝。海南省的大洲岛上戈氏金丝燕可生产食用燕窝,但由于数量极其稀少,早已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禁止采摘其燕窝,目前种群数量推测仅十余只或二十余只,在野外很难见到。

金丝燕有多少种?能作为食用燕窝的金丝燕是其中的那几种呀?求专家科普,最好能附参考材料。

筑造可食用鸟巢的燕子叫金丝燕有三种, 就是:东南亚爪哇金丝燕、淡腰金丝燕、尼亚山洞大金丝燕所筑的燕窝。这三种燕子筑造的燕巢具有商业价值。它们拥有棕灰色的羽毛,在其腹部及尾部底下有不同的灰色和白色。这些燕子是以其舌头底下的大唾液带分泌粘液状物体来筑巢。燕窝就是这种粘液状物筑成。淡腰金丝燕居于越南的会安省,所制造的窝是燕窝中的极品,产量不到全球的百分之一。其次是东南亚爪哇金丝燕它的体积较小,重约15至18克,其尾部有条状灰色羽毛。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尼亚山洞大金丝燕体积较大,翼展长达13厘米,体重约28克,脚底长有小羽毛。它所筑造的窝唾液状物较少,其窝与较多的羽绒混合而成。

金丝燕主要产地分布在马来西亚砂拉越的苏艾(Suai)、巴南(Baram)的山洞内及其岸外的大沙当岛、拉基尔岛(Pulau Laket)和西马东海岸。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的岛屿。 

东南亚爪哇金丝燕                              淡腰金丝燕                                尼亚山洞大金丝燕

洞燕和屋燕是同一种金丝燕做的窝吗?各国的燕窝都是同一种金丝燕做的窝吗?

洞燕和屋燕不是同一种金丝燕做的窝。产燕窝的燕子为雨燕科,金丝燕属和侏金丝燕属的部分鸟类,比较常见的种有大金丝燕等,在印尼和马来都有戈氏金丝燕和、爪哇金丝燕。

金丝燕的种类介绍

金丝燕种类大致有15种,会制造“燕窝”的燕子在生物学上被归类为:动物界,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雨燕目,雨燕科,金丝燕属,种有:褐腰金丝燕、灰腰金丝燕、爪哇金丝燕、方尾金丝燕、短嘴金丝燕、白腰金丝燕、小白腰金丝燕、白喉针尾金丝燕、 白腹金丝燕、小白腹金丝燕、戈式金丝燕等。成年金丝燕平均的身厚(含毛)约4cm,身长约10cm,双翅展开约22cm,重约20g,脚短且软,四个脚趾都朝前方无法抓握,所以不像一般的鸟类三个脚趾朝前一趾朝后,能栖息在电线上或在地上行走, 金丝燕只能用四趾钩住挂在垂直的墙壁或岩壁上。金丝燕对回音有很好的定位感,能在漆黑的环境中自由飞行并找到原来的栖息点。成年金丝燕每年会有三次产卵, 每年4月、8月、12月是金丝燕的产卵高峰期,每次产两个白色的卵,长约2.0cm,宽约1.2cm,重约3.5g,每次产卵前约30天开始筑巢,每次筑巢都是雌雄燕一起筑需约30天, 卵的孵化期约20天,小金丝燕孵化出后雌雄金丝燕会一起哺育,约40天后小金丝燕即能自行飞翔觅食且另行寻找栖息点,不再使用此巢,从筑巢到小金丝燕飞离需要90天。

物种名称:短嘴金丝燕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

体型略小(14厘米)近黑色金丝燕。两翼长而钝,尾略呈叉形。腰部颜色有异,从浅褐至偏灰色,下体浅褐并具色稍深的纵纹。腿略覆羽。

亚种innominata较指名亚种腰色更灰。亚种inopina色最重。亚种rogersi体型比指名亚种略小,且腰部色彩仅略深于背部,下体较白,腿无羽被。虹膜-色深;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chit chit作叫及低音的、似织针在头梳上横拉而过的嗒嗒声。

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东南亚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

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innominata在华中繁殖,泰国越冬;inopina繁殖于云南东部、四川及华中地区。亚种rogersi为仅见于云南西南部永德的罕见留鸟,与 inopia和innominata相连分布(参见郑作新,1987; 1994)。习性:结群快速飞行于开阔的高山峰脊。营巢于岩崖裂缝,巢以苔藓为材,不可食。

注:有些著者将印支金丝燕C. Rogersi、 [中国] 金丝燕C. innominata视作独立种。M. de Shauensee(1984)所列的 [大金丝燕] C. maxima maxima事实上是此种的标本错定。这导致了一些文献上的混乱 (见Yan et al.,1996)。

物种名称:戈式金丝燕

物种特征

描述:纤小(12厘米)的深色金丝燕。尾略呈叉形。上体黑褐,腰灰白、色淡,而尾部色深。下体灰褐,腹部具浅色横斑。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紫红色。

叫声:高调的tscheerrr声,常在繁殖地附近作叫。

分布范围

印度支那、马来西亚及北婆罗洲。

分布状况

种群数量稀少。指名亚种繁殖于海南岛东南部的大洲岛,三个山洞充其量有200余巢。也可能在中国南海的一些岛屿上更为常见。

习性

繁殖于海滨岩崖裂缝。淡黄色透明唾液而成的燕窝被采来做羹汤。此燕能以声波定位。

物种名称:爪哇金丝燕

爪哇金丝燕分布在我国西南部、泰国、马来半岛与中南半岛等地,全长约120毫米。上体黑褐色;头顶、两翼和尾羽更为暗浓;腰带斑较淡;下体为灰褐色,羽轴略呈暗褐色。我省的大洲岛上的爪哇金丝燕可生产食用燕窝,加上历年采窝,数量并不多。

注:有些著者把此种归入爪哇金丝燕C.fuciphaga(参见郑作新,1987)。可将本种归入Aerodramus属。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2000《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什么是金丝燕

产燕窝的金丝燕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营群栖生活。产于马来西亚沙涝越的方尾金丝燕,仅在尼亚海滨的一个大崖洞里就有200万只以上,可算是金丝燕数量最大的集居点。

中国西部、西南部以至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均产有短嘴金丝燕,但它们不出产可供食用的燕窝。海南省的大洲岛上爪哇金丝燕可生产食用燕窝,但数量有限,加上历年采窝,现在最大的群体仅有60~70只。

形态特征

跗跖全裸或几乎完全裸出,尾羽的羽干不裸出。大致分15种。一般都是轻捷的小鸟,比家燕小,体质也较轻。雌雄相似。嘴细弱 ,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而细弱,4趾都朝向前方,不适于行步和握枝,只有助于抓附岩石的垂直面。羽色上体呈褐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或纯白。

金丝燕的巢生活习性 某些金丝燕和油鸱(oilbird)是已知的鸟类中能像蝙蝠那样用回声定位法在黑暗的洞穴中找路的。其「声纳」由频率为1,500∼5,500赫(人耳能听见)的卡嗒声组成。每秒约6次。能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巢呈小托座状,有时有一点蕨类和树皮,可能黏附在树或峭壁上,但通常建在山洞或海岸洞穴中。一群鸟可多到100万只。 褐腰金丝燕、灰腰金丝燕、爪哇金丝燕和方尾金丝燕用以造巢的唾液一经风吹就凝固起来,形成半透明的胶质物,即名贵的滋补食品燕窝。燕窝分白燕窝、毛燕窝、血燕窝、燕根等。白燕窝是金丝燕初次做的窝,质纯而洁白。为燕窝中的上品。

短嘴金丝燕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略小(14厘米)近黑色金丝燕。两翼长而钝,尾略呈叉形。腰部颜色有异,从浅褐至偏灰色,下体浅褐并具色稍深的纵纹。腿略覆羽。

亚种innominata较指名亚种腰色更灰。亚种inopina色最重。亚种rogersi体型比指名亚种略小,且腰部色彩仅略深于背部,下体较白,腿无羽被。 虹膜-色深;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chit chit作叫及低音的、似织针在头梳上横拉而过的嗒嗒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东南亚及爪哇西部。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innominata在华中繁殖,泰国越冬;inopina繁殖于云南东部、四川及华中地区。亚种rogersi为仅见于云南西南部永德的罕见留鸟,与 inopia和innominata相连分布(参见郑作新,1987; 1994)。 习性:结群快速飞行于开阔的高山峰脊。营巢于岩崖裂缝,巢以苔藓为材,不可食。

注:有些著者将印支金丝燕C. Rogersi、 [中国] 金丝燕C. innominata视作独立种。M. de Shauensee(1984)所列的 [大金丝燕] C. maxima maxima事实上是此种的标本错定。这导致了一些文献上的混乱 (见Yan et al.,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