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到底是不是汉人,陈家洛是乾隆的胞弟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1735年登基,在位6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1735年登基,在位60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掌权63年4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自诩“十全老人”。

康熙五十年,也就是1711年,弘历生于雍亲王府。他前面有兄长四人,老二早夭,未能排行,故而弘历在家行四。他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祖父康熙帝初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这份喜爱使其父雍正在夺嫡之争中颇占优势。

正是因为这份帮助,雍正帝即位之初,便把年仅13岁的弘历作为心中的储君。雍正因为忙于夺嫡,对弘历疏于教育,登基之后立即补救,使弘历短短几年便兼通满、汉之文,遍习文武。雍正五年,蒙爹爹赐婚,弘历与满洲名门察富察氏结为夫妻。

1735年,乾隆即位,次年为乾隆元年。初政时以儒家理念为指导,施行仁政,内稳朝局,外安边疆。乾隆中期,全国各地的农、工、商业都较为发达,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朝进入了人们赞称为文治武功兼备、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的“康乾盛世”时期。

不过乾隆在即位之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也曾效法先祖大兴文字狱。乾隆共制造文字狱130多桩,占整个清朝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王锡侯《字贯》案、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徐述夔《一柱楼诗》案都是发生在乾隆时的文字狱大案。

乾隆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在清朝皇帝中当属第一。在他统治期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种,最大成就是他亲自倡导并编成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乾隆进入中年以后,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还喜欢各地巡幸,一朝多达150次,在清史之中首屈一指。乾隆大量消耗国家人力物力,贪污腐化又再次开始盛行。乾隆晚年宠信和珅,导致和珅专权,贪赃枉法,严重破坏了吏治。吏治一坏,直接导致了乾隆后期统治走向下坡路。

乾隆六十年,立颙琰为皇太子,第二年嘉庆帝即位。不过嘉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直到乾隆死后才独掌大权。嘉庆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康熙帝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爱新觉罗氏,名玄烨(满语:ᡥᡳᠣᠸᠠᠨᠶᡝᡳ,穆麟德:HiowanYei,太清:HiuwanYei),汗号“恩赫阿木古朗汗”(蒙古语:ЭнхАмгаланхаан),年号“康熙”。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一年农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时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圣祖仁皇帝”(满语:ᡧᡝᠩᡯᡠᡤᠣᠰ 相关飞外 康氏飞外 [9卷]康氏家谱康氏家谱棑溪康氏飞外 十卷棑溪康氏飞外 十卷
雍正帝 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氏,讳胤禛(满语:ᡳᠨᠵᡝᠨ,转写:InJen),镶黄旗满洲人,汗号“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蒙古语:НайралтТөвхаан),年号“雍正”。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于1722年12月27日登基,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设军机处加强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相关飞外 雍氏飞外雍氏家谱吴氏宗谱
和珅 和珅(满语:ᡥᡝᡧᡝᠨ,穆麟德:Hešen,太清:Hexen;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诗人。和珅亦有经商,是清朝历史上的豪商,历史上最成功的官员(按年代市值率比较)。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位,连英特使马戛尔尼也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幺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成为后世学者称之为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 相关飞外 和姓世系図・和姓家谱和和氏家族和氏飞外和氏飞外
更多精彩文章
· 【小谱说堂号】乾隆身世之谜,他和陈家洛到底是不是亲兄弟? 金庸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提及了海宁陈氏的一件秘辛:当朝皇帝弘历和陈氏之子陈家洛是亲兄弟。也就是说,弘历不是雍正的儿子,而是大学士陈世倌的儿子!天地会总舵主陈家洛故事是这样的:雍正皇帝胤禛还在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相善,两家时有往来酬酢。这一年恰巧两家都生孩子,月、日、时辰皆同。胤禛命人抱来看看,等孩子被送回时,陈家发现已经易男为女,大惊失色,但是不敢追究,更不敢声张。没有多久,康熙去世,胤禛即位。陈氏之子由此成了皇帝。也有人说,陈氏之子抱进雍亲王府第时是王妃暗中偷换,雍正帝也不知道。等弘历成年即位,也怀疑自己是陈氏所出,所以数度亲赴海宁察访,一定要弄个明白。还有人传说,弘历自知不是满族,在宫里时常穿汉人服饰,有一天还穿着汉人的衣服问别人像不像汉人。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海宁陈家,就是为了回家省亲。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除非是天子临幸,这门不要轻易开户。”从此这座门就 · 乾隆当年追问的“蓟门”到底在哪儿? 文/遐迩北京是古都,早在商、周、秦、汉、隋、唐时代,就有燕蓟之称,又有蓟城、蓟州、蓟县、蓟门、蓟北等称谓,但是据文献考证,不论是蓟城、蓟州,还是蓟县,都没有一座城门叫“蓟门”。“燕京八景”其中的“蓟门烟树”景区,是元大都城垣遗址,但是元大都也没有一座城门叫“蓟门”。元大都外城(大城)城门不少,东南西北都有城门,但没有一门叫“蓟门”。那“蓟门”是空穴来风吗?应该不会。任何文化都是有渊源的。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蓟门烟树”景区就是“蓟门”所在地。这里有一个传说。乾隆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吟诗作乐,二是喜欢寻幽访胜。一次乾隆在读古诗时,看到“蓟门”一词,随口向侍读大臣发问:“蓟门在哪儿?”侍读大臣也不知道,但又不敢说不知道,只好敷衍道“在古城”,乾隆较起真来,要去“蓟门”赏玩,这可难坏了大臣,去哪儿找“蓟门”啊?去延庆的古城要走二百里,去房山的古城要走一百里,去石景山的古城也要走五十里。只有一处古 · 揭秘:西施是哪国人?西施的原名到底叫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怀。而以美貌来看,西施排在绝对第一位,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简直不能用言辞来形容。但是,西施刚开始不叫西施,她也不姓西,而西施这个名(dps是什么意思?dps在游戏中是指一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伤害总量/战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一次战斗中,你攻击起来的每秒伤害。)字据说还是越王勾践取的:西施出生在当时越国诸暨苎萝山地区,其本姓施,叫夷光。诸暨那时还是很荒凉的地方(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都没有所谓的水田可以种。他的父亲靠砍柴卖柴为生,母亲靠织纱浣纱(就是洗纱)补贴家用。而这两个职业确实当地百姓最普遍的生活来源。因此,西施自小就跟母亲织纱,洗纱,她经常洗纱的那条河后来被称为浣纱河。当时,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莫大屈辱后回国卧薪尝胆,要报复吴国,而文种等人献计,用美女来消磨吴王夫差的意志。因此,勾践派了很多的人下去暗访美女,这些人有一天来到诸暨,正好看到正在洗纱的施夷光,只见她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这位星探被这 · 乾隆周氏进士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周长发二等9名,浙江会稽县周承勃二甲29名,陕西西安府咸宁县周资陈二甲36名,陕西西安府高陵县周雷三甲19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周祖寿三甲47名,汉军镶红旗周联缙三甲57名,湖北荆州府监利县周应宿三甲134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句容县知县周绂三甲213名,云南云南府易门县玉樊屯玉皇阁村人,广东新会县、东莞县知县-周怀济三甲248名,江南江宁府溧阳县周宣徽(长沙)周昌德(零陵)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周玉章二甲36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周煌二甲46名,四川重庆府涪州(今涪陵)人,官至兵部尚书。赠太子太傅,谥文恭。周连登三甲77名,陕西西安府泾阳县周洵三甲81名,顺天府昌平州人,乾隆十一年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知县,十二年(1747)来任河南宜阳知县。周方燧三甲122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周礼三甲129名,直隶大名府大名县周起A三甲156名,江西广信府广丰县周作哲三甲159 · 隋唐的皇室到底是不是鲜卑 隋唐的皇室是不是鲜卑,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母亲是什么民族。隋朝中的文献皇后即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就是鲜卑族的后裔,元贞太后是鲜卑族贵族的第四个女儿,而她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生母。而唐高祖还有一位纥豆陵氏的皇后,这个皇后也是鲜卑族,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族。这么算下来,隋唐的母系血统中,其大多都是鲜卑族,那么,他们的子孙肯定也会有鲜卑的血统。《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李渊的家族和陇西望族李氏毫无关系。他引用陈寅恪的论文作根据,李渊的家族是河北赵郡的李氏。这里,隋唐皇室的姓氏宗族中存在鲜卑渊源,我们也可以从隋唐制度中捕捉到有鲜卑族的民族特点。隋唐制度中很多延续周朝制度,其中,非常重要的“府兵制”和“均田制”就是来自鲜卑族的制度。即刻扫码,参与李氏家族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