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是家里的独子。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2013年考取博士。黄洋同学因喝饮水机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2014年2月18日,投毒者(林森浩)被一审宣判死刑。

同日投毒者(林森浩)上诉。

2015年1月8日,投毒者(林森浩)被二审宣判死刑。

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已于2015年12月11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中文名

黄洋

性别

出生日期

1985

去世日期

2013-04-16

星座

白羊座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四川自贡荣县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人物经历

黄洋

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是家里的独子。  2004年,黄洋参加四川高考,考出590多分(满分750分)的好成绩。因为想读北大金融,他选择了复读,并在次年考出了690分(满分750分)的高分。但在填报志愿时,家人认为报考北大有点风险,于是选择了复旦,就读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之后转专业到临床医学。其后,黄洋获得直研资格,成为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在放弃直博机会找工作未果后,不久前他又通过考博初试,是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博士初试的第一名。

在2010年复旦大学的一个奖助仪式上,黄洋曾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体弱多病,家里欠下了大笔钱。在学医这条道路上,我不是没有过犹豫。就在保研的那段时间里,我其实有些挣扎。想到家里的情况,又想到学医这条道路如此漫长,我动过放弃直研、出去工作的念头。最后,是老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以及自己的那一份坚持,让我决定继续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本科五年里,黄洋参加了两次支教,大一暑假去安徽颍上,毕业之际参加青年公益组织“圆梦墨脱”赴西藏墨脱支教。本科毕业后,他直研进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学习。[1]

个人生活家庭生活

黄洋是家中独生子,父亲黄国强今年57岁,母亲杨国华今年55岁(2013年),黄洋出生时奶奶根据他父母的姓氏,为他取了黄洋这个名字,希望他心胸和志向像海洋一样辽阔远大。

黄洋出生时,母亲在当地供销社工作,父亲在简阳一家机关上班。母亲动过胆结石手术,后来发生粘连,他上大学那年,又到重庆做了肝管结石手术,长期卧床,黄洋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挣来的钱为母亲治病。

健康状况

2013年4月1日黄洋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4月16日据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消息,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人物事件

投毒案受害人

黄洋于2013年4月1日因身体不适被中山医院收治,入院后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并经医学检查未发现病因。校方一面要求医院全力救治,一面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警方通报在学生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的林某存在重大犯罪嫌疑。

喝水时发觉有异味

根据室友回忆,4月1日前后,黄洋在宿舍使用饮水机喝水时,发觉水有异味。其后,黄洋将有异味的水倾倒,并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这么做的举动,黄洋曾向师兄解释,“别让其他室友喝了。”

抢救无效死亡

黄洋 抢救无效死亡

4月3日左右,黄洋的肝脏功能出现弱化,黄疸指数高,凝血能力比较差,进入肝昏迷状态,于是采用mars治疗(代替性肝脏功能治疗)。虽然医院动用最好的力量全力救治,但之后,黄洋所有的肝功能指标以及生命体征不断恶化。最后死亡是因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排除了食物和生物致死的因素,确定“凶手”为有机化合物。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受害学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中写道“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黄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病情纪录

之后,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黄洋由入院至死亡约半个月内的身体状况。

4月1日,因“恶心、呕吐2日余,伴高热”入院,晨饮水约50ML,觉怪味,1小时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胃内容物十余次,无咖啡样,中午出现寒颤,体温升高至39.7度感腹部隐痛,无腹泻……考虑急性肠胃炎,予以抗感染,解痉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下午16点体温为39.3度……4月2日,仍有呕吐,发热,腹部隐痛……4月3日,诊断为

“急性肝衰竭”

,神智清,生命体征平稳……4月3至6日,患者神智清醒,其间有

双侧鼻翼出血

……4月7日,患者出现烦躁,意识不清,须

药物镇静

……肝脏大小正常,未见胆管扩张,回声无明显变化,门脉血流速度正常,未见血栓形成,脾脏稍大,少量腹水……4月8日,呼吸机辅助通气,全身皮肤重度

黄染

,双肺呼吸音稍粗,呼吸道内有粉红色稀薄痰液,腹软,无压痛反跳痛……4月9日,病情同前,患者较躁动……4月11日,警方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13日,瞳孔放大;4月,14日下午,没有了

脑电图

,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4月16日下午,肝硬化

、脑死亡去世

有毒物

2013年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该生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据媒体调查,黄洋遭投毒后,开始几天无法判断毒素,治疗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师兄孙某收到一个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并据爆料,事件或因两人争夺直博名额,毒物为二甲基亚硝胺(一说四氧嘧啶、四氯化碳)。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网友以及记者寻找了一些关于嫌疑人的信息。

学习经历

林某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保送复旦大学医学院,学习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林某就曾参与一项病理研究课题,内容是测试一种中药制剂的小鼠毒性试验,而这种中药制剂其主要功用正是作用于肝细胞。

工作去向

案发前在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实习。

2013年3月9日正值其学校博士考试,林某却没有参加。林某曾在微博中表示,他与导师出现了不愉快。不过,据透露,林某已经找好了工作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的一家附属医院,林某已经做好回家乡工作的打算。

2013年4月8日,林某被拘前所发的最后一条微博大意是,有时候挺痛恨医生这个行业,因为对于寻求帮助的病患总不能帮助到底。

同学称其“脾气古怪”

同学坦言,林某的脾气确实有点古怪,“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跟同学一起玩,他不打招呼就跑了。”小吴说道,林某有点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但他对朋友还是好的,不是说多么关心你,而是那种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帮你。”

两人并无纠纷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林某虽然与受害人黄洋共住一室,但同楼同学反映两人间似乎并无纠纷。据报道,黄洋与涉嫌投毒的林某目前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林某学业也很优秀,学业主攻B超方向,平时经常在实验室用小白鼠做低剂量毒药测试。

被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上海警方确认,涉嫌投毒杀害室友黄洋的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9日“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警方通报案情

2013年4月19日,上海警方通报复旦投毒案情,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诸如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

投毒案之谜

截止至2013年4月19日,黄洋去世已经两天,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比如犯罪嫌疑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凶手,其作案动机是什么,所投的有毒物质到底是什么,他是如何得到的?

毒品的来源

之前根据调查,学校大部分师生倾向于来自于学校实验室,今天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说,案发之后他们做过摸底调查,他们对毒药的保护在制度上是健全的。

神秘短信

在相关媒体报道中,最终能够确定中毒来源的是黄洋的一位师兄,他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说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因而才锁定了后来我们所知道的一连串名字,黄洋的同学、师兄包括校方的说法都是,这条短信是存在的,而且这条短信是最后锁定林某为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后探明了黄洋中毒原因的关键所在。

关于两人的关系

林某为何要向黄某投毒?目前网上流传两种说法,一是“玩笑说”,称投毒缘起“开玩笑”。一是“嫉妒说”,称黄某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林某可能出于嫉妒而投毒。据报道称,黄洋曾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知情人士称,直到13号晚上,相关嫌疑人被带出寝室后,同学们才得知此事。

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透露,受害人黄某与嫌疑人林某并不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微博上广泛流传的林某因妒忌黄某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而起意投毒的说法只是坊间传言,并非事实。

人物评价

黄洋

媒体报道称,黄洋在校读书期间,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法纪观念强,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还是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立自强、生活简朴、孝敬父母的好学生,并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分担责任。

亲友回忆

黄洋的大姑父杨开祥说,黄洋本来填报的是经济学专业,因为选择服从专业调配,后来被调配到医学专业。“考虑到外公和妈妈都有病,他最终还是同意了。他平时给妈妈打电话是最多的,因为妈妈有病,他最关心妈妈的病情。”黄资蓉说,“他妈妈动过胆结石手术,后来发生粘连,他上大学那年,又到重庆做了肝管结石手术,长期卧床,治好妈妈是他一直的想法。”

中学档案记录

自贡市荣县中学校方提供的一份资料上,记录了中学老师们对黄洋每年的评语。

档案上记录:中学第一学年,该生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对班委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在工作上显得不大胆。

第二学年,该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但工作中还欠大胆主动,学习方法较好,这为你成才打下了基础。

第三学年,该生勤学好问,科目平衡,成绩稳定。三年来一直处于年纪前15名左右,工作中主动大胆。

网友议论

网友@含蓄的河蟹在15日晚间称,受害者黄洋已经脑死亡。“(15日)上午去ICU瞅下,觉得熬不过今天了,因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入急诊的,2天后迅速爆发性肝衰竭,TTP,肾衰竭入ICU,几天来输血血浆,凝血因子,人工肝,床边透析,不见好转,随后DIC,呼衰,脑水肿,今天脑死亡,12天花费了26万。呜呼哀哉!”

据“受害人的好友”网友@Hillary乔称,受害者黄洋已经脑死亡。“受害人是我好朋友。周五去看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哭了好久,至今不敢相信,短短一周好好的人就没了。更没想到竟然是被人下毒。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犯罪。下毒人是好友的室友,放了10倍剂量的实验用药在饮水机里,导致好友几天内迅速肝衰竭肺气肿继而脑死亡。”但@Hillary乔已将该微博删除。[2]

案情进展

2013年4月19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疑投毒致死案有新进展,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

警方称,他们在2013年4月11日接到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2013年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接警后,上海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12日,林森浩被警方拘留。

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合、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2013年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2013年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2013年4月16日下午去世。

对于林某是否认罪,昨日上海市公安局宣传负责人表示,警方提起批捕,就说明证据确凿。“只要证明他有犯罪事实的,就能够说明证据确凿,但到底是不是承认我不清楚。”

校方称也想知道真相

2013.4.19下午,复旦大学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对于警方公布的林某从实验室取走剧毒化合物涉及到的实验室管理问题,以及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合一事,警方除了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外,未向其透露更多的细节,暂时无法做出回应。警方已向检察院提请逮捕林某,“可能需等待检方透露更多的细节后,才能作出回应”。

对于警方所说的因生活琐事导致不合而投毒,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说,由于案发之后,林某就被警方带走,所以校方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琐事引发了投毒,对于这一点,校方也很想知道真相。

此外,对于网上称该校“在半年前及不久前实验室曾两次丢失过该药物”的说法,复旦大学回应称,目前尚未来得及对该消息进行核实,暂时尚无法证实。

昨日,黄洋父亲的代理律师刘春雷告诉记者,尸检报告还没出来,警察还在侦查阶段。

记者致电黄洋父亲时,他第一反应是觉得“挺可怕的!”黄父说,之前他对林某并没有什么情绪,但“的确是很气愤!”

知情人称两人早有不合

在警方公布这一消息前,关于林某的作案动机外界有诸多猜测。有消息称,林某与黄某因存在竞争关系而心生嫉妒以致投毒,后复旦大学辟谣称两人在专业方面并无竞争关系;也有消息称,林某因与寝室另一人关系不合,在饮水机中投毒而误伤黄某,事实证明也并非如此。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家最没有想到的——因为生活琐事而致关系不合,导致心怀不满而预谋投毒。因为生活琐事而致投毒杀人,这样的作案动机令人大感意外,同窗同寝的好友,何至如斯?

据知情人透露,其实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合已有一段时间,林某对黄某的不满日积月累以致最后一念之差而做出疯狂举动。

另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事情是,警方最终证实毒物的确来自复旦大学的实验室。

复旦实验室管理存漏洞

有媒体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多名研究生表示,尽管学校对于有毒实验物质有严格保管、取用程序,但在具体使用时仍有被私自带出实验室的可能。一名博士生表示,业内的行规对于有毒实验物质的使用越少越好,毕竟在取用时对操作人员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风险。即使需要取用,必须经过导师的审批、逐级报备等严格手续才能拿到。“但拿到手后,就是你一个人做实验了,截留一点是有可能的。”该博士生说,截留的有毒物质只要存储得当,完全可以带离实验室随意处置,毕竟离开实验室时,没有强制检查手段和设备。

教育部妥善做好后续工作

昨天下午,教育部也特别发布消息,称部分学校发生的学生安全事件令人痛心。

为此,教育部十分关注,要求所在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妥善做好后续工作,同时特别提醒各地各校务必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要更加关心学生,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疏导情绪。希望家长与孩子多沟通,与老师勤联系,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网友期待警方公布更详细结果

上海警方公布的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网友热议。

一些网友认为,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产生了投毒杀人的行为,让人很难理解;也有人觉得总有人会对小事情耿耿于怀。更多的网友希望警方能够给出详细的调查结果,也希望给出相关的证据和调查视频。网友“help黄”求警方公布林某的具体杀人动机,到底什么样的生活琐事要闹到下毒杀人,而且手法简单让人第一时间就被怀疑上,并且也不破坏现场也不销毁证据。

学长都很伤心但还需冷静

昨日,黄洋的一位学长说,他记得最后一次见黄洋是两个月前。“那天黄洋提醒我组织去一位老师家的聚会,那是我们每年的传统。”

他说,参加聚会的同学每人都带了礼物,黄洋带了四川的特产兔头,还有母亲制作的四川腊肠。“为了照顾不同的口味,腊肠有辣的,也有不辣的。现在想起来,其他人带去的礼物都是自己顺手买的,只有黄洋带去的是特别做的。”

“我今天也看到了嫌疑人林某被正式逮捕的消息,我只希望公众和媒体不要过度干预这件事,就让它走正常的法律程序。我们都很伤心,都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冷静下来,给黄洋的家人一个平静的环境,他们已经很痛苦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平静地对待嫌疑人。”这位学长对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募捐替黄洋同学尽一份孝心

日前,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在校内组织了为黄洋募捐的活动,并设立线上募捐,鼓励师生和社会各界帮助痛失爱子的父母。研究生会工作人员表示,后续还将筹办一些有人文关怀的活动,尽学生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家庭。

此前,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在官方微博上发了一条捐款倡议书,“我们向全校师生倡议,希望大家解囊相助,为他父母今后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替黄洋同学尽一份孝心!”立刻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

从16日下午开始,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在复旦大学的本部食堂、北苑食堂和枫林校区的枫林餐厅门口设置募捐箱,现场倡议师生捐款。许多人来到募捐箱前捐款。

上海法院正式受理复旦投毒案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于2013年10月30日立案受理复旦投毒案,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该案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一审被判处死刑

2014年2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审维持原判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高院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最后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法院核准。

执行死刑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核准林森浩死刑。

2015年12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据悉,行刑之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安排林森浩与其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11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同意尸检

经黄洋父母同意,黄洋的尸检已于2013年4月17日进行,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

2013年4月15日傍晚,黄洋的父亲黄国胜称,儿子病情迅速恶化,深陷昏迷都来不及跟自己说句话。

黄国胜称,儿子住进医院后,他赶到上海,并在案发寝室借住过一晚,寝室就他和嫌疑人林森浩住,“他问我‘找谁’,我说是黄洋的父亲,我先主动打招呼的。当晚没有聊其他的情况。”

黄国胜说,“当时看不出什么,他也还好。要等警方先有判断才行,没有证据不能去判断。我不了解这个同学,对他没有情绪、偏见。”

黄家的几位亲属也赶到上海与黄洋父母会合。复旦大学已安排黄洋家属住宿。经过警方调查,复旦投毒案嫌疑人林森浩浮出水面,据说林森浩本想小剂量投毒慢性致残或致死同寝室的姜成却误杀成了黄洋,关于嫌犯林森浩,27岁(2013年),广东汕头人,学习成绩优秀,尤爱英语,高考时以6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2010年,林森浩因成绩优异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在中山医院见习。

是否也存在医疗事故?

黄洋是2013年4月1日发病的,直到2013年年4月16日死亡,前后经历了十五天的时间,医院到底在干什么?组织了几轮专家的会诊,难道就真的没有看出是中毒症状,难道就不能采取一点针对中毒症状而进行的消毒去毒治疗,白白的浪费了十五天的宝贵时间?“对症下药是医院医生治疗患者的有效途径,看不出病因就瞎用药,受伤害的还是患者,反而会增加疾病,甚至死亡,也难怪很多患者在医院就诊死了,医院没有任何的责任,这次黄洋在上海医院死亡了,到底医院有没有责任?那些个医院的专家学者是不是都是吃干饭骗来的,用虚假的学术论文骗来的?——

以上这段也是大多数非医学专业也就是典型的“外行”对于这类疑难危急重症诊治中救治不力的常见看法。

参考资料

1.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不治身亡 疑遭室友投毒 · 飞外网(引用日期:2019-02-21)

2.复旦遭投毒研究生黄洋因抢救无效去世 嫌疑人林某已被刑拘 · 观察者网(引用日期:2019-02-21)

3.“复旦投毒案”的了结:“儿子”都走了,只剩两位孤独的“父亲”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17)

黄洋相关的文章 科幻世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月刊)

科幻世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月刊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科幻世界》是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有数据显示《科幻世界》发行量最少的一期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万;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奖”、“中国国


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

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作者:张治、胡俊、冯臻,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本书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给出了用现代性话(曹县人为什么被全国骂?曹县人为什么被全国骂有两个说法,说法一:主播把曹县搞得乌烟瘴气。说法二:有些人嫉妒曹县在短视频平台火起来。现在曹县已经牛逼到被大家称为北上广曹,曹县人被全国骂同样是网友的调侃。)语分析中国科幻文学所得到的有趣结果。


“这篇小说超好看”类型文学奖(“这篇小说超好看”类型文学奖)

“这篇小说超好看”类型文学奖《超好看》杂志主办的“这篇小说超好看”类型文学奖,是为了发掘更加符合当下阅读潮流、富有创新意识、传承中国文化、擅写通俗好看小说的类型文学作家,让更多具有实力的写作者走到台前,踏上文学进身之阶。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二级院系)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二级院系2011年,清华大学喜迎百年华诞,也迎来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建系85周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曾 有着名家荟萃、蜚声宇内的辉煌历史,惜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前进的步伐中道而止。1985年复建以来,尤其1998年清华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文科发展速度以来,清华大学中


博雅(翻译社)

博雅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翻译社博雅翻译社,成立于2000年,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经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得到政府认可的、具有专业翻译资质的翻译公司。